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紅
摘要:
概念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物理概念也是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出的一些規(guī)律性的結論。在教學中,如何指引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物理概念和發(fā)展對概念的理解呢?
關鍵詞:高中 物理 概念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
概念是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學生正確的理解一些物理概念則是學好物理知識的前提條件。培養(yǎng)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是需要物理教師在教學時,特別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本文從以下五點淺析幾點自己的教學見解,供同行們參考。
一、結合演示實驗法進行概念教學
物理是一門主要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講解一些物理概念的時候,演示實驗法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一個生動的演示實驗,可以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一種良好的物理情境,給學生提供更為鮮明具體的感性認識,然后,教師還可以再通過引導學生對現(xiàn)象特征的概括形成自己的概念。
例如,在探究“彈力”概念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用彈簧或者是鋼片等演示,通過實驗,讓學生真切地意識到彈力的產生本質其實就是物體發(fā)生了彈性形變。高中物理教材中還有很多的概念教學,都是可以通過演示實驗的方法達到變抽象為形象直觀的,這樣也便于學生理解并且掌握這些概念知識的目的。比如“壓強電場”“電阻磁場”等概念的教學都是可以通過實驗演示完成的,通過實驗,還能夠加深學生對相關概念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二、結合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科學去記憶一些物理概念
解決物理問題有效的方法:還可以運用記憶的物理知識去分析、綜合、推理的過程,準確的記憶是正確應用的基礎,理解是物理記憶的關鍵?!爸挥薪M織有序的知識才能在需要應用時成功的提取和檢索。”心理學研究表明:多種分析器協(xié)同活動,可以使同一內容在大腦皮層建立多通道聯(lián)系,從而提高記憶效果。當學生理解概念后,用多種科學的方法記憶概念也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為了使學到的知識牢固地銘刻,必須加強記憶。
例如,可以結合“圖表記憶,順口溜記憶,理解記憶”教學方法等,結合這些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更巧巧妙地去記憶,縮短學生記憶相關物理知識的周期,使得學生們的知識信息貯存得更加牢固。此外,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科學地去記憶,讓學生們在頭腦中逐漸建立起一個“智慧的倉庫”。在開展新的學習活動中,當學生需要某些知識時,則可以隨時取用,從而保證了新知識的學習和思考的迅速進行。
三、還原、稀釋概念的形成過程,便于學生記憶
物理教師在進行物理概念教學的時候,如果能夠把濃縮在其中的思維歷程充分還原稀釋,讓學生也可以沿著前人思維活動的足跡去重演知識的產生與發(fā)展過程,從中發(fā)現(xiàn)、 體驗、掌握形成概念的方法和學習科學思維的方法,那就等于交給學生一把打開思維寶庫的鑰匙,從而把物理概念的教學作為幫助學生認識事物本質、訓練思維能力、掌握學習方法的手段.
例如,在學習“加速度”這一概念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這樣問學生:一架飛機以210 m/s的速度勻速飛行;一輛汽車從靜止開始經(jīng)過30 s之后,其速度逐漸變?yōu)?0 m/s;一位運動員沖刺后的速度由10 m/s經(jīng)過5 s后變?yōu)榱?誰的速度變化最大呢?誰的速度變化最小呢?這三者中,誰的速度變化更快呢?通過這樣的比較,學生們在探究的過程中也能夠逐漸形成速度變化快慢的基本概念,而且還能夠有效地掌握如何使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記憶一些物理知識。
四、教師還要善于挖掘物理概念的一些有效資源,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概念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思想和方法,因為物理概念的得出的過程反映了科學家的對世界的認識與思考,其中涉及的科學的思想方法、科學的人文背景等都是值得教師去挖掘。若能將這些資源加以充分利用,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人生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高中物理概念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探究“自由落體”的的相關概念時,教師可以把和自由落體有關的人文背景進行有效梳理。然后再向學生介紹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以及伽利略的嚴密的邏輯推理。接著,再把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的落體實驗等這些歷史事實進行講解,再通過牛頓管實驗讓學生自行總結自由落體的概念。這樣做既能讓學生清楚地知道概念的來龍去脈,又能體驗一把偉大的科學家研究物理問題應該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忽略其次要矛盾偉大哲學思想方法。
五、引入物理學史,讓學生感知物理學的文化內涵
在教學實踐中的難點,往往也是物理學發(fā)展史上長期未能克服的困難;歷史上物理大師們與之辯論和斗爭的錯誤觀點,往往也保留在學生的概念之中,認識上的反復和曲折可以反襯出正確理解物理概念的重要。
例如,在探究“動量”和“動能”這兩個物理教材中極其重要的概念,都是和質量、速度這兩個概念有關的。教師如果只是簡單地講述定義,就算教師詳細的將兩者的區(qū)別羅列出來,很多學生還是不能深刻理解這兩個概念的物理本質。這也就容易導致學生在分析具體問題的時候,經(jīng)常會混淆不清,究竟是動量還是動能才真正是機械運動的量度呢?這個問題在物理學史上也是有過長期的爭論的,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恰當?shù)匾靡恍┪锢韺W史資料,讓同學們都能夠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正確的認識“動量”和“能量”這兩個概念,可能還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鑒于新的物理概念的建立通常都是智力上的巨大飛躍,新的概念也是從現(xiàn)實到本質的巨大跨越,因此,在教學物理概念時,則需要各種思維形式的共同參與,而且也需要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借助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根據(jù)具體問題的需求,以及相關知識的背景,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想象力,讓學生達到對客觀事物的物理共同屬性和本質特征的認識。此外,物理教師在教學時,還需要不斷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尋找出一條適合學生學習的新道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