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輝
摘 要:在我國語文教學中的識字寫字教學是最基礎(chǔ)的,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寫字教學的就承擔著基礎(chǔ)性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文字教學質(zhì)量直接影響到了青少年未來語文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因此,作為小學語文老師,要運用最有效的方式提高學生文字讀寫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zhì)。那么,在課程改革的條件下,小學語文教師該如何提高語文教學中識字寫字教學效果呢?筆者認為:激發(fā)興趣主動學;針對愛好歸類學; 根據(jù)字形巧妙學; 整體拆分分解學; 創(chuàng)設(shè)情境愉快學; 借助媒體直觀學。
關(guān)鍵詞:小學生 識字 寫字 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6(c)-0177-02
識字和寫字是輔導小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基本前提,是培養(yǎng)小學生語感和美感的重要手段,是引導小學生未來終生學習的必備保障。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筆者采取以下方法指導小學生進行識字寫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激發(fā)興趣主動學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孩童階段的小學生來說,對任何一樣事物感興趣往往可以支撐他們完成很多成人難以想象的事情,識字和寫字也是如此。雖然小學生不太了解漢字和漢語言的復雜背景以及發(fā)展歷史,但卻更能讓他們對漢字學習中有趣的事和物感興趣。筆者在指導他們識字和寫字的過程中,努力尋找他們的興趣點,因材施教,寓教于樂,讓他們在濃厚的興趣中完成對漢字的識別和書寫。
例如,在教學《小動物過冬》時,筆者在教學完課文內(nèi)容后,這樣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瞧,第二年春天小青蛙帶著它的新朋友從泥土里鉆出來和大家見面了,你們想認識它的新朋友嗎?”此時,從小學生的臉龐上,筆者分明讀到了好奇、期待、興奮,因為在學習《小動物過冬》的課文時,他們對那可愛的小青蛙的形象喜愛極了,所以當他們聽到小青蛙帶新朋友來看自己時,他們內(nèi)心的激動、喜悅不言而喻。于是,筆者立刻出示生字“哥”。繼續(xù)激趣:“想和小青蛙的新朋友交朋友嗎?”小學生們迫不及待地回答:“想!認識新朋友就得知道它的名字呀,誰能叫出它的名字?”因為有個別小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已經(jīng)認識這個生字了,筆者就讓會讀的小學生帶領(lǐng)大家讀,同時還詢問認識這個字的小學生是通過什么途徑認識的,由他來介紹生活中識字的方法,同齡人的方法往往更適合同齡人使用,這樣,小學生們不僅能饒有興趣地認識“哥”這個字,而且還能從小伙伴那里學到自主識字的好方法。同時,這樣做對達到讓小學生寫好“哥”這個字的目的也是很有幫助的,因為在小學生們心目中,“哥”是小青蛙的新朋友也是自己的好朋友,誰能讓自己的好朋友變美,好朋友就會喜歡誰,沖著這一點,他們自然而然會把“哥”字寫好。所以,這樣做真可謂一舉三得呢!
2 針對愛好歸類學
大部分小學生都富有愛心,他們對于動物和自然界都有著天然的親近與愛好。在教授小學生們識字和寫字的過程中,筆者根據(jù)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對于部分字詞,采取歸類教學的方法來提高識字寫字的教學效率。
例如,當遇到動物類或與動物相關(guān)的漢字時,筆者將這些漢字歸為一類,獨立成章,分別教授。如“馬、牛、狗、魚”:“鳥、鵝、貓”等部是屬于動物類的漢字,筆者把它們歸在一起,給學生上了一堂特殊的“動物大會”:讓平常遇到的“動物”都匯聚到一起,然后讓學生分別對應(yīng)動物和漢字進行識字寫字。當然歸類時要注意漢字的難易或生熟,不能一課都是復雜的漢字或一課都是生字,因為一堂課識字量太大,會讓學生感覺到疲勞,甚至厭煩。像“馬、牛、狗、魚、鳥、鵝、貓”這些字中“馬、牛、魚、鳥”屬于筆畫較少較為簡單的漢字,大多數(shù)小學生在生活中已經(jīng)認識它們了,所以這堂“動物大會”,筆者把重點放在了其它幾種“動物”身上。這樣,小學生學得有趣,學得輕松,樂中學,學中樂,識記這些漢字對他們而言自然輕而易舉了。
3 根據(jù)字形巧妙學
大部分漢字都是極具特點的,其中的一大特點就是部分漢字是象形字,象形字是用描繪事物形象、輪廓或局部的方法造出來的字,其外觀形神兼?zhèn)?。在識記書寫此類漢字的教學過程中,筆者注重引導小學生從這些漢字自身外形的規(guī)律入手進行識字和書寫,這樣可以幫助他們快速記憶漢字的形象和構(gòu)成,有利于他們快速學會如何書寫漢字,甚至能關(guān)注到漢字的形體美。
例如,在教學“田”字時,筆者在黑板上寫上一個大大的“田”,然后根據(jù)“田”字的字形進行聯(lián)想,并告訴小學生們,“田”就是一個四方的土地方塊,是種植農(nóng)作物的地方。這樣,小學生就很容易理解“田”字的含義,并可以很快地記住“田”這個字了,書寫的時候,小學生們也會本著公平的原則——家家戶戶的田地要分得一樣大才公平,注意好“田”字的結(jié)構(gòu)了。再如,筆者教學“雨”字時,告訴小學生們,屋檐下,一滴一滴的水慢慢地落下,那就是天下雨了。小學生們一下就記住了“雨”字,書寫時還會自覺地注意到“雨”中的四點大小要差不多。又如.筆者在教學“山”字時,在黑板上畫出了“山”的簡筆畫,問小學生這是什么?相機出示“山”字,讓小學生對照簡筆畫與生字識記住“山”字,書寫時也能根據(jù)簡筆畫中山的此起彼伏,注意到山字左右的兩豎差不多長,中間一豎要長些這樣的構(gòu)字特點。
4 整體拆分分解學
大多數(shù)漢字往往都不是單一的字形,而且是由多個偏旁部首組合而成。對于這部分漢字,可以對其進行“拆分和組合”,這樣有利于幫助學生快速記住漢字,并學會書寫規(guī)則。
如“贏”,在教學時,筆者化繁為簡,將其拆分為“亡、口、月、貝、凡”,這樣一拆,小學生立刻找到了較為熟悉的漢字組合成全新的“贏”字,就這樣,一個復雜的漢字,小學生輕而易舉地就記住了。再如“碧”,在教學時,筆者將這個字拆開,給小學生編了這樣一個順口溜“王老頭和白老頭,同坐一塊小石頭”,小學生一下子就記住了“碧”這個字,有的小學生平時還把這順口溜掛在嘴邊,在提醒自己的同時,還提醒了周圍的伙伴。又如“舊、告、生”等字,在教學時,筆者將這些字拆分,編了幾個謎語—24個小時(舊),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在橋上走(生),小學生們在猜謎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識記了這些生字,甚至有的小學生還把謎語帶回家給家中或者鄰居家的孩子猜,引領(lǐng)著即將成為小學生的另一批孩子識字,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如能長期堅持,就能讓更多的孩子提高識字寫字的能力。
5 創(chuàng)設(shè)情境愉快學
并不是所有漢字的學習都是充滿樂趣的,有些漢字的學習還是會讓小學生覺得枯燥乏味的。在教授小學生學習這些字詞的過程中,筆者注重設(shè)置不同的情境,如精心環(huán)境布置,集體參與演示活動,組織巧妙討論、激辯和論述等等,寓教于樂,讓學生不由自主地參與到識字和寫字的情節(jié)中來,不僅感覺不到累,而且“樂此不?!薄_@樣,讓他們在“游戲”氛圍中,完成了對漢字記憶、識別和書寫。
例如,在教學一系列動作詞語“跑、走、蹲、跳、趴、臥、推、拉、丟”等字的時候,筆者讓全班的小學生們兩兩一組,分別演示不同的動作詞語,如小學生a和小學生b分別演示一下“蹲”和“推”的動作,然后筆者在黑板上書寫這兩個字的正確字形,帶領(lǐng)學生關(guān)注動作與生字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并帶著學生們大聲朗讀幾遍,同時讓小學生a和小學生b上臺跟著書寫一遍,最后全班學生同時進行書寫和朗誦。以此類推,按照不同的動作形式,完成對一系列動作類詞語的識別、誦讀和書寫,幫助他們很好地記住了這類字詞。
6 借助媒體直觀學
有研究表明:人們的學習通過視覺獲得的知識占83%,聽覺占11%,嗅覺占3.5%,味覺占1%,視覺和聽覺在學習中作用最大。而多媒體就能給小學生提供一個視聽一體的教學環(huán)境,它能將一個個枯燥無味的漢字變成一幅幅鮮活形象的圖畫或者一個個立體生動的聲音,讓小學生在享受美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識記了漢字。
例如,在教學“休”這個字時,筆者先通過多媒體出示一幅人在亭子里休息的圖片,問小學生:“圖上的人在干什么?”他們立刻回答:“圖上的人在休息。”筆者追問道:“這個人怎么休息的???”小學生答:“這個人靠在亭子的柱子上休息?!贝丝坦P者相機出示“休”字,“瞧這個字,左邊是個一單人旁,右邊是個——木,對呀,一個人靠在木頭上這個字就是‘xi ū?!边@樣一來,學生立刻識記了“休”這個字,同時還明白了“休”的意思,而且基本不會出現(xiàn)將“休”字與“體”字混淆的現(xiàn)象,因為學生看到“休”字時,腦海里就會出現(xiàn)人靠木頭休息的畫面。又如,在教學“呼、咕、嘰、嘩”等象聲字時,筆者利用多媒體出示風(柳樹的枝條向一個方向偏代表有風)、鴿子、小雞、雨點的圖畫,并在圖畫出現(xiàn)的同時伴隨聲音的出現(xiàn),讓小學生身臨其境地識記這些漢字。這樣的教學,既豐富了他們的視、聽覺感受,又幫助他們理解了字意,他們當然樂在其中,學習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7 聯(lián)系生活深入學
生活識字一定要使學生掌握基系本的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chǎn)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成“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成“主動地學”。生活識字方法名目繁多,但被實踐證明最有效的方法是比較法。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寫字和識字有著非常密切的關(guān)系,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手段。學生既認識所學的生字,又能端正整潔,行款整齊的書寫出來,可使學生在校期間可以更好的完成作業(yè)。在掌握了這些識字的方法后,筆者有利用田字格鞏固生字。新課程標準要求識字教學要在寫上多下功夫,這是不無道理的。寫好字,既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又能鞏固所學的生字。在小學低年級要特別重視利用田字格,應(yīng)該加強學生的書寫指導。小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差,初學寫字不知從何下筆,寫出來的字不是東倒西歪,就是“頂天立地”。
總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寫字教學來說,其主要目的不是讓學生認多少多少字,寫多么多么美的字,而重要的是要在識字寫字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行為習慣,從中悟出生活的道理。這不但是識字寫字教學的目的,也是語文教學的宏觀目標。那么,我們一定加強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提高小學生識字寫字能力,養(yǎng)成小學生正確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l] 張香竹.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濮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3):101-104.
[2] 張淑霞.小學生寫字教學點滴談[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S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