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慶富
[摘要]電功率的測量與計算,歷年來都是各地中考的熱點,這部分知識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實用性強,對考生的能力水平有較好的區(qū)分度。從各地中考統(tǒng)計分析看,這部分考題的得分率較低,為了有效提高考生解答這部分試題的能力,文章結合考題從以下幾方面作些分析說明。
[關鍵詞]中考電功率考題分類解析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290046
電功率的測量與計算,在平時的生活中有很強的實用性,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在解答相關考題時,失分較多。為有效提高考生解答相關問題的能力,本文結合考題,從(1)電功率的測量,(2)電功率的計算,(3)電熱的計算,三個方面作些分類解析。
一、電功率的測量
1.用伏安法測量電功率
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的方法和原理:根據(jù)P=IU,要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需要測量通過小燈泡的電流I和小燈泡兩端的電壓U,這就需要電流表和小燈泡串聯(lián),電壓表并聯(lián)在小燈泡兩端。要測量小燈泡在不同電壓下的電功率,就需要滑動變阻器和小燈泡串聯(lián),如圖1所示。
根據(jù)電功率的公式P=IU,測出小燈泡的電流和電壓,就可以計算得出小燈泡的功率。在額定電壓下測出的功率就是額定功率。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使它略高于或略低于額定電壓,測出對應的電流值,就可以計算出小燈泡不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實驗步驟:(1)使小燈泡在額定電壓下發(fā)光,測出通過小燈泡的電流,算出小燈泡的功率。
(2)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約為額定電壓的1.2倍,觀察小燈泡的發(fā)光情況,測出通過小燈泡的電流,算出小燈泡的功率.
(3)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低于額定電壓,觀察小燈泡的發(fā)光情況,測出通過小燈泡的電流,算出小燈泡的功率。
把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填寫在如下表格里。
實驗結論:(1)小燈泡的發(fā)光情況由實際功率決定,功率越大,燈泡越亮。(2)燈泡實際消耗的功率隨著加在它兩端的電壓而改變,電壓越大,功率越大。(3)燈泡兩端實際電壓等于額定電壓時,燈泡正常發(fā)光;低于額定電壓時,燈泡比正常發(fā)光時暗;高于額定電壓時,燈泡比正常發(fā)光時亮。(4)燈泡的實際功率可以等于額定功率,也可以不等于額定功率。
【例1】(2015·河南)小華在“探究小燈泡的亮度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所用電源電壓恒為3V,小燈泡上標有“2.5V”字樣。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2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2)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最
端(選填“左”或“右”)。閉合開關后,發(fā)現(xiàn)燈泡不亮,電壓表無示數(shù),電流表有示數(shù)。若電路中僅有一處故障,這個故障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繼續(xù)實驗,小華進行了4次測量,并將有關數(shù)據(jù)及現(xiàn)象記錄在表格中。在第1次實驗中小燈泡不亮的原因是:變阻器接入阻值太大,燈的實際功率太小。
(4)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W。實驗得出的結論是:小燈泡的實際電功率
,燈泡越亮。
解析:(1)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在電路中,接線一上一下;電壓表并聯(lián)在小燈泡兩端,使得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如圖3所示。
(2)根據(jù)實物連接圖可知,閉合開關前,滑片應滑到最左端;閉合開關后,發(fā)現(xiàn)燈泡不亮,電壓表無示數(shù),電流表有示數(shù),則小燈泡被短路了。
(3)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在第1次實驗中小燈泡不亮的原因是滑動變阻器接入的阻值太大,通過的電流太小,小燈泡的實際功率太小。
(4)因為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對應的電流為0.3A,則其額定功率為P=UI=2.5V×0.3A=0.75W。
根據(jù)實際功率與亮度對應關系可知:小燈泡的實際功率越大,燈泡越亮。
答案:(1)如圖3所示(2)左;燈泡被短路(3)變阻器接入的阻值太大,燈的實際功率太?。?)0.75;越大
點撥:此實驗考察了學生關于實物連接、線路故障、燈的亮度與實際功率的關系以及額定功率的求解,屬于綜合性中檔題
2.用電能表測量電功率
用電能表和秒表測用電器的功率的原理是P=W/t,其中電能表用來測電能W,秒表用來測消耗電能W所需的時間t。方法是先讓待測用電器工作,記下電能表轉盤轉過一定的轉數(shù)N所用的時間t。若電能表為3000R/kW·h。則這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是N/3000kW·h,再根據(jù)1kW·h=3.6×105J,將電能單位由kW·h換算成J,時間單位換算成s,即可根據(jù)P=W/t計算出功率。
【例2】(2015·營口)某市居民生活用電電價是每度電0.5元,小新家5月初和5月底電能表的示數(shù)如圖4所示,則小新家5月份電費為
元。小新家某用電器單獨工作3min,電能表轉動6圈,則該用電器的實際功率為W。
解析:(1)當月消耗的電能322.1kW·h-202.1kW·h=120kW·h,電價是每度電0.5元,則小新家5月份電費120kW·h×0.5元/kW·h=60元。
(2)因為電能表的表盤轉了6轉,所以用電器消耗的電能為:W=63000kW·h;用電器的功率:P=W/t=63000kW·h
360
=0.04kW=40W。
答案:6040
點撥:本題考查對電能表各參數(shù)的理解以及電功率和電能的計算,關鍵是對電能表各參數(shù)的正確理解,以及公式及其變形的靈活運用。
二、電功率的計算
作為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個用電器功率的大小數(shù)值上等于它在1秒內所消耗的電能。如果在“t”(單位為s)這么長的時間內消耗的電能為“W”(單位為J),那么這個用電器的電功率就是P=W/t=UIt/t=UI,即電功率等于導體兩端電壓與通過導體電流的乘積。對于純電阻電路,由歐姆定律可知,電功率還可以用公式P=I2R和P=U2/R計算。
【例3】(2015·濱州)在如圖5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燈泡L2標有“24V12W”。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1A,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2V,燈泡L1正常發(fā)光,不考慮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求:
(1)燈泡L1的額定功率。
(2)在10s內,L2正常發(fā)光時消耗的電能。
(3)燈泡L2的電阻。
(4)當開關S1、S2都閉合時,求電流表的示數(shù)和燈泡L2的實際功率。
解析:(1)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電路中只有L1,燈泡正常發(fā)光,則U額1=U=12V,I額1=I=1A,則其額定電功率為:P額1=U額1I額1=12V×1A=12W。
(2)L2正常發(fā)光時功率為12W,W=P2額t=12W×10s=120J。
(3)燈泡L2的電阻R2=U22額P2額 = (24V)212W=48Ω。
(4)當開關S1、S2都閉合時,兩燈泡并聯(lián),此時通過L1的電流仍為1A,通過L2的電流為:
I2=U/R2=12V/48Ω=0.25A。
所以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I1+I2=1A+0.25A=1.25A;L2的實際功率P2=UI2=12V×0.25A=3W。
答案:(1)燈泡L1的額定功率為12W;
(2)在10s內,燈泡L2正常發(fā)光時消耗的電能為120J;
(3)燈泡L2的電阻為48Ω;
(4)當開關S1、S2都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1.25A;燈泡L2的實際功率為3W。
點撥:本題是電學綜合計算題,考查了電功率公式的應用。要解答好本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歐姆定律,搞清并聯(lián)電路電流、電壓的特點。
【例4】(2015·武漢模擬)在如圖6甲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6V且保持不變,滑動變阻器R1標有“100Ω,2A”字樣,閉合開關S后,電流表A1、A2的示數(shù)分別如圖6乙所示,求:
(1)通電10s,電流通過電阻R2所做的功為多少?
(2)重新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兩個電流表指針偏離零刻度的角度恰好相同,此時滑動變阻器R1消耗的功率為多少?
解析:(1)滑動變阻器R1與R2并聯(lián),電流表A1測量R1的電流,這條支路的電流為I1=0.4A,電流表A2測量干路的電流,其大小為I=1.2A。
∴通過電阻R2的電流為:I2=I-I1=1.2A-0.4A=0.8A。
由于電源電壓為U=6V,∴電阻R2所做的功為:W2=UI2t=6V×0.8A×10s=48J。
(2)∵電流表A1測量R1這條支路的電流I1′,量程應為0~0.6安,電流表A2測量干路的電流I′,量程應為0~3安,則當兩個電流表指針偏離零刻度的角度恰好相同時,電流表A2的示數(shù)是電流表A1示數(shù)的5倍,
∴I′=5I1′,即I1′+I2=5I1′,由于電阻R2的阻值和電壓不變,則電阻R2中的電流不變,為0.8A,則I1′+0.8A=5I1′,故通過電阻R2的電流為:I2=I-I1=1.2A-0.4A=0.8A,∴I1′=0.2A。
變阻器R1消耗的功率為:P1=UI1′=6V×0.2A=1.2W。
答案:(1)通電10秒鐘,電流通過電阻R2所做的功為48J。(2)變阻器R1消耗的功率為1.2W。
點撥:本題的綜合性較強,不僅考查電流表的讀數(shù)方法,還考查歐姆定律的應用、并聯(lián)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和功率的計算
三、電熱的計算
1.理解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是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得出的,它定量地描述了電能向內能轉化的規(guī)律。用公式Q=I2Rt表示,它適用于任何電路。
當電流所做的功全部用來產(chǎn)生熱量時,焦耳定律可以根據(jù)電功的公式W=UIt和歐姆定律I=UR導出:Q=W=UIt=U2tR=Pt。這里的條件是電流所做的功全部用于產(chǎn)生熱量,而電流做功全部轉化成熱的情況也只有純電阻電路才成立。所以上述導出公式只適用于純電阻電路。
例如,在有電動機工作的電路中,加在電動機兩端的電壓是U,通過的電流是I,電動機的線圈也有一定的電阻R,此時電流做的功W=UIt,而電流做的功并沒有全部轉化為熱,絕大部分轉化為機械能了,通過線圈電阻R的電流仍使線圈發(fā)熱,產(chǎn)生的熱量為Q=I2Rt,但此時Q≠W,而是Q 初中階段所研究的電路僅限于純電阻電路,如電燈、電爐、電烙鐵等電路,故W=Q成立。所以我們用公式Q=W=UIt=U2tR=Pt來計算的結果都一樣,在不同情況下選用不同的公式進行計算,問題會更簡單。 2.影響電熱的因素 如圖7所示,是探究“焦耳定律”的實驗電路。在燒瓶中裝入質量相等的煤油,用電阻絲加熱。然后觀察插入密封燒瓶里的細玻璃管中煤油液柱上升的高度,就可以比較電阻 絲放熱的多少。(R甲≠R乙=R丙) (1)探究“電流產(chǎn)生熱的多少與電阻的關系”時,應斷開開關S2、閉合開關S1,在相同時間內,對比甲、乙兩個燒瓶中煤油液柱上升的高度。 (2)探究“電流產(chǎn)生熱的多少與電流的關系”時,可以閉合開關S1、S2,在相同時間內,對比乙、丙兩個燒瓶中煤油柱上升的高度。也可以斷開開關S1、閉合開關S2,通過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來改變通過電阻丙的電流,并在相同的時間里,觀察燒瓶中煤油液柱上升的高度,進行比較。 結論:電流通過導體產(chǎn)生的熱量跟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的時間成正比。即Q=I2Rt。 【例5】(2015·蘭州)在做“電流通過導體時產(chǎn)生的熱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時,采用了如圖8所示的實驗裝置。兩個透明的容器中密閉了等量的空氣。U型管中液面變化反映了密閉空氣溫度的變化。此實驗是為了探究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與 的關系;將此裝置接到電源兩端,通電一段時間后,電流在容器中產(chǎn)生的熱量較多。在電路中串聯(lián)一個滑動變阻器,再接入原電路,還可以探究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與的關系。該實驗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和。 解析:(1)由圖示實驗可知,兩阻值不同的電阻絲串聯(lián),通過電阻絲的電流與通電時間相等,而電阻阻值不同,此裝置是為了探究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與電阻的關系; (2)在電路中串聯(lián)一個滑動變阻器,改變滑片位置可以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可以探究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與電流的關系; (3)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跟電流大小、電阻大小、通電時間有關,要研究熱量與某個因素的關系時,需要控制其他因素,只改變一個因素,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電流產(chǎn)生熱量的多少可通過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變化來顯示,采用的是轉換法。 答案:電阻;B;電流大??;轉換法。 點撥:本題考查了學生對焦耳定律的認識,注重了探究實驗的考查,同時在該實驗中利用了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是中考物理常見題型。 3.應用焦耳定律計算電熱 焦耳定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是Q=I2Rt(適用于所有電路),對于純電阻電路,可根據(jù)歐姆定律推導出Q=W=Pt=UIt=(U2/R)t。 【例6】(2015·烏魯木齊)如圖9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U=3V,R1=2Ω,閉合開 關后,電流表讀數(shù)為0.5A,求: (1)R1在1min內產(chǎn)生的熱量; (2)R2的阻值。 解析:(1)R1在t=1min=60s內產(chǎn)生的熱量:Q=I2R1t=(0.5A)2×2Ω×60s=30J; (2)電阻R=R1+R2=U/I=3V/0.5A=6Ω,電阻R2的阻值:R2=R-R1=6Ω-2Ω=4Ω。 答案:(1)R1在1min內產(chǎn)生的熱量是30J;(2)R2的阻值是4Ω。 點撥:本題考查了焦耳定律、串聯(lián)電路特點與歐姆定律的靈活應用。 (責任編輯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