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敏
殘疾人事業(yè)的發(fā)展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qū)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做好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加強隨班就讀工作,是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建設中國特色城市的重要內容。隨班就讀是發(fā)展殘疾兒童少年個性和潛能、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充分平等地融入社會和參與公共生活的重要途徑和保障,也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作為資源教師從事隨班就讀工作已近十年,從原隸屬于區(qū)特教指導中心,每天奔波于區(qū)多所學校,為所在學校的隨班就讀學生開展個別輔導,到如今任上師大附中附屬龍華中學專職資源教師,十年來,走過了一條艱苦探索求知的道路。從一個對殘障和學習困難學生知之甚少,對隨班就讀工作一無所知的普教教師,成長為了一個對隨班就讀工作有了較深刻認識、掌握了一定特教理論和教育教學方法的特殊教育教師,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家長的稱贊、專家的肯定。我對這些特殊的孩子們充滿關愛,對工作傾情投入,對自己從事的特教工作感到充實而自豪。在社會、學校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下,我辛勤耕耘,也取得了不少收獲。
我校的辦學理念是“讓每一位師生都得到充分和諧發(fā)展”。在工作中,學校引導教師們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學校領導十分重視隨班就讀工作,每學期開學,學校就召開隨班就讀工作會議,對一學期的工作定計劃,千方百計為隨班就讀學生接受高標準、高質量、全方位地教育提供支持保障,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在區(qū)教育局配備了資源教室設備后,學校繼續(xù)優(yōu)化資源教室功能,配置了更多高質量的教育教學器材和滿足各類學生認知需求的圖書、刊物、漫畫期刊……,為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學校配置了冰箱、微波爐、烤箱、電磁爐等器具,購買了鍋碗瓢盆、洗滌用品,還想方設法在資源教室接好水管,安裝水槽龍頭,能讓學生動手學習烹飪,學習洗刷碗筷,洗滌衣物等。在這樣的環(huán)境和氛圍中,我更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更好地為隨班就讀學生服務。
我對隨班就讀學生制定了較為周詳細致的教育教學計劃,既有課程文化知識輔導,又有生活自理能力技能輔導培訓,還有課外社會考察活動安排;既有個別化輔導,又有集體、小組活動,目的在于讓隨班就讀學生學到適合他們的文化知識,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提高社會交往能力,挖掘潛能,更好成長。此外,還注重與家長的溝通,換位思考,充分理解,家校配合,更有效地開展工作。下面就將工作與實踐的收獲與大家分享
(一)、個案輔導,收獲成效
語文學科個別輔導一般都比較順利,因為大多數同學都能識字斷句,經過老師啟發(fā)講解能夠理解意義,回答出問題,獲得令人滿意的成效。但工作中,總會碰到一些非常特殊的孩子,這要求老師不僅要做到關愛、呵護,更要用科學的教育理論和專業(yè)技能來進行個案化的輔導。小酈同學是個閱讀障礙患者,在第一次為他做個別輔導時,發(fā)現他閱讀文章時眼神漂移不定,提問他時對文章內容一無所知,在我奇怪的眼神中他紅著臉含含糊糊地說他不認識字, 但我看他的作業(yè)本,抄寫都能完成,特別是周記,每一篇都寫得有條理有思想,我不能想象小酈的認字障礙程度究竟有多嚴重,我家訪小酈家,尋問了他母親,得知小酈在學習上有很大困難,特別嚴重的是,從上學到現在,幾乎用了各種方法輔導,小酈還是大字不識幾個,那幾篇周記是小酈媽媽用小酈的身份口吻寫好后讓他抄上去的??粗@些,我深深為小酈惋惜,也為家長的無奈難受,有了一種想盡自己所能,讓他在中學階段盡可能多的學會一些文字,為將來的生存儲備一些技能的想法。
我為他制定了識字個別計劃。第一學年,學習生活中最常用的字,如人稱、食品等,反復認讀,解釋字詞義,識了三十個左右簡單的字。但我覺得還不夠,根據人體生物學規(guī)律和教育教學規(guī)律: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共同參與一項工作,能更有效更豐富地接受外界信息,積極良好的情緒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小酈同學的閱讀障礙是大腦功能有缺陷,但如果在學習中,能激發(fā)起積極的情感,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共同參與,讓更多刺激作用于各種感覺器官,并且讓一個信息多次反復刺激,這樣對大腦的刺激會不會更強?對信息的印象會不會更深?學習效率會不會更高?帶著這樣的想法我開始了探究。
小酈在班班有歌聲活動中學會了《我相信》這首歌,他很喜歡這首歌,那激昂高亢的旋律,豪情萬丈的歌詞,唱出了年輕人的激情和心聲。我決定讓他——學歌識字,通過唱歌,學習歌詞。我找到這首歌的視頻,讓他看著視頻跟著唱歌,在激昂的旋律中進入狀態(tài),調動和激發(fā)起積極的情緒和主觀能動性,然后讓他對著打印的歌詞念出來。憑著會唱,他能順利地把歌詞前幾句念下來。但指著其中某個字讓他認讀,他就只能干瞪眼了。我就一字字教他,為他解釋詞義,但他對學過的字就是記不住,一個簡單的字,剛剛解釋好,一問,往往還是如在云里霧里,有時回答不出,有時亂說,真讓人泄氣。但我還是想著盡量讓他在學校這段時間多認點字,對今后的工作生活多點幫助。仍然不厭其煩的教。
我不斷觀察探索,嘗試再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根據他已基本能唱完整首歌曲的特點,我訓練他唱歌詞,念對應字。但他不能將唱的歌詞與對應的字對起來,我就想到用編序號方法,為每句歌詞的字按順序編號,一個字一個序號,提問其中一個字時,先看好是第幾個,然后數著數字對著歌詞唱,唱到要這個字時,知道唱的是是哪個字,也就知道讀音了 。如開頭幾句是:想飛上天,和太陽肩并肩,世界等著我去改變;想做的夢從不怕別人看見,在這里我都能實現。我就讓他在“想飛上天和太陽肩并肩”下注上1,2,3,4 到10,(以下類推), 我指到這句中的一個字時,讓他看好數字是幾,然后掰著手指一字一字唱,唱到這個字時,就知道字的讀音了 ,我再解釋字義,加深他對字的記憶。
有些字經過講解,但當時懂了,能讀出了,但過后又忘,如“進,出;來,去”等在一般人看來再簡單不過的字,他總記不住。我就用情景演示讓他理解意義,如從門外面進教室表示“進”,從門里走出教室表示“出”, 讓他自己演示理解、體驗感受意義。
在這同時,要求他抄寫,不但記住讀音,還要記住字形,加深對字的印象。
我就是用了以上種種方法反復操練,循序漸進,從開始完全機械的照搬到內化為理解記憶。終于,幾個月后他基本上能把這首歌第一段的字都念出了。我覺得這就是運用了多種感覺器官和調動了積極的情緒加上反復練習復習的結果。為了使學習成果更扎實、我把一首歌一百零六個字做成卡片,按歌詞順序排列讓他認讀,后一句句攻克,隨機挑一句歌詞里的字讓他認讀,不斷反復,經過一個學期的唱、讀、聽講解、做動作體驗、抄寫,反復練習,一首歌110個左右的字能認識90幾個,有些以前難以記住的字,后來一看就能念,也能理解意義,掌握牢固。這給了我信心和啟示:對像小酈這樣的學生,教師只要多花功夫,根據學生特點探尋、運用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
是能收獲令人欣喜的成效的。
(二)、實踐操作 學會技能
平時工作中,我充分利用資源教室資源,指導學生積極實踐操作,幾年來,隨班就讀學生除了學習文化知識以外,還學會了許多實際生活能力,我手把手地教孩子洗衣物,教洗衣服的步驟,怎樣抹肥皂,搓,晾曬;教他們掃地拖地板,包括怎樣握拖把,拖地的姿勢、順序;教他們包餛飩、鮮肉湯團,做酒釀圓子;教他們刷鍋洗碗,整理灶臺;教他們做番茄炒蛋,黃瓜炒肉片,看著孩子們洗好的衣物,打掃得干干凈凈的資源教室,燒出的一盆盆香氣四溢的佳肴,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果實,我和他們一樣快樂。2013年4月,我在區(qū)級范圍內向同行們展示了《包餛飩》 實踐課,獲得好評。
(三)、走向社會,學會交往
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日新月異為我們提供了多姿多彩的人文、科技、環(huán)境等資源,幾年來我們尋找社會資源,走向更廣闊的舞臺,學校為隨班就讀學生組織了十多次社會考察活動,讓他們走出校門,走向寬廣的社會大舞臺,同學們先后到過“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環(huán)球金融中心”“浦東海洋水族館”“浦江游覽”“辰山植物園”“上海野生動物園”“上海鮮花港”“濱江森林公園”“上海航天航海博物館”“上海電影博物館”等。在去之前,我們都做好預習,了解目的地的地理位置,交通,主要內容,懂得外出活動的安全、文明禮儀等事項。做好我為他們出的練習題。同學們在東方明珠電視塔上登高望遠,飽覽上海的壯美景色;在動物園觀賞動物們有趣的表演,體驗動物對人的信賴與情感;在鮮花盛開的公園賞美景,開賽車,玩游戲,爬山登高,冶性健身;在各個博物館聽講解,看介紹,操作互動,學到了各種知識。每次活動我都為攝影,留下孩子們活動的身影和開懷的笑臉,要求學生做圖文并茂的活動小報。社會實踐活動讓社會的優(yōu)質資源為隨班就讀學生的成長提供了豐富的養(yǎng)料,使學生開眼界,長知識,學會了溝通,學會了融合,得到了鍛煉和成長,成效可喜,也受到了學生和家長交口稱贊。
(四)、理解指導,和諧家校
作為隨班就讀學生家長,我能用同理心理解對待他們,感受到他們由于孩子的弱勢帶來的痛苦,因而如果因孩子的一些缺點受到哪怕是不經意的指責、抱怨,甚至輕視也會產生不良情緒,有的憤憤不平,有的焦慮不安。遇到這種情況,我總是先傾聽家長的敘述,讓他們宣泄情感,表達我的理解與認同,然后對問題作客觀分析,使家長理解對方,消除誤解;同時更關心愛護孩子,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服務。最后獲得家長的認可與感謝。在區(qū)特教指導中心工作時,我曾解決了徐匯中學一位聽障孩子家長與學校教師的矛盾并一直對學生與家長保持溝通,為家長提供幫助,緩解壓力,疏導情緒,最后孩子克服了許多困難,考取了理想的學校。家長特意送來“師德高尚,愛生如子”的錦旗表示感謝?,F在孩子已考取了四年制本科大學美術專業(yè),家長還與我還保持著聯系。
總之,在多年的特殊教育工作中,我熱情工作,積極參加實踐探索,為了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我非常珍惜學校提供的各種學習機會, 我先后參加了華師大市級隨班就讀教師崗位培訓、隨班就讀巡回教師培訓,交通大學國家心理咨詢師培訓,獲隨班就讀教師資格證書,隨班就讀巡回教師證書, 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證書。這些學習使我豐富了專業(yè)知識,得以更有效地開展工作。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 我會繼續(xù)以此為目標,努力奉獻我的師愛和智慧。讓學校的每一位隨班就讀學生都得到最好的教育和培養(yǎng),成為身心健康,潛能發(fā)展 ,適應社會,自食其力,服務社會,快樂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