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娜
【摘要】教學評價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活動,它能有效地調(diào)整、推進整個語文教學過程,讓教學過程更加符合學生需求,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樹立學習自信心,獲得學習成功感,享受語文學習的快樂,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有效落實了“育人為本”教育方針。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 激勵性評價
教學評價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標準專門對評價提出了新要求,改革傳統(tǒng)的注重知識與能力的評價,淡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諧發(fā)展、持續(xù)發(fā)展為根本目的。同時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倡導對學生進行發(fā)展性評價,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提高自信心,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積極開展激勵性評價,落實新課程理念,實現(xiàn)教學目標。所謂激勵性評價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語言、情感和恰當?shù)慕虒W方式,不失時機地從不同角度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勵和贊揚,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誘發(fā)其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一種策略。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高效運用激勵性評價呢?
首先,尊重學生是實施激勵性評價的基礎(chǔ)。
夸美紐斯曾說:“孩子們求學的欲望是由老師激發(fā)起來的,假如他們是溫和的,是循循善誘的,不用粗魯?shù)霓k法去使學生疏遠他們,而用仁慈的感情與言語去吸引他們;假如他們和善地對待他們的學生,他們就容易得到學生的好感,學生就寧愿進學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庇纱丝梢?,教師教育學生的過程,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如果教師熱愛學生、善待學生,那么就會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學生、激勵著學生去積極思維,用心學習,克服困難,走向成功?!胺彩墙處熑狈鄣牡胤剑瑢W生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fā)展。”羅素的這句話更讓我們體會到,教師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會起到多么大的作用,教師只有對學生抱有強烈的愛,寬容的理解,誠摯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學生對老師的崇敬、信任和親近,才能創(chuàng)造激勵學生學習的感情基礎(chǔ),造成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等全面發(fā)展的良好教育氣氛,“親其師,信其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很難想像,一個眼里總是看著學生的缺點,對學生沒有半點喜愛、平時對學生一味“高壓、打擊、訓斥”慣了的教師,某一天,他突發(fā)奇想,想要激勵學生會是什么樣子??峙聦W生只會把這種激勵誤認為是一種虛偽、一種諷刺或人格的污辱,更抵觸教師、甚至仇視教師,個別的學生也許還會產(chǎn)生過激的言行吧。特級教師于永正在教學《鳥的天堂》時,有一個學生害怕朗讀,開始讀書是磕磕巴巴,把句子全都讀散了,但是于老師循循善誘,抓住他讀了一個完整的成語,進行鼓勵,同時讓他慢慢讀,終于學生樹立了自信心,能夠正常地進行朗讀了,我想,學生獲得的不僅是朗讀技能,更有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自信心,這也是教育的最好收獲。
其次,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施激勵性評價的重要保障。
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證明:內(nèi)部動機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人的成長進步關(guān)鍵在于自我心智的發(fā)展。因此,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更應關(guān)注的是怎樣才能發(fā)揮激勵性評價的真正作用,即促進學生自身的成長發(fā)展。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學生是課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學中,教師應把自己定位為學生學習的服務(wù)者、組織者、促進者、啟發(fā)者、幫助者、激勵者,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多元激勵性評價。如:在朗讀教學中,數(shù)名學生朗讀課文后,即可讓他們分別談?wù)勛约豪首x的效果如何、優(yōu)劣在哪里,再相互之間評一評誰讀得更好、好在哪里、還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進的,然后再讓其他同學進一步的評議,最后教師做總結(jié)性歸納補充。學生在這種廣泛的交流中取長補短、學習他人、認識自我并不斷改進自我。再如,作文教學中進行的習作互評、互改、組內(nèi)評議、集體點評等都旨在以學生激勵為評價主體,通過學生互評互議,構(gòu)建各抒己見、張揚個性的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以達到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和提高學生自信心的作用。如教學《麻雀》一文時,一個很調(diào)皮的學生指出:“老麻雀舍死忘生去救小麻雀,并不見得歌頌了偉大的母愛。老麻雀可能是小麻雀的父親,因為我覺得世間的父愛也相當偉大的。”對這種有獨特見解的學生,教師要及時鼓勵、賞識,培養(yǎng)他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對學生的獨特見解進行欣賞性評價,讓學生獲得成功感。同時,教師對學生的鼓勵性評價要真誠、細膩,融入真摯的情感,在課堂上經(jīng)常聽到教師的一句話:“你回答的很好,但不完整、不全面。誰還能補充一下”。這看似鼓勵的話語,其實對學生造成了一種溫柔的傷害。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判斷學生心理,采取不同教育方法。如作業(yè)字跡潦草的學生,他的心理情緒不穩(wěn)定,回答問題猶豫的學生缺乏自信心,不敢回答問題的學生,有自卑心理,一遇挫折,便垂頭喪氣的學生,缺乏頑強的毅力和堅強的意志,不能和同學正常交往的學生,心理存在障礙等等,教師可以針對各種實際情況,給他們作出正確的、科學的評價。
最后,實施激勵性評價要把握評價的時機。
開展激勵性評價重點在于如何抓好契機,也就是說老師要善于做“及時雨”。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去鼓勵,“雨”要下得及時,既不可久旱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在課堂上,當一個學生盡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難的時候,教師就應當堂表揚他;當一個學生回答問題錯了的時侯,教師也應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問題,然后再鼓勵他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適時適度的激勵表揚,學生學的專注,也學的開心。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現(xiàn)在談到激勵,許多人認為就是要把學生往好的方面評價,不好要說成好,不好也硬要找到好的方面,大肆表揚、鼓勵。誠然,這種積極評價是必不可少的,但殊不知,一味的表揚將會使學生對自己沒有清醒的和全面的認識,會讓他造成自我感覺太好、自信過頭,一遇到挫折就往往一蹶不振、自暴自棄的局面,反而不利于他們進一步的成長。我們必須意識到激勵不等于表揚,批評也是一種激勵,無原則的表揚只會適得其反。當然要注意的是,批評時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要委婉地否定,有時還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不同情況不同對待。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否定性評價,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也清楚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對其提出針對性的改進建議,這樣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進步發(fā)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