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悠悠
內(nèi)容摘要:英漢兩種語言在語篇銜接手段上各有特點,并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翻譯中了解、研究這些銜接手段及其差異是正確傳達與重現(xiàn)原文意義的前提。本文擬探討英漢語篇銜接手段的差異,從而提出英漢互譯中處理銜接手段的策略。
關鍵詞:語篇銜接 對比 翻譯研究
一.引言
在不同的語言層面上,語篇處于最高層次。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和思維方式的差異,英漢語篇在銜接手段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根據(jù)韓禮德和哈桑的銜接理論,銜接手段可分為照應、省略、替代、連接和詞匯連接。英漢語之間存在著一致性和可比性,通過對比分析英漢語篇中的語言現(xiàn)象,可以對兩種語言的特點、共性和差異加深理解,進而促進翻譯。
二.英漢語篇銜接手段的特點、差異及其對翻譯研究的啟示
英語造句常用各種形式手段連接詞、語、分句或從句,注重顯性銜接、以形顯意。英語是重形式的語法型語言,我們稱為形合法。所謂形合,指的是詞語或分句之間用語言形式手段連接起來,表達語法意義和邏輯關系。漢語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連接手段,注重隱形連貫、以意役形。漢語是重意會的語義型語言,我們稱為意合法。所謂意合,指的是詞語或分句之間不用語言形式手段連接,其中的語法意義和邏輯關系通過詞語或分句的含義表達。下面我們將英語的形合法、漢語的意合法與韓禮德和哈桑對銜接手段的劃分結合起來討論分析英漢語篇銜接手段的特點、差異,并總結歸納翻譯策略。
1.照應。“照應指語篇中一個成分作為另一個成分的參照”,在語篇的解讀中,只有弄清各個語言成分之間的關系,才能夠對語篇的語義做出正確的解釋。英語是語法型語言,其指稱銜接往往呈顯性;漢語是語義型語言,其語篇各種指稱銜接手段常常呈隱性。因此,翻譯時,我們只要抓住原文所表達的語義,然后按照英漢語的表達習慣,將譯文一氣呵成。
2.替代。替代指較少的語言替代形式替代上下文中出現(xiàn)的一個或幾個詞語,以避免重復。在語篇銜接中,英語多用替代,而漢語多用重復。在英漢互譯時,我們要多關注英語中的替代和漢語中的重復,以使譯文流暢、地道。
例:“ Ill pay thirty guineas on the seashore, or sixty if you set me down beside Loch Linnhe. Take it, if you will. If not, you can do your worst”.
例文中“if not”替代“if you do not take it”,英語語篇中替代這一銜接手段的使用,使語篇中的語言在一定的語境中顯得簡潔明了。在漢語中也有類似的用法,例如:反之亦然(vice versa),如果不是的話(if not)。英漢互譯時,應特別注意對文本語篇內(nèi)部結構替代的正確理解。
3.省略。省略指省去語篇中某個或某些成份,被省略的部分可從語境中找到。在英漢語中,省略銜接都很常見。英語中省略的詞語,漢語往往要通過重復手段才能使該表述更清晰。英語是主語顯著語言,漢語是主題顯著語言,在互譯時要注意相互轉換。
4.連接。連接是指語篇中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系,是通過具有明確含義的連接詞實現(xiàn)的,人們通過這類連接性詞語了解句子之間的語義聯(lián)系。英漢兩種語言分屬不同語系,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
例:I don't want to go there, furthermore, I have no time to do so.
It is very late;hence you must go to bed.
第一個例句中連接詞表遞進,譯為“也”。第二個例句中,原文的連接詞在譯文中沒有體現(xiàn)出來,然而意思清晰明了。由于英漢語言在銜接方面的差異,翻譯時,我們要根據(jù)不同語言的特點注意運用邏輯聯(lián)系語加強句子之間的銜接,在譯文中增加或忽略連接詞的使用。
5.詞匯銜接。詞匯銜接指文本中詞匯之間的語義聯(lián)系。這種銜接可大致歸納為詞重復和搭配兩大類。詞匯銜接在英漢語篇銜接中的差異不大,主要通過重復和搭配兩種手段實現(xiàn)。
三.總結
銜接就是將文章的一部分與另一部分連接起來,其方法多種多樣。作為一名譯者,我們要對韓禮德和哈桑對銜接手段的五種分類了如指掌,同時,還要透徹地理解領會原文語篇內(nèi)部的句子之間在意義上是如何實現(xiàn)連貫和銜接的,熟悉譯文語篇應采用何種方式實現(xiàn)譯文語篇內(nèi)部的句子之間在意義上的銜接與連貫,并根據(jù)語篇中的銜接手段,更好地把握英語的謀篇布局,靈活運用語篇的銜接技巧,力求使譯文讀起來意義貫通,語氣流暢,句與句之間的關系明了自然,從而順利地實現(xiàn)語碼轉換。
參考文獻
1.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 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陳宏薇.《高級漢英翻譯》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本文為南陽師范學院大學生實踐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項目,項目編號:ZB-2015-260.
(作者單位:南陽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