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芬
摘 要:小學語文教師要認真研究小學階段古詩詞的教學方法,要結合新課標中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思想,促進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領略和鑒賞古詩詞的內在美,提高學生的欣賞和鑒賞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詩詞教學;方法
古詩文的選編在中小學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比較大,古詩文的教學在中小學教學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古詩詞在小學課本中出現(xiàn)的比較多,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認真研究古詩詞在小學階段的教學方法,要結合新課標的學生主體性教學思想,促進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領略和鑒賞古詩詞的內在美,提高學生的欣賞和鑒賞能力。下面就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一、強化誦讀教學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薄叭种v,七分讀”。詩讀百遍,其義自明,其情自見。凡是文章都是在誦讀的前提下才能夠理解和學習的,離開了誦讀就難以分析和鑒賞了。朗讀是美好的。就像吉姆·崔利斯說的那樣“或許只有童年讀的書,才會對人生產生深刻的影響?!惫旁娫~有著突出的特點,有韻腳,朗朗上口。因此,教師要抓住這個有利的特點讓學生朗讀,通過朗讀,學生能夠比較深刻地理解詩歌詞的含義和手法。教師要多給學生朗誦的時間,可以利用課前三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朗讀,讓他們對每一首詩詞達到能背誦的程度,這樣,學生的理解就會和作者產生共鳴,當情感相通后,他們就會更好地鑒賞詩詞的美,也就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
二、優(yōu)化學習方法
教師要向學生傳授學習古詩詞的方法,否則學生會走彎路,費很大力氣但取得微弱的成效,勢必導致事倍功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研究教法,引導學生走上學習古詩詞的正確道路。比如,誦讀法,就是讓學生猛勁地去朗讀,也屬于狂讀狀態(tài),可以讓學生隨意去讀,這種方法對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的比較有優(yōu)勢;還有理解背誦法,就是讓學生首先去理解詩詞的內容,當學生都能夠理解這首詩詞的時候,讓他們復述一下詩詞的大概意思,之后讓學生去背誦,這樣學生就能很快地背誦,并且這樣的背誦對學生記憶比較持久;還有就是想象法,就是讓學生把詩歌想象成一種畫面,形成深刻的印象,這樣,學生也會很好地理解詩詞了。當然還有聽錄音法、學生表演法、齊讀法等等。
三、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
所謂的想象,是指人們對過去的經驗和已有印象進行再加工改造,從而形成新的意象和觀點的一種心理過程。詩詞是具有豐富情感的作品,對它的教學需要增強學生的想象能力,這樣既能夠激發(fā)學習的樂趣,也能拓展詩詞的廣闊意境,同時,提高學生理解詩歌的能力。比如,在教學《示兒》一課時,我以“悲”引導學生想象詩詞中的悲涼意境,讓他們去聯(lián)想,把眼前的文字轉化成畫面,他們就會想到老詩人用微弱的聲音喃喃地說著:收復中原,還我河山的悲涼畫面,對詩人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感的領悟水到渠成。
總之,我們在古詩詞教學中,要認真研究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誗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