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靜
【摘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中西方聯(lián)系的日益密切,地球村的逐步形成。作為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英語,在社會上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由于客觀環(huán)境、自身內外因素等的影響,會產生一種介于母語和目標語之間的語言,也就是中介語,從而阻止英語學習的順利進行,這對我們進行英語教學順利實現(xiàn)語言教學目標會產生一定的阻擾,同時對于想真正學好英語的中國學生也會產生一定的困擾。本文主要采用質性研究的方法,對廣西師范大學在校5名大二學生并且自己也切身地作為研究對象參與了此項研究,進行了長達半年的跟蹤訪談、觀察等,同時采用了文獻法、問卷調查法等輔助此項研究,搜集到了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中介語對它們的影響的過程變化,以及他們是如何取得進步逐漸縮小中介語與目標語之間的差距的等方面的一手資料。此項研究對于從事英語教學工作的教師改善自己教學工作同樣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中介語 英語教學 目標語
一、引言
隨著教育重要性的推廣,英語教學順應時代和世界潮流地發(fā)揮出它的重要性,然而,由于環(huán)境、文化的差異,國內的英語教學還是不太順利,學生們可以寫出來,但是說英語和讀英語都與目標語有一定的差距,在英語教學的課堂上會出現(xiàn)不同版本的英語語音、語調。與目標語都有著一定的差距,為了縮小差距促進學生們更加有效地學習英語,為了搞好國內的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研究外語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中介語就十分有意義,加強對英語學習過程中中介語的監(jiān)控、指導、糾正,促進其逐步地向目標語的轉化,并通過質性研究跟蹤、訪談、觀察、文獻等方式搜集了廣西師范大學在校學習英語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產生的中介語的變化過程,并研究得出如何有效地促進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縮小與目標語的差距,實現(xiàn)語言學習的較高目標。
二、文獻綜述—中介語現(xiàn)象
(一)中介語的概念
中介語是由Selinger于1969年首次提出,并于1972年在其題為《inter-language》的論文中首次使用。它是指外語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使用的介于母語與目標語之間的一種語言體系。Selinker對中介語的定義含有兩層意思:“一是指二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的某一特定階段認知目標語的方式和結果的特征系統(tǒng);二是指所有學習者在二語習得的整個過程中,二語能力發(fā)生和發(fā)展的特征性系統(tǒng)?!敝薪檎Z既不同于學習者的母語,又區(qū)別于學習者的目標語。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用圓圈代表,左面的圓圈代表母語,右邊的圓圈代表目標語,中間交叉的部分就是中介語。母語中與目標語相似的語言特征最容易被英語學習者學得,也就最容易進入中介語,即圈中陰影部分。這時母語對外語學習產生正遷移。母語與目標語相差別或對立的特征,是英語學習者學起來最困難的地方,要經(jīng)過學習者不斷訓練、強化才能進入中介語,這時母語對二語習得產生負遷移。在我國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學生剛開始學習英語時候所產生的目標語會更加具有漢語的特點,比如:我們小學三年級學生初次學習英語,對于音標掌握得不是很好,在學習一些
英語句子的閱讀時,會借助漢語拼音,這樣雖然小學生們可以讀出句子,聽起來比較接近英語,但實際上卻是很不地道的,一次看朋友所教的小學生們的英語課本上所寫的“Good morning”讀作“古德毛寧”,類似的還有很多,雖然發(fā)音不是很地道,但是對于那個年齡和說水平的孩子來說已經(jīng)是很不錯的了,他所產生的中介語“古德毛寧”是受到母語的影響所致。隨著年齡增長和英語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很難再發(fā)現(xiàn)類似的現(xiàn)象在大學生英語學習者身上出現(xiàn)。但這并不是說大學生英語學習者已經(jīng)很專業(yè)了,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些新的中介語現(xiàn)象,比如:漢語式語法模式,漢語式翻譯模式等。
(二)中介語的特點
1.階段性
中介語也是有發(fā)展階段的,它并不是一成不變地處于那個水平,在語言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它也具有不同的特點,隨著學習者語言水平的進步,他所產生的中介語會逐漸擺脫母語的限制更加傾向于目標語,雖然對于學習外語的人來說,所說的語言完全等同于目標語不是很現(xiàn)實,但是隨著自身語言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會不斷地接近。比如:why he go there?/why does he gos there?/why does he go there?以上句子英語學習者處于不同階段所產生的中介語。
2.系統(tǒng)性
外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中介語本身即是一個系統(tǒng),它既不同于母語系統(tǒng)也不同于目標語的系統(tǒng),學習者會在自己學習的不同階段中不斷地整合、調整是自己的中介語更加地接近目標語。比如:This is they book.這種類似的中介語本身即是一個體系,在一些學習者人群中還是很普遍的。
3.石化現(xiàn)象
學習者在通過自身的努力不斷縮小自己母語與目標語差距的過程中,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某個水平或者階段就會出現(xiàn)“停滯不前”的情況,這個現(xiàn)象是外語學習過程中的特有現(xiàn)象。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采用質性研究的方法跟蹤調查學習英語的同學在廣西師范大學學習英語過程中所產生的中介語現(xiàn)象及其發(fā)展變化過程。質性研究將多種方法聚焦于某個問題的研究,它運用闡釋性的、自然主義的方式進入研究對象。質性研究運用和收集各種各樣的經(jīng)驗性的材料——案例研究、個人經(jīng)驗、反省、生活史、訪談、觀察性的、歷史性的、互動性的和視覺性的文本,這些材料描述了人們生活中的日常工作、值得探索的階段和意義。在質性研究中,需要提出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這個問題一般并不十分明確和具體,提出問題后要注意懸置前設,并且圍繞這個問題去廣泛地收集第一手資料,在對實際資料的描述和解釋的過程中逐步認識問題的性質,進而確立一個理論的架構。質性研究作為一種理解性的探索過程,以社會和人類問題研究中特有的方法論傳統(tǒng)為基礎。研究者要創(chuàng)建一種復雜的、整體的畫面,分析文字性的材料,詳細報告知情者的觀點,并且在自然環(huán)境中進行研究。(約翰.W.克里斯韋爾)
四、廣西師范大學學生英語學習和教師教學的現(xiàn)狀
(一)以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4年英語專業(yè)四級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為例
2014年全國英語專業(yè)四級考試成績,今年我院2012級英語普通本科較去年上升一個百分點;良好率達到22.78%。通過率較全國院校英語專業(yè)四級平均通過率(50.43%)高出21.72個百分點;同比全國師范類本科院校的英語專業(yè)四級平均通過率(50.57%),高出21.58個百分點。從英語專四考試各單項考核指標來看,我院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各部分的平均成績均超出全國高等院校和師范類大學的平均水平。
從以上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以很清晰地知道我校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英語學習的總體學習情況,但是英語學習的總體趨勢是要面向全體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不斷提升的,對此,我利用自己在公共外語部代課的切身體驗,根據(jù)對上課時學生們的課堂表現(xiàn)的觀察,加上課下的訪談、以及自己作為教英語的角色,我從所帶的兩個非英語專業(yè)班級中共選出了比較具有代表意義的五位同學,以下學生的姓名均為化名:小靜、小龍、小佩、小榮、小林,他們主要來自廣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和設計學院。選擇這五個學生主要是由于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他們比較具有代表性,此外,我還通過問卷調查,搜集到了這兩個班級所有學生英語學習上的特點、問題等,搜集到了研究所需要的一手資料,雖然這五個人不足以說明整個英語學習和教學中產生的問題,本研究也不是這樣的目的。而是通過鮮活的例子、切身經(jīng)歷,他們學習英語過程中的動態(tài)變化,搜集到第一手的資料,對于廣西師范大學從事公共英語教學的老師和同學有一定的借鑒和參考價值。
(二)研究對象的英語學習故事
小靜,是體院的女生,是班上英語水平比較好的,她是想通過英語六級考試的,為將來讀研做準備,在課堂上,她注意力不是很集中,老師所說的英語口語可以聽懂大概的意思,但是在聽寫英語句子環(huán)節(jié)上不是很準確,在做練習時也會出現(xiàn)不考慮時態(tài)、單復數(shù)等錯誤。
小龍,小龍是設計學院一位男生,最初開始上課時候,就覺得自己英語很難再學好了,因為自己記不住單詞,而且在記單詞的過程中都是采用重復性的死記硬背,沒有運用聯(lián)系實際的,好多音標不認識,在看到音標的時候就按照漢語拼音的讀法讀出來了,在上課的時候提問到他起來閱讀課文的時候,他總是讀得很磕絆,讀的大多是漢語拼音拼湊的讀音,距離目標語有一段距離,在做練習的時候,也是基本上處于完全不知所措的狀態(tài)。他自己也說自己英語不好才學的藝術專業(yè),覺得學習英語太難。
小佩,是設計學院一位女生,說自己在高中的時候對英語很感興趣,但是后來覺得記單詞好麻煩,越記越難記,而且記住的單詞很快就有忘記了,英語翻譯或者是造句子,自己也是能夠用英語單詞累積起來,可是語法都不太準確。英語聽說都不是很好,可以聽懂很基本、很簡單的、但是說的時候就發(fā)音很不準確。
小榮,是體院的一位女生,每次上課的時候,她都會很開心地跟我用英語打招呼,可是課堂上提問她的時候,都會覺得緊張,說出來的英語基本上都是中式英語,語調、發(fā)音都不是很標準。
小林,是設計學院的一位男生,自己新學期時候還信誓旦旦地說自己要努力學英語,努力通過四級考試,可是上課的時候自己一般心不在焉,布置的練習,基本都沒有做,問其原因,就說自己看不懂,上課口語訓練的時候,也是只會說個別的單詞,語音也不是很準確。
我自己作為研究者,同時也是研究對象的一部分,也親自參與訪談,自己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會努力讓同學們張口來說,對于準確回答問題的同學,并給予及時的鼓勵,對于回答問題錯誤的同學予以及時地糾正,但是,作為教師,有的方面還是要不斷地進行修正、補充和不斷地完善的。
此外,在課余時間通過QQ、電話等方式對他們的英語學習情況進行非正式的訪談,隨著時間的流逝、授課內容的增多、難度的加大,情況也都出現(xiàn)了一些變化,有的取得了進步,有的則是出現(xiàn)了“高原”情況。
經(jīng)過半年的教學過程,我對他們了解的逐步深入,我發(fā)現(xiàn)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在學英語方面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最困難:1、記單詞困難:有的同學雖然可以當時勉強記住,但是由于機械記憶,很快就又忘記了,出現(xiàn)“記得快,忘得也快”的情況。2、聽力、口語最難提高,有時候自己也能聽的懂一部分英語,但是在說的時候,就是說不出來。3、英語發(fā)音、語法很機械、不會靈活轉換,造成很多笑話。
五、中介語現(xiàn)象對英語教和學的援助機制
以上所跟蹤和調查的五位學生在非英語專業(yè)英語學習中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很具有代表性,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并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對于其他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學習和英語教師的教學有著直接的幫助作用,根據(jù)對于學生的訪談、老師課堂上對學生表現(xiàn)的和反應的觀察,我們可以得出學生們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會受到母語的影響,比如:缺乏英語環(huán)境、漢式思維方式等等,所以學生們所產生的英語大多主要是中介語,而且是較低水平的中介語。在他們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所產生的中介語是逐步進步的,是逐步接近目標語的。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改善教師的教學效果,需要給英語學習者學生和英語教學的教師一定的策略和建議。
(一)對英語教育者的建議
利用英語原版電影、影碟或CD一ROM進行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就所看的內容用英語對話、模仿,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目的語,直接接受目的語的表達方式,對于一些母語與目的語差異較大的說法,教師要特別注意提醒學生,防止學生套用母語的說法。鼓勵學生與母語是英語的外國人交往。這種交往會使學生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及一些非語言交際手段等,并且學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糾正自己的中介語。鼓勵學生多讀一些原版的短文、小說及有關跨文化交際方面的書籍。
(二)對英語學習者的建議
自己要自信,敢于張口說英語,不怕錯誤,要盡可能地接觸一些原版的英語電影,鍛煉自己的語感,接觸地道的發(fā)音,要主動地和同學和老師進行溝通交流,擺脫母語模式的干擾,轉變漢語學習中的思維定勢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英語學習中不標準的中介語,及時糾正,促進自己英語學習的不斷進步與提升,更加接近目標語。
六、結語
本文主要通過用質的研究方法,通過跟蹤、訪談五位具有代表性的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以及英語教師的教學情況,找到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障礙是由于其輸出的英語信息距離目標語太遠,受到母語各個方面的限制和影響過多,把研究者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得出了第一手的資料,對于學生學習英語,教師在英語的教學都具有實際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戴維棟,束定芳.對比分析、錯誤分析和中介語研究中的若干問題[J].外國語,1994(5).
[2]Selinker,L.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M].London:Longman.1992.
[3]楊連瑞.淺論中介語理論與外語教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6(6):28-32.
[4]陳向明.(2001).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5]李俊儒.中介語理論與外語教學[J].河北理工學院學報,2002,(5).
[6]楊連瑞.試論中介語理論與外語教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6,(6).
[7]陳金榮.中介語研究對外語教學的啟示[J].云夢學刊,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