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香玲
【摘要】語文教材中不乏古文化的影子,在教學中挖掘教材中的資源,對學生進行古文化知識的滲透,不僅可以對學生進行古文化知識的熏陶,而且更容易發(fā)展學生的素養(yǎng),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關鍵詞】古文化;小學語文;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教材中總會滲透些古文化的氣息,這些氣息聚集在一起成為語文知識的一種氣韻,如果教師能夠找準時機、運用得當,語文課堂教學會呈現一種張力,顯現出一種開放性、趣味性和豐富性。這些特性符合小學生對知識的審美要求,他們受這些神秘、充滿魔幻色彩、富有無限魅力的古文化召喚,會主動并快樂地徜徉在語文學習的天地。
一、圍繞關鍵字眼,提煉古文化精髓
語文篇章中暗含著關鍵字眼,這些關鍵字眼有豐富的外延性和指向性,類似可無限挖掘的寶藏,學生可以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無限的拓深、拓寬,汲取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或話題,包括一些有趣的古文化。這些古文化與現實生活存在巨大的間隙,古文化本身散發(fā)著的神秘色彩籠罩著語文知識,點綴著語文知識,更使其具有神秘感和吸引人眼球的魅力。這很容易激起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欲望和興趣。另一方面,以語文知識作為載體,古文化又得以很自然的傳播,有效實現了語文學科對古老文化傳承的艱巨任務。而且在古文化的滲透下,語文教學顯現出一種內容的豐富性,這有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展及課外知識存儲量的增加。也有利于對學生聯想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更好的習作奠定基礎。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文章中關鍵性字眼,并以其為中心,看到關鍵字的外延性、指向性,從中提煉古文化的精髓。
例如《普羅米修斯盜火》,這是一篇精彩非凡的神話故事,詮釋了一種偉大的獻身精神。其中的“火”是普羅米修斯主動獻身的驅動力,也是這一神話故事展開的推動力。因此,“火”成為一個關鍵字、一個走進普羅米修斯這一偉大人物的切入點。從題目來看,學生會發(fā)出疑問,火如此平常,為什么普羅米修斯要去盜火,火對人類,對普羅米修斯有什么意義?這是明白普羅米修斯獻身意義的關鍵。所以,教師要讓學生明白“火”的存在價值,這就不可不涉及古文化。關于“火”,其歷史淵源久遠,可追溯到一百多萬年前。人類的生存方式及體制隨著對火應用方式的改變(自然火種保留、鉆木取火、燧石取火)而發(fā)展進步,得以與真正意義上的動物區(qū)別開來。所以普羅米修斯盜火也在情理之中,其盜火之意義與“火”的存在意義相匹配,更能說明盜火是偉大而神圣的舉動。
二、從節(jié)選到原文,追溯古文化行跡
不是在所有問題上都能做到“窺一斑而見全豹”,有時候,整體的一部分會將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導向片面和極端,包括語文學科中所涉及的從原文節(jié)選出的文章,它會將學生的認識囚禁在狹小的空間里,使學生不能夠進行一次酣暢淋漓的知識洗滌。另外,有的文章中不乏一種古文化的氣息,這種氣息貫穿在文章的整體之中,教師不能從部分篇章中來求得文化行跡的完整。所以,更多時候,教師要“開渠引水”,拓展課堂教學空間,讓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節(jié)選篇章植根于原文整體之上,并追尋貫穿在文章整體中的古文化氣息,追溯古文化行跡,讓語文課堂教學血肉飽滿、富有張力,讓學生酣暢淋漓地取飲語文知識甘泉。
《普羅米修斯盜火》選材于古希臘神話,是關于眾神故事當中有代表性的一個。希臘神話是古文化領域里一顆璀璨的明星,它篇幅比較長,所以語文教材編寫者將這一人物從眾神中剝離出來,形成獨立的精神謳歌。但是,這片面性的事件并不能強有力地讓學生對普羅米修斯進行全面的認識,而且還可能導致學生盲目崇拜,認為古希臘神話中只有普羅米修斯一個具有獻身精神的人物,知識面閉塞,不知宙斯、雅典娜、厄庇墨透斯、潘多拉是何許人,這不利于學生對文章人物的整體認識。所以,教師要植根于整體,從節(jié)選到原文來追溯古文化的行跡。在這里,教師可以根據《普羅米修斯盜火》中所涉及的人物進行故事穿線,敘述古希臘神話原文,在敘述中一個個人物跳出來與普羅米修斯站在一起,形成鮮明對比,復仇的宙斯,好色的厄庇墨透斯,狡黠的潘多拉,為人類幸福盜火而獻身。
三、以古文化作結,與文章主題輝映
一堂課要有象征結束的總結性語言,總結得好,知識便會成為美妙的曲子,在學生的耳旁良久繚繞;總結得不好,知識便是彌漫的煙霧,隨時在學生的腦中散去,了無蹤跡。所以,總結很重要,而且必須與整個教學過程一脈相承、統籌一體、風格相像。也就是說,如果教學過程中滲透了古文化精髓,那么作結時,也必須以古文化作結,讓古文化指向文章主題,與文章主題輝映。這會使教學過程趨向完滿,使教學內容羽翼豐滿,語文課堂教學也會因此而有張力。
《普羅米修斯盜火》中普羅米修斯的獻身無不讓人涕淚縱橫,它是古希臘人用智慧塑造的理想人物,而在中國古老神話中也不乏這樣具有高貴品質、獻身精神的理想化身,如女媧、神農、伏羲等等。在這里,教師可以以這些人物的列舉作為對《普羅米修斯盜火》的總結。學生耳濡目染,對中國的神仙比較了解,由普羅米修斯聯想到中國古老神話中的神仙,又通過對中國神仙的列舉深刻認識普羅米修斯。古老文化與文章主題遙相輝映。
作為文化傳承最有力的途徑,擔任傳承者角色的教師理應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些古文化的精髓,讓古代文化與學生現實生活遙相輝映,從而使語文課堂的生命活力不斷得以延續(xù)。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