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亞楠
摘要:趨向補語,作為一個學界研究的熱點,在對外漢語教學中也是一個重點與難點。本文旨在回顧趨向補語本體研究的一些成果,結(jié)合《漢語口語速成》教材,試圖提出幾點教學建議。
關(guān)鍵詞:趨向補語 本體研究 偏誤 分析 口語課程
補語,是在述補結(jié)構(gòu)中補充說明述語的結(jié)果、程度、趨向、可能、狀態(tài)、數(shù)量等的成分。補語是教學難點。正如劉月華、潘文娛所述:“典型的補語是位于動詞或形容詞后的謂詞性成分,主要是結(jié)果補語、趨向補語、情態(tài)補語,其他語言很少有類似漢語的補語這種語言現(xiàn)象,漢語中一個包含補語的句子,其他語言會用其他方式,比如,很可能用兩個句子表達。因此,補語是外國人較難掌握的一個語法點。”根據(jù)類別,呂文華將補語分為趨向補語、結(jié)果補語、程度補語、可能補語、動量補語、時量補語、數(shù)量補語、介賓補語八種。呂文華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句型統(tǒng)計與研究》小組的統(tǒng)計結(jié)果,分析了14000個句子,發(fā)現(xiàn)補語所占比例達到27.5%,其中趨向補語在謂語句總句數(shù)的比例高居榜首,占到10.502%,無疑這就成了對外漢語教學的重點。
自1924年黎錦熙在《新著國語文法》中最先提出趨向補語以來,趨向補語作為放在謂語后由趨向動詞充任的補語,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數(shù)量不是很多。雖然在學界仍有異議,例如,有22個、24個、28個之說。我傾向于陸儉明提出的24個,即“上、下、進、出、回、過、起、開、來、去、上來、下來、進來、出來、回來、過來、起來、開來、上去、下去、進去、出去、回去、過去”。前十個是簡單趨向動詞,后十四個是復合趨向動詞。復合趨向動詞是由單純趨向動詞組合而成的。
關(guān)于趨向補語的意義,劉月華《趨向補語通釋》中分為三類,即趨向意義、結(jié)果意義、狀態(tài)意義。所謂趨向意義,是指人或物體憑借動作在空間位置內(nèi)移動的結(jié)果。結(jié)果意義,是人或物體的動作達到了某種狀態(tài)或產(chǎn)生了結(jié)果。狀態(tài)意義更加虛化,是一種動作或狀態(tài)在時間上的延伸。因此,趨向意義是趨向補語的基本意義,而后兩種則是其引申意義。
動趨式賓語的位置問題一直是一個焦點,概括來說趨向補語和賓語的位置可以分為兩大類:簡單趨向補語+賓語;復合趨向補語+賓語。根據(jù)賈鈺的研究,簡單趨向補語+賓語可以分為三種:前賓式、后賓式、把字式。復合趨向補語+賓語情況較為復雜,主要分為四種:V+C1+C2+O,V+C1+O+C2,V+O+C1+C2,把+O+C1+C2。
陸儉明《動詞后趨向補語和賓語的位置問題》指出,趨向補語和賓語的位置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動詞的性質(zhì)、動詞所帶趨向補語的性質(zhì)、賓語的性質(zhì)、動詞帶不帶“了”,及其語境都會起到影響作用。
在《漢語水平等級標準和等級大綱》中,趨向補語是甲級語法點,但外國學生會出現(xiàn)各種錯誤,由此分析研究各國學生在學習趨向補語時產(chǎn)生的偏誤,從而尋找解決對策的學術(shù)成果出現(xiàn)了很多。如李淑紅《留學生使用趨向補語的情況調(diào)查及分析》;吳麗君《日本學生漢語習得偏誤研究》等。
下面,我想談?wù)効谡Z課中關(guān)于趨向補語的教學建議。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在《漢語口語速成》系列教材中趨向補語的出現(xiàn)點。
《漢語口語速成入門篇(上)》,無。
《漢語口語速成入門篇(下)》,第二十四課,語法一,正式向?qū)W生介紹趨向補語這一概念,分類簡單明了,簡單趨向補語和復合趨向補語,并且直接引入帶趨向補語的動詞如果有賓語的兩種情況。
《漢語口語速成基礎(chǔ)篇》,第十八課,介紹了趨向補語的兩種引申用法。
《漢語口語速成提高篇》,沒有單獨講解,但在詞語例釋中可以看到對“下來、下去、過來、……上”等的注解。另外在第九課練習的詞語練習一中有專門針對趨向補語的練習。
《漢語口語速成中級篇》,第九課,精講“上”的四種引申用法。
《漢語口語速成高級篇》,注釋、詞語例釋中無專門介紹。
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口語課程作為言語交際技能訓練的專門課程,培養(yǎng)留學生“說”的能力是該課程開設(shè)的主要目的。
1.對于初級班,特別是處在漢語入門階段的學生,在引入簡單趨向補語時,我們要做到化繁為簡、采用直觀生動的教學方法,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掌握趨向補語的基本用法。具體我們可以根據(jù)需要采用畫圖法、實地演示法、情境導入法、表演法、手勢比劃法、多媒體演示法等??傊跫夒A段的教學應(yīng)該以提升學生對趨向補語的感知力為主,不要讓他們產(chǎn)生畏難情緒,能夠開口說、開口用就好。
2.對于中級班及以上程度的學生,我們在趨向補語教學時,可以適當?shù)貙φZ義、語用進行解釋,幫助其理解,加深印象。作為教師,可能我們總是習慣在語法教學時運用板書公式書寫的教學方式,這無疑是最直觀、簡潔的。但語言教學不同于理科的公式,語言是活的,學生是有思想的,尤其是留學生,他們在學習漢語時是受到其母語干擾的,無論這種干擾產(chǎn)生的正遷移還是負遷移,他們都會在心里產(chǎn)生疑惑。所以,我們不能機械地讓他們記憶語法結(jié)構(gòu),作出適當?shù)慕忉寱鸬绞掳牍Ρ兜男Ч?/p>
3.回顧梳理、及時歸納總結(jié)、把散在的趨向補語語法點歸入整體,做到散而不亂,讓學生對趨向補語形成整體認知。這一點對于趨向補語的引申義教學尤為重要,因為同樣的趨向補語在與不同的謂詞搭配時有著不同的引申義,所以課本中我們常見的是一些散在的語法點分布在不同的課文中,作為教師除了逐一講解外,我們還應(yīng)該帶領(lǐng)學生多作總結(jié)、多回顧,這樣才能形成整體性的知識架構(gòu)。
4.關(guān)于趨向補語的教學難點,如賓語的位置問題。本人覺得應(yīng)該采取對比分析、精講多練、糾錯反饋的方法。目的就在于讓學生在反復的實踐中熟練地、正確地應(yīng)用趨向補語。
綜上所述,趨向補語作為對外漢語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我們不僅要了解其本體規(guī)律,還應(yīng)該明了它在第二語言教學中的特點。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尤其是口語課程的教學中,除了要充分凸顯課型特點,更要用科學的方法來組織教學,相信這會讓我們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月華,潘文娛.實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2.
[2]呂文華.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的補語系統(tǒng).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9.
[3]陸儉明.世界漢語教學.2002(1).
[4]劉月華.趨向補語通釋.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
[5]陸儉明.動詞后趨向補語和賓語的位置問題.世界漢語教學,2002(1).
[6]漢語水平等級標準和等級大綱.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lǐng)導小組辦公室漢語水平考試部,1996.
[7]李淑紅.民族教育研究,1999(2).
[8]吳麗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