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蓉
【摘 ?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都有了很大的改變,更急注重對學生價值觀念、思想方法以及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和教師都是一種新的挑戰(zhàn)。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和學生只有都作出相應的改變才能真正實現高效教學。
【關鍵詞】高中數學 ?新課改 ?改變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2.049
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有了新的要求,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要進行新的教學上的調整,在教學方法,教學觀念等方面作出改變,以更好的適應當前的教學,幫助學生培養(yǎng)和提高能力。本文針對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幾點意見,認為學生和教師都要作出相應的改變,才能滿足當前的教學改革需求,希望對高中數學以后的教學和發(fā)展有所啟發(fā)和幫助。
一、教師在新課改改背景下的改變
面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改變,教師必須要針對當前的數學教學計劃,作出恰當的改變,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改革的步伐,讓學生的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和鍛煉。在新課改以前,教師堅持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采取的是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的成績?yōu)楸荆瑢W生為了分數每天面臨很大的學習壓力,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做出以下改變,以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一)教學觀念的轉變
教學觀念是教師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只有在正確的教學觀念的指引下,教師才能進行正確的教學。在具體提的數學教學中,教師不能依舊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要堅決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不利于學生發(fā)展的地方,讓學生的能力有施展和提高的空間。此外,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認識到學生是一個整體,要正確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在數學教學上,要認識到更重要的是數學觀念、思想以及價值觀念的培養(yǎng),而不是簡單的數學知識的傳授。只有堅持正確的教學觀念,才能在以后的教學中真正做到位學生服務。
(二)教學方式的改變
教學理念的改變必然帶來教學方式的改變,教學方式是教師教學理念的直接體現,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的為目的,切實為教學改革作出自己的貢獻。
首先,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具體的數學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當的創(chuàng)設情境,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進行有效的思考,跟上教師指導的思路,更好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同時,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讓學生發(fā)現數學探索的樂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激勵下,會讓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
其次,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技術,提高教學效率。在當前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得到廣泛應用,教師要充分利用當前的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利用多提技術需要教師在課下進行課件的準備,這樣在具體的而教學中就減少了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的時間,提高教學效率,能夠將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用于新知識的學習和舊知識的鞏固。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教學軟件,為學生展示動態(tài)的圖片,將抽象的知識轉變?yōu)榫唧w的圖像,增強學生的理解,以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和教師講解的難度。
(三)師生關系的改變
師生關系是教學的催化劑,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學活動的開展,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師與學生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在這種新型師生關系下,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夠進行親密的交流,增強彼此之間的了解,對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教學都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下,教師可以在課下利用信息技術與學生進行實時交流,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在課堂上,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創(chuàng)建和諧的教學氛圍,能夠減少學生在課堂上的緊張情緒,以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學習,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
(四)教師專業(yè)素質的改變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不斷增強自身的素質,不斷將自己武裝強大,才能為學生提供最好的教學,滿足學生知識和能力的需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的高質量,才能為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時刻保持一個學習的心態(tài),做到教學相長,并且不斷反思自身的教學活動,實現教學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同時,積極參加培訓活動,通過培訓增強自身實力,實現能力的提高。
二、學生在新課改背景下的改變
在新課改背景下,不僅需要教師的改變,也需要學生自身的改變,才能真正實現新課改下的教學目標。
(一)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養(yǎng)成了被動的學習習慣,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較為深刻,使得學生的學習方式存在很大的問題。在當前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改變學習方式,變被動吸收為主動探究。教師要讓學生在課下自己主動預習下節(jié)課要學的知識,同時,在課堂上要給學生提供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在恰當的時機提出合適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合作學習和討論學習,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增強學生的信心,讓學生得到鍛煉。
(二)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在數學解題過程中,可能存在不止一種解題方法,教師要充分利用數學的這一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意識。在學習完新知識后,教師要為學生選擇合適的練習題,既能讓學生的知識得到鞏固,同時也要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尋找解題思路和方法,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準也素質以及道德素質,最終為社會服務,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讓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在進行練習和講解的過程中,盡量選擇與生活聯系密切的內容,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生活化,從而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讓學生能夠真正利用所學知識造福社會。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不僅要作出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師生關系以及自身素質上的改變,還要進行教師角色等方面的改變,只有進行正確的改變,才能適應當今的教學改革,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的有效性。此外,教師也要幫助學生進行改變,改掉學生以往被動的吸收知識的習慣,讓學生能夠主動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