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珺
舒適模式的應用對腦卒中后遺癥患者抑郁情緒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干預作用分析
楊珺
目的 研究腦卒中后遺癥患者應用舒適模式干預其抑郁情緒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效果。方法 200例腦卒中后遺癥患者, 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10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腦卒中的護理模式進行護理, 治療組采用舒適護理模式進行護理。比較兩組日常生活能力及抑郁狀態(tài)。結果 在護理服務滿意度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抑郁狀態(tài)標準分方面, 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舒適護理模式干預后, 不管是不良心理狀態(tài)還是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腦卒中患者都有明顯改善。住院期間患者舒適度需要進一步改善, 舒適護理值得大力推廣。
腦卒中后遺癥;抑郁;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舒適護理
腦卒中, 即中醫(yī)上常說的腦中風, 它是由于各種因素的綜合性影響, 導致腦部向外輸送血液的血管發(fā)生了阻塞、破裂以及狹窄而造成的一種急性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性疾?。?]。腦卒中在我國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極高, 若分開心血管疾病單獨考慮, 腦卒中在人類死亡原因中排名第3位, 僅次于癌癥和心臟?。?,3]。在我國, 盡管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改善, 生活方式也在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改變, 腦卒中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卻依然居高不下, 并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4]。對于腦卒中患者, 臨床上對其護理采用的是較為傳統(tǒng)的一般性護理,患者的情況并無明顯改善, 而調查顯示, 若對患者采用一種新型的舒適護理模式, 患者的情緒以及日常的生活能力都有很大的改善。本文將舒適護理用于本院神經內科2011年4月~2014年4月就診的200例腦卒中后伴抑郁狀態(tài)患者, 觀察其作用效果, 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納入的對象為2011年4月~2014年4月就診于本院并在家庭病床接受后續(xù)護理的腦卒中患者共200例, 所有納入的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制定的《中國腦血管疾病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 經頭顱CT或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確診;漢密爾頓抑郁評分(HAMD)≥18分。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護理的配合性較好。發(fā)病時間≤7 h。排除發(fā)病前有腦器質性病變的患者。將納入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 100 例。患者中有2例為腦梗死伴心房顫動, 有16例為腦出血血腫清除術后伴高血壓病, 有43例為腦梗死, 有66例為腦出血, 還有73例為腦出血伴高血壓病、糖尿病。對照組中男55例, 女45例,年齡43~74歲, 平均年齡(58.3±16.5)歲。病程23~210 d, 平均病程(140.5±12.8)d;治療組中男57例, 女43例, 年齡42~75歲, 平均年齡(59.5±17.7)歲。病程25~209 d, 平均病程(143.7±13.5)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的治療方法具有均衡性, 對照組患者使用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而治療組的患者采用舒適護理,具體如下。
1.2.1 舒適護理方法 ①心理舒適護理:腦卒中患者由于自身的大腦受到了嚴重的損傷, 語言或行為功能發(fā)生部分障礙, 導致患者與其他人的溝通出現困難, 患者大多會表現出焦慮、煩躁、難過甚至會出現抑郁與淡漠等諸多不良情緒。并且由于患者長期需要其他人的照顧, 在心理上也會存在失落、無奈之感, 如果這些不良情緒無法及時清理, 會嚴重損害患者的治療恢復。專業(yè)的護理人員, 應耐心地與各種腦卒中患者進行溝通, 善于從多個角度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以一種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心態(tài)對各位患者進行護理, 使得患者能夠擁有一種舒適的心理狀態(tài), 積極接受治療, 配合治療, 用心恢復。②體位舒適護理:體位舒適護理, 從一定的角度上來說, 屬于是一種物理治療模式, 對于患者的健康恢復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腦卒中患者由于大腦左半球部分功能受損, 行為發(fā)生障礙, 無法行使正常的功能活動, 患者的肌肉也會因為長期無法進行運動而造成萎縮。專業(yè)的護理人員, 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的情況, 為患者制定專業(yè)的體位護理計劃, 并給患者進行體位護理。在進行體位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注意自己的手法以及力度, 確?;颊咛幱谝粋€安全舒適的狀態(tài), 盡量避免在體位護理的過程中出現壓瘡等情況。③環(huán)境舒適護理:良好的舒適環(huán)境, 能夠給患者一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對于患者的恢復也是必不可少的。舒適的環(huán)境護理需要保證室內的潔凈以及通風性、適宜的房間溫度、濕度以及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情況等。護理人員也需要經常讓患者呼吸新鮮的空氣, 接受適量的陽光照射, 盡量避免患者因病長期臥床, 導致患者軀體不適等。
1.2.2 調查方法 通過查閱國內外關于腦卒中患者的相關資料以及詢問相關專家, 編寫問卷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調查。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采用Barthel指數評分進行評定, 總體的分值為100分, 評定為良好的分數>60分, 伴有輕度功能障礙, 可獨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動;評定為中等的分數在40~60分, 伴有功能障礙, 輕度依賴;評定為差的分數<40分, 患者明顯依賴或完全依賴;采用HAMD量表評定患者的抑郁情況, 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行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 分為滿意和不滿意。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生活能力和抑郁情況比較 出院時對兩組患者的抑郁情況和生活能力進行調查, 結果發(fā)現, 觀察組的抑郁評分和Barthel指數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出院時,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 結果發(fā)現, 治療組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要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Barthel指數評分和抑郁標準分比較( -x±s, 分)
表2 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比較(n, %)
腦卒中是一種急性的血管障礙性疾病, 自發(fā)現以來, 其致殘率一直居高不下。尋找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大幅度減少患者發(fā)病后出現致殘的情況, 是臨床上近些年來一直關注的焦點所在[5,6]。據有關的調查顯示[7,8], 若對于腦卒中患者發(fā)病后采用優(yōu)質舒適的護理模式, 效果顯著, 患者的情況能夠大幅度地改善, 這受到了醫(yī)學衛(wèi)生領域的廣泛關注, 也是近些年臨床護理對于腦卒中的研究所在, 為腦卒中患者的健康恢復注入了新的希望。
舒適的護理服務模式, 善于根據不同患者的情況, 制定專門的護理方法與護理計劃, 為患者實行一種適合的護理方式, 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復過程, 幫助患者的疾病治療。而對于具體的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模式, 專業(yè)的護理人員都需要從3個方面來對患者進行全方面、多層面的護理, 包括:心理舒適護理、體位舒適護理以及環(huán)境舒適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將患者置于安全舒適的環(huán)境中, 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舒適體位護理, 要使患者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配合治療。本研究發(fā)現, 治療組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總體滿意度要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舒適護理服務模式應用于腦卒中患者的護理中效果良好, 值得廣大醫(yī)學衛(wèi)生工作者關注, 當然為了更加精確的得出舒適護理服務模式在腦卒中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意義, 找尋出一種全面的護理方法, 使得腦卒中患者能夠全面恢復, 還需要作進一步的深入探討。
[1] 李紅云.舒適護理對腦卒中后遺癥患者抑郁情緒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2, 20(5):673-674.
[2] 李飛燕.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家庭心理醫(yī)生, 2014(2):153.
[3] Goldstein LB, Bushnell CD, Adams RJ, et al.Guidelines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Stroke, 2011, 42(2):517-584.
[4] 衛(wèi)丹, 王伊龍.舒適護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3, 10(4):141-143.
[5] 吳慧萍.早期舒適護理干預對急性腦卒中患者神經、運動功能及并發(fā)癥的影響.中國基層醫(yī)藥, 2013, 20(6):959-960.
[6] 李云, 胡洪菱.腦卒中后遺癥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訓練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2, 9(25):72-73.
[7] 李曉英.舒適護理對缺血性腦卒中后抑郁的影響.河北醫(yī)藥, 2013, 35(10):1591-1592.
[8] 袁紅.腦卒中后遺癥患者居家生活護理和家庭康復指導的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30):4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179
2015-01-04]
519000 廣東省珠海市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