蔣秀嬋 陳 超 潘毓鳴 徐求是
·經驗交流·
膀胱灌注化療患者下尿路癥狀與生活質量相關研究
蔣秀嬋 陳 超 潘毓鳴 徐求是
膀胱癌;膀胱灌注化療;下尿路癥狀;生活質量
目前膀胱灌注化療是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術后的重要輔助治療方法。但膀胱內灌注化療可引起膀胱及尿道黏膜的化學性炎癥,引起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BD),部分患者因BD嚴重不能堅持灌注而易中斷治療[1]。近年來,膀胱灌注化療患者下尿路癥狀逐漸受到重視,國內多項研究關于減少和緩解膀胱灌注化療引起的BD[2-3]。膀胱灌注治療是否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影響尚有爭議[4-5]。筆者對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間我院70例行膀胱灌注化療的膀胱癌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分析下尿路癥狀的嚴重性及對生活質量影響的程度。
本組70例,男50例,女20例,年齡28~83歲,平均62歲,其中<50歲10例,50~59歲15例,60~70歲22例,>70歲23例。根據臨床特征和術后病理均診斷為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低危38例,中危24例,高危8例。所有患者TURBT術后均接受膀胱灌注化療。
2.1 灌注方法 灌注化療藥物為絲裂霉素20mg,0.9%生理鹽水40mL充分溶解,通過Fr12#導尿管注入膀胱,保留2h。灌注療程為術后即刻灌注1次,然后每周1次,共8周,然后每月1次,共1年。
2.2 問卷調查 下尿路癥狀評價采用核心下尿路癥狀評分問卷[6],主要針對各種原因引起的下尿路癥狀做全面系統(tǒng)的評估。問卷包括10個問題,1個總體感覺,每個條目有4個備選答案,分別為沒有、很少、有時、經常,對應分值為0~4分,低分值代表下尿路癥狀較輕。
生活質量評價采用生活質量問卷[6],問卷共包含30個條目,包括日常生活的5個維度:自由支配時間(9個條目),工作活動(5個條目),性生活及夫妻關系(6個條目),依從性(4個條目)和自我尊嚴(6個條目)。每個問題有5個備選答案,分別為極少、有一點、一般多、相當多、非常多,每個答案對應分值為1~5分,低分值代表較高的生活質量。根據每個維度總分的變化幅度,把生活質量變化分為3個類別:≤30%為輕度,31%~59%為中度,≥60%為重度?;颊呔炇鹬橥鈺?,獨立完成問卷調查。調查時間分別為灌注前,灌注后1、6個月。
2.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問卷分數采用(±s) 表示,不同時間點評分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Cronbach’s a系數采用可靠性分析,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下尿路癥狀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 70例患者中,5例因中途更換膀胱灌注地點失訪,10例因膀胱腫瘤復發(fā)退出問卷調查。剩下55例患者均完成兩種問卷調查并成功回收問卷。灌注前核心下尿路癥狀評分問卷總分和生活質量問卷總分以及灌注后1、6個月兩者的變化如表1所示。灌注后1、6個月兩項評分分別與灌注化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灌注化療后1個月和6個月兩項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灌注前后不同時間下尿路癥狀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表1 灌注前后不同時間下尿路癥狀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注:與灌注前比較,*P<0.05
灌注前灌注后1個月灌注后6個月6.4±2.2 9.1±1.7* 9.0±1.9* 54.6±6.7 69.8±9.1* 72.1±9.7*
3.2 生活質量評分各維度的變化 灌注化療后1、6個月的自由支配時間、工作活動維度與灌注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灌注化療后6個月的依從性維度與灌注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各維度與灌注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見表2。
表2 灌注前后評分比較生活質量評分各維度(分,±s)
表2 灌注前后評分比較生活質量評分各維度(分,±s)
注:與灌注前比較,*P<0.05
灌注時間灌注前灌注后1個月灌注后6個月自由支配時間19.1±6.1 24.1±3.9* 23.9±6.1*工作活動7.9±2.4 13.9±5.6* 15.8±5.1*性生活及夫妻關系10.2±3.4 12.1±2.6 11.5±3.7依從性9.1±1.3 10.8±2.1 12.1±3.1*自我尊嚴11.9±3.5 15.0±3.9 15.1±4.2
3.3 生活質量維度變化 膀胱灌注對患者總體生活質量的影響主要為輕、中度,僅有5例(10.9%)在自由支配時間、7例(15.2%)在自我尊嚴維度受到重度影響;9例(18.3%)工作活動受到重度影響。
膀胱癌是我國泌尿外科臨床上最常見的腫瘤之一[7],是一種直接威脅患者生存的疾病。相對于其他國家而言,我國的膀胱癌發(fā)病水平中等,男性發(fā)病率位居全身惡性腫瘤的第七位,女性排在第十位以后[8]。但近10年間,不論男性還是女性,膀胱癌發(fā)病率均呈現逐年增長趨勢[9]。而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約占膀胱癌的70%~80%[10],此類腫瘤的主要治療方法為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TURBT)。但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TURBT術后有很高的復發(fā)率,小部分患者甚至會進展為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單純手術并不能解決術后高復發(fā)率和疾病進展問題[11],由于膀胱灌注輔助手術治療可以殺死殘留的腫瘤細胞,可減少術后復發(fā)或延長復發(fā)間隔時間,膀胱內術后灌注化療藥物多用于淺表性膀胱癌,可減少腫瘤復發(fā)的概率及降低手術切除過程中腫瘤細胞種植的可能性[12-13]。因此,《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治指南》建議所有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進行術后輔助性膀胱灌注化療[7]。但以尿頻、尿急、尿痛等下尿路癥狀為表現的化學性膀胱炎發(fā)生率較高,嚴重者出現血尿,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對繼續(xù)進行灌注化療的信心,嚴重者需暫停或中止化療。而目前臨床研究大多關注如何預防腫瘤復發(fā),對膀胱灌注化療后患者出現下尿路癥狀的程度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并未給予足夠關注。
膀胱灌注治療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的影響程度尚有爭議,國內外幾項關于膀胱灌注對患者整體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與使用不同的調查問卷有關。Bohle等[5]的研究顯示,在膀胱灌注期間,患者平均生活質量評分為84分,生活質量的整體滿意率與正常人群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在灌注第6周時,副作用的發(fā)生率與滿意率有顯著的相關性(r=0.49,P=0.01)。而Abbona等[4]的調查結果顯示,由于接受膀胱灌注治療,46%的患者性生活/夫妻關系受到了影響,43%的患者工作活動受到影響。李偉等[6]研究顯示,在接受膀胱灌注化療1個月后,患者生活質量顯著下降,灌注后第6個月與第1個月相比,整體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生活質量的變化與灌注時間無明顯相關性。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接受膀胱灌注化療1個月、6個月時與灌注化療前比較整體生活質量下降,影響程度以輕、中度為主,影響較大的是患者自由支配時間、工作活動及依從性,該結果與使用相同問卷的國內研究類似[6]。
患者自由支配時間的影響主要是膀胱灌注治療需要在固定時間來院完成灌注,從門診就診、取藥到灌注完成這一流程需要花費較長時間,同時灌注后患者下尿路刺激癥狀導致軀體不適,對日常生活和日程安排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由此,對患者工作活動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在職患者,常需要占用工作時間到醫(yī)院接受灌注治療,灌注后下尿路刺激癥狀明顯的患者需要休息,因此,正常工作受到較大影響。本研究結果還顯示,隨著灌注療程的延長,患者的依從性會有所下降,主要是對日常生活安排和工作活動的影響,以及放置尿管及化療藥物引起的化學性膀胱炎造成一定程度的軀體不適和心理恐懼,多數患者愿意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接受更短期的或更微創(chuàng)的治療方案。
本研究顯示,膀胱灌注化療影響生活質量主要以輕、中度為主,可能與以下幾方面有關。①下尿路癥狀的嚴重程度與生活質量下降有一定的相關性,通過問卷調查初步證實膀胱灌注化療造成患者尿頻、尿痛等下尿路刺激癥狀是暫時的。通過灌注前心理輔導及灌注藥液排出后囑患者多飲水以加速尿液生成減少膀胱炎發(fā)生,必要時服用中成藥等緩解下尿路刺激癥狀,故患者軀體不適和心理恐懼明顯下降。②本組患者年齡偏高,較多已退休,日常生活安排和工作活動的影響相對較??;同時年齡偏高,性生活頻率較低,僅少部分患者擔憂灌注后性生活會致尿路感染,故膀胱灌注對性生活及夫妻關系影響較小。雖然膀胱灌注會對生活質量帶來影響,但入組55例患者均能夠堅持完成療程。
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初步證實膀胱灌注化療患者下尿路癥狀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故建議對膀胱灌注患者的生活質量變化應予以足夠的重視,可考慮通過簡化灌注流程,改進灌注方法,使用中西醫(yī)結合等有效方法減少和緩解膀胱刺激癥狀,積極治療下尿路癥狀等手段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金碧霞,劉麗霞,葉麗敏.膀胱腫瘤患者中斷膀胱灌注治療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與康復,2010,9(7):587-588.
[2]李寧忱,陳忠,金杰,等.西施泰與吡柔比星聯合灌注減少膀胱灌注化療所致膀胱并發(fā)癥的多中心臨床研究[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1,32(7):47-51.
[3]來光華,朱連珠,朱八梅,等.熱敏灸緩解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療后膀胱刺激癥狀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4,13(4):375-377.
[4]Abbona A,Morabito F,Rossi R,et al.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undergone oncopreventive intravesical treatment for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J].Arch hal Urol Androl,2007,79(4):143-146.
[5]Bohle A,Balck F,Von Weitersheim J,et al.The quality of life during intravesical bacillus Calmette.Guerin therapy[J]. J Urol,1996,155(5):1221-1226.
[6]李偉,梁建波.膀胱灌注化療患者生活質量與下尿路癥狀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4,35(9):664-667.
[7]那彥群,葉章群,孫穎浩,等.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214版)[S].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4:20-37.
[8]郝建,陳萬青.膀胱癌-2012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M].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2012:97.
[9]韓蘇軍,張思維,陳萬青,等.中國膀胱癌發(fā)病現狀及流行趨勢分析[J].癌癥進展,2013,11(1):89-95.
[10]操志宏,周國保,余運旵.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預防膀胱癌術后復發(fā)的效果分析[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1(10):1477-1478.
[11]Brausi M,Collette L,Kurth K,et al.EORTC Genito-Urinary Tract Cancer Collaborative Group.Variability in the recurrence Rate at first follow-up cystoscopy after TUR.In stage Ta T1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a combined analysis of seven EORTC studies[J].Eur Urol,2002,41(5):523-531.
[12]Garcia JA,Dreicer R.Adjuvant and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bladder cancer management and controversies[J]. Nat Clin Pract Urol,2005,2(1):32-37.
[13]Sternberg CN,Calabro F.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bladder cancer[J].Expert Rev Anticancer Ther,2005,5(6):987-992.
(收稿:2015-07-09 修回:2015-08-03)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蔣秀嬋現就職于杭州市婦產科醫(yī)院、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錢江院區(qū),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診治中心)(杭州310002)
陳超,E-mail:andy-22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