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坦
現在,如果我們翻開各種教育教學類的報刊雜志,那么出現最多的字眼是“合作”與“探究”。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們的課堂也逐漸的出現了合作探究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使我們的數學課堂多了一分生氣,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更靈活與自由,從而使教師更了解我們的學生、更了解我們的數學課堂。
下面就我平時的了解與觀察,談談我對合作學習這個問題的一些思考:
一、給學生多點信任與自由,解放學生的思想
數學教學的真正任務在于培養(yǎng)學生數學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數學地觀察、數學地思考周圍的世界。有些數學思想方法需要我們老師去培養(yǎng),甚至于需要我們老師直接告訴他們,但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是比較豐富的,他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事實上已經在數學的思考問題,運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周圍的事物,但由于他們數學知識方法的欠缺,所以沒有感覺到而已。
很多時候,當我們說起合作學習時,總是會想到課堂上的學生分小組學習、交流,而事實上,合作學習還應包含的一個層面是師生合作學習,共同開發(fā)數學的課程資源,豐富我們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這就需要我們老師更新教學觀念,虛心、理性的對待學生的思維方式,從而更好的為數學課堂教學服務。
二、給學生多一點時間與空間,解放學生的大腦
眾所周知,由于合作學習、交流討論的需要,往往它需要占用一定的課堂教學時間,這樣課堂教學內容的完成與合作學習的落實這兩者之間或多或少會存在一定的矛盾,而且當這兩者存在矛盾時,往往合作學習都是失敗者,都讓路于完成課堂的教學內容。于是課堂上雖然設計了合作學習、交流互動這些教學環(huán)節(jié),但都得不到落實,有時學生的交流還沒開始就被打住了,教師就迫不及待的給出了預先準備好的答案,匆匆的進入了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這樣自然的演變?yōu)橐谎蕴没驖M堂灌,學生的主動性慢慢的給抹殺了,課堂也將變得沉悶、毫無生氣,說得嚴重點,學生也就越來越討厭我們的課堂,討厭學習數學。
既然我們在課堂上設計了合作學習這個環(huán)節(jié),那么我們應該認真去實施,使學生真正的開展合作學習,從合作學習中真正學習到合作學習的方法,體驗到合作的需求,否則又何必“掛著羊頭賣狗肉”呢。
我想,只有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我們的課堂才是有效的,我們的教學才具有針對性,我們的課堂才具有生命力,學生才會喜歡我們的數學課堂。
三、設計適于合作學習的問題,使學生形成合作學習的動機
曾聽說過這樣的一段話,“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蘋果,那么交換后我們每人仍只有一個蘋果;但如果我有一種思想,你有一種思想,那么交換后我們每人都有兩種思想?!倍聦嵣?,很多時候,如果兩個人相互交換自己的思想后,說不定會產生出第三種、第四種思想,我想這此思想對于他們來說就是創(chuàng)新。而合作學習即很好的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的思想產生火花的好的學習途徑。
因此,我們應創(chuàng)設條件來使學生主動參與小組合作學習與交流,而對于數學的課堂教學來說,設計開放性的、探究性的問題則能較好的調動學生參與合作學習與交流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我們對課本中的問題進行再加工,重新設計其條件或結論。
四、建立以激勵為主的小組整體評價方法,促進小組合作學習氛圍的形成
當前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一些主動性問題或困惑:“新的一言堂”、“學生不主動”、“學生爭著說”……
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我想如果我們能建立以激勵為主的小組整體評價方法,那么效果也許會不一樣了。
因此,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的互幫互助,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那么我們在評價合作學習的方法上應側重于小組整體評價為主。當然,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教師也應根據具體的情況不斷的調整評價的方法,以使評價更加合理,以便能更好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與效果。
五、改進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使合作學習真正有效的開展
合作學習的真正目的在于學生能主動思考問題,積極主動交流自己的思想方法,從而達到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的目的。這樣,在合作學習之前,我認為應先給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在他們能初步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后再認真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與交流,以使他們在合作交流時能有話好說,所說的思想方法有據可證,能吸引小組成員的注意力,引發(fā)思想上的共鳴或沖突,從而提高交流的效率。在學生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最好是做一個真誠的聽眾,專心聽取學生的意見與方法;或者對有困難的小組進行啟發(fā)引導,以使他們能自覺圍繞問題展開討論;或者收集學習討論的數據,以便在全班內交流時能更好的把握課堂;等等。但切忌的是不應隨意的在小組內發(fā)表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否則這樣的小組又變成了老師的一言堂,學生又成了新環(huán)境下的聽眾,而且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很多學生再也無心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因為他們認為老師已經告訴我最好的正確的方法了,自己已經掌握好了,其他同學的方法都不怎么樣,我又何必去聽呢,這樣下來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與數學思維習慣都很不利。
故當學生在開展合作學習與交流時,教師應認真扮演好組織者、合作者的角色,學會傾聽,讓學生真正成為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主角。
六、加強指導,讓小組合作學習延伸到課外
合作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是學生探討數學問題的一種有效的途徑,因此它并不是隨著課堂的開始而開始,隨著課堂的結束而結束,而是發(fā)生在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的時時刻刻。因此,我們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合作學習的指導,加強對學生合作學習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使它逐漸成為學生內心的一種需要。
當然,并不是合作學習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課堂教學中的所有問題,也不是要求在每節(jié)課都安排學生合作學習、交流討論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更不是一堂課下來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安排得越多越好,我想,這取決于課堂內容的特點,取決于所設計的問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