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云枚 周冬梅
作者簡介:董云枚(1971-),山西河津人,女,大學本科,六盤水師范學院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理論、應用研究。
摘要:文章論述了讀者在圖書館的主體地位,說明了圖書館的各項工作都是圍繞讀者這個主體來完成的,提出了圖書館的方針任務應以讀者為重,切實體現(xiàn)讀者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讀者;主體地位
不管圖書館有多少工作,不管圖書館有多少藏書,其目的都是為讀者服務。讀者是圖書館一切活動的主體,是圖書館活動的歸縮,沒有讀者就沒有圖書館的活動過程。讀者以館藏文獻為利用基礎,而圖書館則以讀者為服務主體,“讀者第一,服務至上”是圖書館多年來的方針任務,讀者在圖書館各項工作實踐中早已突顯了他們的主導性。
1.館藏文獻必須以讀者為服務主體
圖書館的館藏文獻是為讀者存在的,它是為了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求知需求,參考需求,學習需求,研究需求,自我發(fā)展需求而存在的一個有機體。它以讀者為服務主體,以讀者受教為最終目的。館藏文獻失去了讀者這一服務主體,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價值,它的藏書必須要滿足讀者需求。首先,館藏文獻的建設和發(fā)展是以讀者為基礎,以讀者的需求為發(fā)展方向的。不同的圖書館有著不同的讀者,因而藏書建設將因讀者對象的不同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藏書建設,以滿足大多數(shù)相同讀者的共同需要。比如,外國語大學的藏書一定是根據(jù)其所設專業(yè)以各語種的圖書為主要藏書方向以滿足各語種讀者的需求。再比如,南方航空大學則主要以航天科技類圖書為主要藏書,以滿足讀者對航空航天方面知識的需求,使其能更好地完成其專業(yè),拓展讀者這方面的知識面。其次,館藏文獻是為了使讀者利用文獻資料,方便讀者查閱而建立起來的一個公共文化設施,讀者就是它的服務主體,脫離了讀者這一主體館藏文獻也就失去了意義,因而館藏文獻必須以讀者為主體。
2.文獻采集必須以讀者為服務主體
圖書館的文獻采集是以本館的具體讀者的需求為出發(fā)點,以本館的讀者利用為目的,讀者是文獻采集的主要研究對象,文獻采集必須以讀者為主體,首先要弄清讀者的類型,讀者的層次,讀者的特殊要求,其次要弄清讀者的閱讀需求,比如讀者需要什么樣的文獻,要做到采集準確必需要以讀者為主體,征求他們的心聲,將定書單和書目等向讀者推薦,由讀者直接參與選書,建立讀者“采集圖書意見箱”,隨時收集讀者反饋的圖書閱讀需求。文獻采集考慮的是讀者的實用性,必須以讀者為主體進行采集,否則,脫離了讀者這一主體,也就脫離了實際。圖書采購的深度和廣度必須切合實際,根據(jù)大多數(shù)讀者的文化層次來定,比如,??圃盒5淖x者只適合??祁惖幕蜉^高一點的專業(yè)圖書資料,而不能以研究生或博士生讀者研讀的資料來滿足他們,因而在文獻采集上讀者的主導性是毋庸置疑的,讀者是文獻采集的主體針對對象,是文獻采集的主要服務目的。
3.圖書宣傳必需以讀者為服務主體
圖書宣傳的意義在于溝通密切圖書館與讀者的關系,使讀者更多地了解圖書館,充分利用圖書館,在于使讀者深入了解館藏內(nèi)容,新書內(nèi)容,以便及時利用圖書館。從文獻宣傳的意義上我們不難看出,文獻宣傳的主體對象依然是讀者,讀者是文獻宣傳工作的主要對象,是文獻宣傳的主體,新書的展覽和陳列,新書的通報,新到科技文獻目錄及專題題錄報道,報刊索引目錄,科技文摘報道,專題書展,科技快報,科技水平動態(tài),社科文藝書刊的宣傳等,無一不是圖書館在向廣大讀者做有序的推薦,介紹,宣傳,沒有了讀者這一客觀存在的主體,所有的宣傳工作都是無價值和意義的,因而讀者也是圖書館宣傳工作的主體。
4.文獻加工必須以讀者為服務主體
讀者的存在,讀者所從事的文獻檢索,信息接受,都來自文獻的二次加工,是讀者對文獻加工資源的消費和利用,馬克思說:“生產(chǎn)直接是消費,消費直接是生產(chǎn),因為消費創(chuàng)造出生產(chǎn)需要,因而創(chuàng)造出生產(chǎn)觀念上的內(nèi)在動機,后者是生產(chǎn)的前提。消費創(chuàng)造出生產(chǎn)的動力,它也創(chuàng)造出生產(chǎn)中作為決定目的東西而發(fā)生作用的對象?!雹耪且驗閳D書館有讀者這樣一個消費主體,所以才有文獻的二次加工生產(chǎn)。二次加工生產(chǎn)是為了用較好的服務手段向讀者提供最好的信息及信息媒體服務,如:圖書館為讀者專門設立的目錄檢索,這些目錄都是圖書館工作者對文獻進行的二次加工成果。讀者對圖書館的利用是多方面的,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讀者的利用直接約束著圖書館文獻加工,沒有讀者這樣一個“消費”群體,也就無所謂文獻的加工業(yè)務,文獻的二次加工目的是完全為讀者服務,以讀者的科學利用為基礎,因而讀者需求是文獻二次加工的主要目的,是主體服務對象。
5.讀者工作必須以讀者為服務主體
讀者工作必須以讀者為主體,實現(xiàn)讀者的閱讀需求,而為讀者找書,為讀者服務又是讀者工作的重心所在。讀者的多少,讀者流通率的高低,閱讀效果的好壞,無不圍繞著讀者這一主體,讀者工作的效率也由讀者來評價。讀者對文獻的選擇,直接關系到讀者利用文獻,獲取信息的成功與否,關系到讀者工作成效。讀者對讀者工作的主導意識在圖書館是顯而易見的,不是讀者工作主導讀者,是讀者主導了讀者工作,讀者工作是以讀者為主體展開的,沒有讀者何談讀者工作,主體的消失,是讀者工作內(nèi)容的消失,因而讀者在讀者工作中的地位無可厚非。
6.加強讀者對自身主體意識的認知
大部分讀者并未認識到自己在圖書館中的主體地位,他們大多認為圖書館是主體,而自己僅僅是從屬于這一主體的“外人”,因而在利用圖書館時往往很被動,沒有主人的自主精神,這種心理對他們使用圖書館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對讀者的主體意識教育應是我們要做的一步工作。尊重讀者,了解讀者,服務于讀者,讓讀者在利用圖書館的同時有一種歸家的感覺,使讀者清楚地意識到圖書館是專門為他們而設立的,是專門為他們提供閱讀,參考,咨詢服務的,是他們學習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場所,他們是圖書館的真正主人,享有者和利用者。對讀者主體意識的加強,能使讀者對自我地位有一個確認,能使讀者增強在圖書館的自信度,使讀者在利用圖書館的一切活動中,找準自我的價值,這對于讀者充分利用圖書館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這樣讀者才能更好的利用圖書館,否則,讀者將會表現(xiàn)出消極與被動,這同樣也不利于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宗旨。讀者對自身主體意識的認識有利于讀者能動性的發(fā)揮,使其在文獻選擇上有一定的主動性,對圖書館的利用更加有效。
7.圖書館制定的方針任務必須以讀者為主體
圖書館的功能是為讀者服務,圖書館制定的方針任務必須 以讀者為主體。幾十年圖書館事業(yè)的實踐表明,圖書館事業(yè)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它還具有科學的教育性質(zhì)。圖書館是橫跨各個學科的綜合性的科學知識管理部門,它的基本職能一是系統(tǒng)收藏人類文化科學知識典籍,二是積極傳播人類文化科學知識。圖書館就其本身的性質(zhì)而言,是傳承文化,教育于人,其核心離不開讀者這一主體,因而圖書館制定的方針任務應以讀者為主體,以為讀者服務的中心思想來制定,使圖書館在一定的方針任務下更好地為讀者服務,使每個館員都有讀者是圖書館的主體意識思想,充分體現(xiàn)讀者的主體地位。
列寧說“值得圖書館驕傲和引以為榮的并不在于它擁有多少本珍本書,有多少十六世紀版本或十世紀的手稿,而在于如何使圖書在人民中間廣泛地流傳,吸引了多少新讀者,如何迅速地滿足讀者對圖書的一切需求”。⑵列寧早在上個世紀就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圖書館和讀者的關系是知識的傳播與被傳播的關系??梢娮x者在圖書館具有重要位置,圖書館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讀者來完成的,沒有讀者就沒有圖書館的存在,圖書館的存在是以讀者為主體存在的,一個事物的存在都有其主要因素,圖書館的存在也不例外,是以讀者的需求為主要因素,讀者是圖書館的服務主體。(作者單位:六盤水師范學院圖書館)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28-29頁。
[2]《列寧論圖書館工作》,14頁。
[3]《圖書館學研究論文集》,王桂艷,讀者主體論淺說,214-220,書目文獻出版社。
[4]桑健編著《圖書館學概論》,圖書館的讀者工作,326-389,遼寧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