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 ?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的個人成長成才對語文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一名富有責任心的語文老師,如何教好語文課成為了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學習興趣 ?課堂氛圍 ?課下任務 ?合理評價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2.111
小學是孩子們學習生涯的初級階段,而小學語文可以說是孩子們終身文化底蘊的根基,學生以后的學習工作無一不依靠語文,學生沒有良好的語文文化,要想在其他方面的學習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是極其困難的。因此,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本文就以小學語文為題展開探討:
一、整體把握,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要使學生們真正學好這門學科,首先得讓學生對這門學科感興趣,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孩子們語文學習興趣的方式眾多,考慮到小學生年齡尚幼,教師可采取回歸生活等方式引導學生自行深入到語文學習中,以此加深孩子們對知識或是情感的理解。就如《詠柳》一詩中針對“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這一句詩,教師可以在萬物復蘇的春季,讓孩子們走出課堂進行觀察,讓其自行探尋詩句意境,感知“碧玉”、“綠絲絳”的貼切。在春風的洗禮下,學生自然也就能得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一句詩的意義。讓語文走進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這樣能讓孩子們既不感到枯燥,又能自覺探究學習,能夠培養(yǎng)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通過自我探知的學習方法更能讓學生深刻理解語文,提高學習成績。以前的語文課,總是老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成了課堂上的聽眾與記錄員,老師也在無意中讓自己成為了復讀機,課上不停復讀備課內(nèi)容?!敖虒W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應該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這一句告訴我們,有時候,學生們通過課外書、網(wǎng)絡、電視等途徑獲得的與課本上有關聯(lián)的信息,學生想要展示這些知識的時候千萬別讓自己的滔滔不絕阻止他們,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是教師想象不到的,讓學生參與進課堂或許能讓孩子們記住更多的知識內(nèi)容。而課堂知識教學內(nèi)容枯燥、乏味,老師設計好課上環(huán)節(jié),學生按照老師思路一問一答這種程式化的課堂顯然是難以激發(fā)孩子們學習興趣的。我們只有改善教學結構,豐富課堂內(nèi)容才能使學生們對語文學習感興趣。因此,我們應該統(tǒng)籌安排課上時間,引用當代先進的設備,制作吸引學生的眼球但不乏內(nèi)容的創(chuàng)意課件,將聽、說、讀、寫穿插并進,調(diào)動孩子們各種感官,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二、創(chuàng)設意境,活躍課堂氛圍
語文是一門充滿自我感情的學科,同樣的語文問題,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見解,因而也會有不同的表述方式。所以語文課應該是積極活躍暢所欲言的,但是由于學生性格以及對知識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異,不同孩子的課堂活躍程度也是大不相同的。有些孩子天性上喜歡表達展示自己,因此很少放棄在語文課上自我展示的機會,討論的時候他們會積極討論,發(fā)言的時候更是各抒己見。而有些孩子性格是比較內(nèi)向的,往往沒有勇氣在同學老師面前表達自己的意見。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老師,我們兼顧各方顯得極其重要。為此,我們可以建立課上學習小組,一積極孩子與一內(nèi)向孩子搭檔,課上提問時以小組為單位發(fā)言,小組內(nèi)兩成員先交流然后各自起來表述對方想法,這樣內(nèi)向孩子也不會因不知如何表述自己想法而覺得犯難為,積極孩子也表露了搭檔的內(nèi)心想法。另外課堂上我們可以開展有獎問答及各種小活動,讓孩子們自覺調(diào)動自己的課堂積極性,主動融入到課堂學習中。課堂氣氛是否活躍不僅與學生有關,與老師自身也有重要聯(lián)系,老師過于嚴肅,語氣過于生硬,學生交流太少,這都不利于活躍的課堂氛圍的形成。學生對老師過于敬畏就會在不自覺中形成巨大壓力,長此以往就會導致自己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厭倦。因此,老師得樹立自身和藹、仁慈的形象,以親和的方式樹立自身威信,讓學生們在無形中把對老師的喜愛轉(zhuǎn)變?yōu)閷φZ文學習的喜愛是很好的教學方式。老師是教語文,而不是教課文,老師在關注教學內(nèi)容的時候還要注意教學方法,在課堂上要多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變化教學方法,適當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
三、創(chuàng)新方式,適當布置任務
相比于繁重的課下作業(yè),我更傾向于讓孩子們課下自主學習。單是幾遍幾遍的抄寫作業(yè)是不夠的,孩子們在課下抄寫課文生字詞作業(yè)時的時候往往心思是不在作業(yè)上的,屋子外面的世界吸引著他們,在這樣急于寫完作業(yè)的狀態(tài)下如何會有學習成效。因此,我的課下任務會打破常規(guī),例如在學習《母親的呼喚》一文時,為讓學生深刻感受文中表達的深切母愛,我們曾布置“我為媽媽洗腳”的課下作業(yè),并要求各家長拍下圖片作為作業(yè)反饋作為一種紀念。在這次家庭作業(yè)中,孩子們用行動拉近了與母親之間的距離,深切感受到了暖暖的母愛,這種活動讓孩子們在感受母愛的同時也學會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意;反饋回來的為母親洗腳的照片被貼在教室后方展示版面上,時刻提醒孩子們要感恩父母愛惜父母。除此之外,語文學習重在積累,學生們應該有自己的積累本,堅持隨手筆錄,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記錄學習中的重點難點。隨手記是一個由被動到主動的過程,由最開始老師要求每日記、隨手記開始,學生在時間久了之后的自覺記、主動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皶侨祟愡M步的階梯”,“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因此,教師一定要讓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我曾涉獵大量閱讀材料,選出了最適合他們的閱讀資料在讓他們課下自行閱讀,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知識、掌握知識。多讀書、多動筆,堅持下去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就會提高,語文學習能力也會有極大提升。
四、全面考慮,作出合理評價
影響學習成績的因素很多,我們不能用成績,尤其是語文單科的成績?nèi)ピu定一個學生的好壞。傳統(tǒng)的教育對于學生的評價標準往往只在于成績,這對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是極其不利的。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十分重要的,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可能會傷害到學生,也可能讓學生受益終生。所以,教師要明白,教師之所以對孩子作出評價,是為了讓他們總結過去做出下一步的計劃,因此評價學生要以學生為中心、以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教師要評價學生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充分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綜合學校、同學、家長等各方觀點給學生正確的評價?!皟和骱薜慕處?,是任何時候也不能從他那里得到表揚和承認任何事情做得好的那些教師”。成長中的學生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揚,老師一定不能吝嗇于對學生們的贊揚,而且教師的贊揚要貼合實際、發(fā)自學生內(nèi)心,要有針對性,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們對高品質(zhì)學習的持續(xù)追求。
以上觀點僅是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積累所得,希望對大家的語文教學有一定的幫助,讓學生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越來越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