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梅
[摘要]:小學語文單元教學模式的有效探索要從自學、反饋和教學三方面來嘗試,讓單元教學的形式能夠深入小學語文課堂。形成了對小學語文單元教學模式的思考,并提出了小學語文單元教學模式的實施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 單元教學 自學 反饋 閱讀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介于語文的開放性,我們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適時進行總結和引導反思。長春版教材就是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根據(jù)課程實施的水平劃分成知識點相近的知識單元,指導我們確立教學主題,并以此為線索,開發(fā)和重組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連續(xù)課時單元教學的教學方式。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都要得到彰顯,基于這些方面的考慮,本文就形成了對小學語文單元教學模式的思考,并提出了小學語文單元教學模式的實施對策。
一、小學語文單元教學模式的思考
語文單元教學模式的應用最早是在高中語文教學之中開展的,但是隨著教材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小學教材的內容也展現(xiàn)出了越來越明顯的單元整合趨勢,這樣的情況下也促進了小學語文教材開展單元教學的探索與嘗試。首先,語文學習具有很強的“彌散性”和“模糊性”,不能追求數(shù)理化那樣嚴密的線性的知識序列,但是語文課程也有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和邏輯層次,單元教學的發(fā)展要考慮到這種模糊性與知識層次的有效羅列。其次,現(xiàn)有各種版本的語文教材,都有更加豐富多樣的人文內涵,在內容選擇和編排方式上也更活潑,都能注意到能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注重綜合性,設計也力求開放,可以說有單元名稱是一項重要的改革,語文教材的內容也更適合開展單元教學,例如:長春版小學四年級語文的單元內容明確,如第五單元《名園·水鄉(xiāng)》重視收入了《頤和園》《水鄉(xiāng)》《野荷塘》都屬于水鄉(xiāng)的內容范疇。另外,在單元教學的過程中在各部分和階段目標中注意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方面發(fā)展目標的整合,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選文文化含量豐厚,形式豐富多彩,內容的設計體現(xiàn)了語文能力的整體推進。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小學語文單元教學模式的程序過程中要注意我們提倡的單元教學,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模式,而是強調每一位老師在教學時,都應該具有單元意識和單元備課的工作習慣。這是因為單元教學的模式是一個原則、一種理念,而非一家之法。
二、小學語文單元教學模式的實施對策
1.提出單元自學目標
小學語文單元教學模式的實施,首先要在課前提出單元自學的目標,讓學生有足夠的自學時間,可以安排一部分內容課前預習,另一部分抽出一部分時間進行課堂上的合作學習。第一,單元自學目標的設計。單元自學目標的設計要更為明確,讓小學生能夠有具體的實施方向,同時語文單元教學目標的內容是豐富的,它包括知識的、能力的、智力的和思想品德等各方面的目標。因此我們必須根據(jù)系統(tǒng)論的整體性原則,將單元目標分解為課時目標。例如,長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第四單元《鄉(xiāng)情·友情》的單元學習目標應該包括:通過課前查字典等方法會寫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古詩之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借助字(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讀懂課文中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是怎樣用優(yōu)美詞句表達情感的,感受語言的魅力。另外,還要求學生將不理解的問題整理出來,并進行適當?shù)拈喿x拓展,用自己的方法表達讀后的感受。這樣的目標設計就是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同時也能夠形成單元內容的閱讀理解與拓展。第二,單元自學的實施。學生自學要占用1~2節(jié)課的課堂時間,因為是單元整合學習,所以有足夠的課堂時間讓學生去獨立自學,同時也要借助課前預習。自學的實施要借助合作學習的模式,教師要徹底放手,除了紀律問題不要過度干預。
2.收集單元學習反饋
學生自學后教師要積極收集單元學習的反饋內容,可以請各小組的代表發(fā)言來形成反饋。例如,長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第四單元《鄉(xiāng)情·友情》的單元學習過程中各小組的匯報包括:第一小組,我們小組對“鄉(xiāng)音”有不同的理解。第二小組,我們想給《回鄉(xiāng)偶書》進行續(xù)編,但是能力不夠。第三小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樣的思鄉(xiāng)詩有很多,這是為什么?第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煙花”與我們理解的煙花好像不同,為什么?收集到這些反饋信息之后,要讓小組之間進行交流,解決問題,這時候教師要進行適當?shù)闹笇?。例如,對于“煙花”的理解過程中,有第三小組的同學進行了解答“江邊水氣繚繞,籠罩在淡藍色的薄霧中,霧氣時聚時散令人產生無限遐想?!边€展示了圖片,教師也借機展示課件,說明了這個詞的含義。然后對于所有人都無法理解的問題,教師要整體教學,例如:鄉(xiāng)思是中國古詩的永恒的主題。王維的《雜詩》中還有——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云——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這些思鄉(xiāng)詩歌要整合教給學生。
3.整合性的閱讀教學
教師收集到了反饋信息,并幫助學生理解之后,還要進行單元性的整合閱讀教學。首先,要選擇單元內的精讀課文進行分析,要從單元主題與單元目標出發(fā)去處理,可以從多角度挖掘教學資源,比如主題的角度、體裁的角度、表達的角度、語文知識的角度、個人的觀點的角度等。例如,選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進行重點講解,讓學生體會那種淡淡的哀愁,內心無限的惆悵,以及對于送別詩的整理分析的等。最后總結成為思鄉(xiāng)、思親、思友的單元內容。然后讓學生整合閱讀:一是領悟表達,在教師帶領下對文章的表達方式進行研究。二是欣賞評價,就是在領悟和接受的基礎上,對文章某些地方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能夠進行修改。例如,同學提出了《回鄉(xiāng)偶書》的續(xù)寫,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編寫然后在進行課本劇的編排。
綜上所述,開展單元主題教學要能凸顯知識傳播的系統(tǒng)性、針對性以及知識技能教學的連貫性和生本化、生活化等特性。具體到語文單元教學中,我們要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力,小學語文單元教學模式的有效探索要從自學、反饋和教學三方面來嘗試,讓單元教學的形式能夠深入小學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吳金河.試論小學語文單元教學的有效方法[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1).
[2]張益.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