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花 陸華東
[摘要] 目的 探討人性化護理對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氣綜合征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 方法 將2011年1月~2014年1月60例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氣綜合征患者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兩組入院后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著重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依從性、生活質(zhì)量各項評分。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的總依從率分別為96.7%、70.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342,P<0.05)。出院后,兩組患者的SGRQ評分中的癥狀部分、活動能力、疾病影響、總評分均較干預前顯著改善,且干預組患者的SGRQ評分中的癥狀部分、活動能力、疾病影響、總評分較對照組改善更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氣綜合征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有利于提高治療依從性及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氣綜合征;依從性;生活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 R473.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16-014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on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for COPD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patients trea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60 cases of COPD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4 were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after admission to the routine nursing based on the treatment, the intervention group focu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score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complianc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96.7%, 7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ow groups (χ2=6.342,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GRQ score of symptom, activity ability, effects of disease, total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 with SGRQ score of symptom, activity ability, disease influence, overall graded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istic nursing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patients with intervention of COPD combined,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Compliance; Quality of lif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科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以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征,且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進行性發(fā)展[1]。COPD患者通常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nea syndrome,OSAHS),OSAHS以睡眠中反復發(fā)生呼吸暫停、嚴重打鼾、白天瞌睡、睡眠結構紊亂為特征,同時伴有間斷的低氧血癥或合并高碳酸血癥[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OSAHS,會導致高碳酸血癥、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功能失調(diào)、兒茶酚胺和腎素-血管緊張素及內(nèi)皮素分泌增加、微血管收縮、內(nèi)分泌功能紊亂及血液動力學改變、微循環(huán)異常等,可引起組織器官缺血、缺氧,可導致多器官功能損害[3]。治療COPD合并OSAHS多使用CPAP輔助通氣,可提高氧容量,緩解呼吸肌疲勞,降低低碳酸血癥的發(fā)生,改善夜間睡眠結構,對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4]。但在使用CPAP輔助通氣治療過程中因認知、主觀感覺憋氣、口咽干燥、治療壓力不當?shù)炔贿m,患者多不愿繼續(xù)使用[5]。人性化護理為一種新的護理模式,其人性化的特點在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左右,提高患者對治療及護理工作信心以及配合性[6]。本研究旨在探討人性化護理對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氣綜合征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4年1月60例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氣綜合征患者的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56~77歲,平均(69.4±5.8)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8例,高中及中專13例,初中及小學9例。干預組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53~78歲,平均(70.1±6.2)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9例,高中及中專14例,初中及小學7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組成、病程、體重指數(shù)及病史、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①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COPD診治規(guī)范》及(OSAHS診治指南》[5]。②排除嚴重心律失常及肝、腎、內(nèi)分泌以及其他臟器衰竭者。③所有患者均意識清楚,生命體征平穩(wěn)。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吸氧、抗感染、解痙平喘、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利尿劑等常規(guī)治療及應用連續(xù)氣道正壓通氣(CPAP)呼吸機治療,每晚6~8 h,每日1次,療程 6個月。
1.4 護理方法
兩組入院后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著重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內(nèi)容如下。
1.4.1 心理護理 COPD患者由于合并OASHS,睡眠時出現(xiàn)反復覺醒,睡眠結構紊亂,患者多存在抑郁、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具體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耐心聽取患者的傾訴,講解各種治療的重要性、必要性,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使其以積極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和護理。
1.4.2 排痰護理 排痰的主要方法有拍背、濕化呼吸道和掌握咳痰的方法[6]。對于呼吸道分泌物多且難以排出的患者,拍背應該與咳痰相結合??忍?,是排痰調(diào)理的最終目的。囑患者先作深吸氣,在呼氣時用力咳嗽,重復數(shù)次。如痰液已到氣管或咽喉部而無力咳出時,可用雙手壓迫患者下胸或上腹部,囑其用力咳嗽將痰液排出,必要時用吸痰器幫助排痰,可以有效地排出分泌物。
1.4.3 氧療護理 鼻導管低流量持續(xù)給氧,一般為(1~2)L/min,每日吸氧不少于10~15 h[8]。通過集中講解、科室安放宣傳欄、發(fā)放??平】到逃ǖ确绞綄颊呒捌浼覍俳榻B氧療的目的、意義、堅持氧療的重要性,從而提高用氧的依從性。
1.4.4 體位護理 根據(jù)患者的自覺舒適度采用坐位或半臥位,頭稍后仰,頸、肩在同一平面上,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頸部下垂使呼吸道受壓狹窄而影響氣流通過。盡量采用半坐臥位,半坐臥位由于重力,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擴大,同時腹內(nèi)臟器對心肺的壓力減輕,肺活量增加,從而改善呼吸困難[9]。
1.4.5 睡眠護理 保持環(huán)境安靜、空氣新鮮、室溫控制在18℃,必要時增加白天的活動量、持續(xù)低流量吸氧、對難以入睡的患者可遵醫(yī)囑予藥物助眠。
1.5 觀察指標
1.5.1 依從性的評定標準[10] 完全依從:在實施治療過程中嚴格遵照醫(yī)囑執(zhí)行,堅持長期的規(guī)范治療;不完全依從:治療過程中基本遵照醫(yī)囑執(zhí)行,偶爾有不規(guī)范治療;不能依從:治療過程中常不遵照醫(yī)囑執(zhí)行,不能堅持或中斷治療。
1.5.2 生活質(zhì)量評價 采用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評價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包括54個條目,分為癥狀部分、活動能力、疾病影響和總評分四部分[11]。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的總依從率分別為96.7%、70.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342,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zhì)量各項評分比較
出院后,兩組患者的SGRQ評分中的癥狀部分、活動能力、疾病影響、總評分均較干預前顯著改善,且干預組患者的SGRQ評分中的癥狀部分、活動能力、疾病影響、總評分較對照組改善更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氣綜合征病情復雜,一方面,患者會出現(xiàn)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難,呼吸功能呈進行性下降;另一方面,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由于睡眠時打鼾,常出現(xiàn)呼吸暫停以及反復發(fā)作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除導致或加重呼吸衰竭外,還可引起腦血管意外、心肌梗死、高血壓病及心律失常等嚴重并發(fā)癥,其危害嚴重[12]。
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氣綜合征由于通氣功能受損、長期氧療以及嚴重的呼吸困難、其他并發(fā)癥等,使患者的活動耐力減弱,久之則出現(xiàn)悲觀、消極、無助等負性心理及抑郁、焦慮等癥狀[13]。
隨著生物醫(y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轉(zhuǎn)變及患者對護理要求的不斷提高,人性化護理逐漸成為新型護理模式的核心。人性化護理是整體護理的具體實施,其強調(diào)“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對疾病的治療和預后具有積極作用。將人性化護理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氣綜合征的治療中,使患者得到生理、心理、生活、安全和精神等各方面的關懷與照顧,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14-16]。
本研究兩組患者入院后積極治療的的基礎上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著重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如心理護理、排痰護理、氧療護理、體位護理、睡眠護理等。在心理護理方面,護理人員應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治療方法等疾病知識,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病情,使其保持情緒穩(wěn)定,樂觀積極地面對疾??;排痰護理是重要的護理內(nèi)容之一,本研究通過采取拍背、濕化呼吸道等排痰方法,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同時通過集中講解、科室安放宣傳欄、發(fā)放專科健康教育卡等方式對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氧療的目的、意義、堅持氧療的重要性,也提高了患者用氧的依從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氣綜合征患者的睡眠護理也是重要方面之一。研究認為,安靜舒適的睡眠環(huán)境能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17]。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氣綜合征患者實施人性化的睡眠干預,如播放舒緩音樂可使患者放松心情,減輕緊張、恐懼,改善其睡眠質(zhì)量,或睡眠時減少仰臥位或改變頭位等均可減少OSAHS發(fā)生[18]。
本研究干預組通過實施人性化護理后,其治療總依從率達9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χ2=6.342,P<0.05),與陳鳳枝等[19]報道的觀點是相符的,說明人性化護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護理人員在患者治療過程中予以耐心指導,使其清楚治療的目的、意義、方法,解除患者的焦慮、恐懼心理,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20]。本研究同時對兩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進行比較,隨訪6個月,結果顯示,出院后兩組患者的SGRQ評分中的癥狀部分、活動能力、疾病影響、總評分均較干預前顯著改善,且干預組患者的SGRQ評分中的癥狀部分、活動能力、疾病影響、總評分較對照組改善更顯著(P<0.05),說明通過提供專業(yè)有效的疾病、生活指導以及有針對性的心理、情感支持,使患者最終以積極的心態(tài)以及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面對疾病,因而取得很好的干預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與趙霞等[21]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對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氣綜合征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有利于提高治療依從性及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師云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2例臨床護理[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18(增刊):166-167.
[2] 劉慧英,周小玲. 改良集束化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1):40.
[3] 孫艷清,張慶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圍手術期監(jiān)護體系[J]. 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12,26(1):10-11.
[4] 李紅英. 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8):21-22.
[5] 劉劍梅,崔妙玲,王自秀,等. 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 現(xiàn)代護理,2005,11(6):421-422.
[6] 孫西芳. 性化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臨床應用[J]. 黑龍江醫(yī)藥,2012,25(6):979-980.
[7] 陳靜,王延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30例手術治療分析[J]. 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0,26(8):1196-1197.
[8] 李婷. 心理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焦慮患者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12,34(4):283-285.
[9] 孔雪梅,史柳嫣. 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和焦慮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 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 (6):913-914.
[10] 任海燕. 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18(32):4401-4402.
[11] 高莉梅. 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研究[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8):10-11.
[12] 張杏.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對其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觀察[J]. 北方藥學,2013,10(3):174-175.
[13] 范芳蓮,何遠強,葛曉紅,等. 綜合護理干預對抑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預后影響[J]. 安徽醫(yī)藥,2011, 15(3):390-391.
[14] 畢可琴,胡曉波,田華,等. 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患者預后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安徽醫(yī)藥,2014,18(7):1379-1380.
[15] 徐增瑞,劉洪英,蔡曉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圍手術期的綜合治療[J]. 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09,23(3):4-8.
[16] 周生余,何良愛,徐立升,等. 綜合性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便秘患者癥狀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45(10):894-895.
[17] 潘培育. 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中國社區(qū)醫(yī)生,2012,14(17):333-334.
[18] 苑秀梅,王海桃,王蓓. 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氣綜合征合并高血壓的護理[J]. 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09,5:118-119.
[19] 陳鳳枝. 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12):222-223.
[20] 錢麗萍,楊江華,金培英. 雙水平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護理[J]. 護理與康復,2014,13(6):550-551.
[21] 趙霞. 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48(33):73-74.
(收稿日期:201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