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存款,
取款先要告銀行?
【案例 】 ?1999年1月17日,韓先生以兒子的乳名“明明”之名,在銀行儲蓄所存入87633.92元,存期5年,年利率4.5%,儲蓄所開具了一張存單作為存款憑證。2013年12月,當韓先生要取這筆錢時,卻遭到拒絕,原因是“明明”并非韓先生的真實姓名。雙方多次協(xié)商未果,韓先生訴至法院。
【說法】 ?賴先生的代理律師表示,存款實名制度是2000年4月以后才實行的?!秱€人存款賬戶實名制規(guī)定》第10條明確規(guī)定:“本規(guī)定施行前,已經在金融機構開立的個人存款賬戶,按照本規(guī)定施行前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本規(guī)定施行后,在原賬戶辦理第一筆個人存款時,原賬戶沒有使用實名的,應當依照本規(guī)定使用實名。”韓先生的代理律師認為,依照該規(guī)定,儲戶憑存單支取之前的存款應該不存在任何障礙。
存單在儲戶手上,到底需不需要確權?對這個問題,有律師表示,銀行和存款人之間形成的法律關系實際上是儲蓄存款合同關系,存單的存在表明存款人享有合同權利。存款人在要求提取存款的過程中,銀行要求存款人確認權利,實際上是確認雙方之間的儲蓄存款合同關系。當存款人持有銀行的存單原件,雖然表面上姓名不符,但有相關證據(jù)證明儲蓄合同成立的真實性時,銀行也應承擔付款責任。 (《檢察日報》)
取走子女壓歲錢
還錢還得還利息
【案例 】 ?浙江女子紫琴(化名)有三個孩子,由爺爺奶奶照料。2012年春節(jié)期間,奶奶分別給了孫子孫女一個大紅包。孫女11萬多元,兩個孫子各22萬多元。去年7月,紫琴去了趟銀行把子女名下的錢取出來并存到自己名下。去年12月25日,大山以自己和三子女為原告起訴老婆,要求紫琴返還存款,并賠償利息損失。
【說法】 ?法院認為,作為監(jiān)護人,父母應該保護子女的權益。奶奶把錢送給孩子,那么這些錢就是3個孩子的。父母除非為了子女的利益,否則不得處理子女財產。因此,紫琴應該把錢還給3個孩子,并且按5.5%的年息賠償利息損失。
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的錢就是父母的錢,父母當然可以隨意支配使用。浙江時代商務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陳一來表示,這其實是個認識誤區(qū)。長輩贈與晚輩的錢,所有權歸受贈人所有,父母可以代為保管,但只能有條件地支配使用。條件就是,所有錢必須用在子女身上,比如給孩子買保險、上學、培訓等,不能挪作他用。(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