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
【摘 ? ?要】在新的課程改革中,強調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合作、交流、探究學習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自覺學習。本文針對小學數學中高年級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及解決措施進行研究,希望對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有所幫助,對以后的教學有所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 ?自主合作 ?高年級 ?不足 ?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2.160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自我意識、獨立意識明顯增強,敢于發(fā)表與教師、家長不同的見解,這時候對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有意識的培養(yǎng)和引導,對學生自信心的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有很重要的作用。這個時期的學生對自我的控制力并不強,所以在自主學習中十分需要教師的引導。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自主合作學習探究的方式也開始開展了,但是由于經驗不足等各方面原因,這一教學方式在實施的過程中還不成熟,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教師進行積極的完善。
一、小學數學高年級自主合作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在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中,教師對其的參與度沒有把握好
有些教師偏向于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討論、交流學習,不論是課前的預習、課堂上的交流討論、還是課后的鞏固都放手交給學生。缺乏教師的總結、評價,缺乏必要的指導、引導,導致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效率不高、不充分。還有些教師對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干預太多,表面上是自主學習,但實質還是完全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壓制了學生的自主性。這兩個極端都是學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應該避免的,教師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對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有很大的影響。
(二)自主合作學習中存在不平衡現象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個性開始凸顯,有些學生自覺性、自制力較強,有些學生就比較差;有些學生課堂上積極參與、積極討論,敢于提出問題,有些學生就會比較膽怯,不敢提出異議。還有些學生可能對數學這一學科的興趣不高,可能是因為平時成績不理想,所以導致學習數學的信心不足,時間久了興趣也就喪失了。這些不平衡現象導致自主合作學習整體效率不高,有些學生在其中會學到很多知識,得到提高,有些學生可能只是在耗費時間,學習效率低下,長此以往,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也會降低,會更加自卑、膽怯。
(三)對高年級小學數學的自主合作探究方法沒有掌握
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存在經驗不足的問題,很多時候是摸索前進,方式方法沒有系統(tǒng)性。當然進行一些有益的嘗試也是好的,但是形成一些有效的方式方法也是必要的,但并不是說這些方式方法是一成不變的,要有針對性,也要因材施教,注意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并不是為了一個固定的模式去努力。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對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學習方式,能夠促進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yǎng),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上是提出的一些不足之處,下面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解決措施。
二、針對小學數學高年級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解決措施
(一)教師適度參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在學生的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提出幾個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不要讓學生只是漫無目的地瀏覽一下新課程。比如預習長方形的面積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長方形面積公式是如何產生的?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有什么聯(lián)系?在課堂上,教師要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比如“一般人如果問你過了幾個生日了?你幾歲了就過了幾個生日了,可是有的人不一樣,比如小明,他今年十二歲了,可是只過了三個生日。大家想想這是為什么呢?”這樣的問題情境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主地去思考問題。在課上進行自主合作學習時,教師要做好監(jiān)督工作,隨時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融入學生的合作交流中去,從而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能夠更有針對性的調整接下來的教學策略。
教師在自主合作交流完成以后要做好總結,把學生遺留和還感興趣但沒有解決的問題,給以解答。在課后的鞏固環(huán)節(jié),一定要有針對性的給學生準備一些課后思考的問題,及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督促學生對新學習的知識進行鞏固,設法在學生的心理上留點余味,為學生以后的探索留點可供思考的東西。比如在學會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之后,可以讓學生自主動手操作一下這些圖形還能拼成什么樣的規(guī)則圖形。
(二)在自主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教師在課堂的自主合作交流中要多鼓勵學生參加,對一些不太積極的學生要多鼓勵,肯定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在評價總結的環(huán)節(jié)要對學生多加表揚,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小學生比較看重教師的表揚,教師的一句表揚他們就會受到比較大的鼓勵,所以教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教師首先要平等的看待學生,不管是差生還是所謂的優(yōu)等生,都要一視同仁,有時候對于一些自信心不足的更要多多鼓勵。同時上面提到的,創(chuàng)設一些情境也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合作探究活動。
(三)探索一些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
學生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fā)現并創(chuàng)造出來是學好數學的有效方法,這也就是說學生要自主探究學習,而不是教師的灌輸。先舉個例子來說:在教授梯形面積公式推導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自由拼接成已經學過的平面幾何圖形,有的同學拼成了平行四邊形,有的同學拼成了長方形,這時就可以讓學生探究思考梯形的面積公式和平行四邊形、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之間的關系,以此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
這種學習方式即讓學生動手操作,又讓學生自主思考探究,即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精力,還能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的知識。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生的動手操作有效地激勵學生的自主合作意識,有利于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意識,進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自主合作探究也離不開日常生活的經驗,所以教師應該多指導學生理論知識聯(lián)系實際,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主意識。
總之,在高年級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離不開教師的指導,離不開對日常生活中常識的體驗,但最主要的是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動手,教師要多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多加表揚。這些方式方法,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善學生的自主意識,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各個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利于學生內在潛能的挖掘,讓學生自主地完成知識的建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進而能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