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孝慧
【摘要】立體幾何是要在平面上體會出空間里的圖形.本文就怎樣讓學生不畏懼立體幾何問題,能夠解決高中階段立體幾何試題,提升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做了幾點思考和改進,在實踐的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關鍵詞】思考;過程;態(tài)度
為了達到高考應試的要求,我們往往以注入式、滿堂灌的模式教學,使得課題氣氛沉悶,學生缺乏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立體幾何這章,要在平面上體會出空間里的圖形,這對于空間想象力不太好的文科生來說,基本就是不可理解的.怎樣讓這類學生不再畏懼立體幾何問題,能夠解決高中階段立體幾何試題,提升空間想象能力,我做了一些思考.就我現(xiàn)在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基礎普遍較差),對本次的“立體幾何”模塊的教學,做了以下改進:
一、明確教學目的,引導學生思考的學習
教育學指出,學習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學習的目的性越明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立體幾何”模塊中有很多的公理、定理、推論,要想讓學生記住、并能很好的運用,就需要老師能正確的引導.以本模塊的第一個公理為例:
公理1:如果一條直線上的兩點在一個平面內(nèi),那么這條直線上所有的點都在這個平面內(nèi).
以前我在給學生上這條公理課時,我都是告訴學生公理的內(nèi)容、符號語言以及圖形語言,然后再以例題加以說明.隨著學生學習內(nèi)容的增多,公理、定理、推論之間開始混淆,運用越來越難.本次的教學過程中,我除了像以往一樣告訴學生公理的內(nèi)容、符號語言以及圖形語言,然后再以例題加以說明外,還引導學生思考:這條公理有什么樣的作用?開始學生并不敢說,我便開始用問題的形式引導他們:第一個問題:這條公理里,哪句是條件,哪句是結(jié)論?學生都說:前面一句是條件,后面一句是結(jié)論.第二個問題:條件里有哪些基本量,結(jié)論里又有哪些基本量?學生也能輕松的答出.接著,我又提出最后一個問題:這些基本量之間是什么關系?這是學生便恍然大悟了.于是我便幫助學生總結(jié)出這條公理的作用:可以證明點在面內(nèi)、線在面內(nèi)以及檢驗平面是不是平啊,這樣,學生在明確的這條公理的作用后,在以后學習中,遇到需要證明線在面內(nèi)的問題,就能想到還有公理1.這樣教學生,讓他們體會到,原來公理也不是那么的難理解,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分析體會公理的運用.課上接著講公理2、公理3時,氣氛明顯沒有公理1時那么沉悶,有些學生慢慢開始地加入討論,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長期以往,學生會有想要運用知識的沖動,更有要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
二、不能只看重結(jié)論,要注重過程演繹
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是前人探索數(shù)學真理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科學研究的方式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數(shù)學方法的揭示,有助于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去“想數(shù)學”.然而以前的教學只重結(jié)論不重過程,不注意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揭示,這就不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有這樣一條立體幾何證明題:
如圖,已知E,F(xiàn)分別是三棱錐A-BCD的側(cè)棱AB,AD的中點.
求證:EF∥平面BCD.
看到這條題目學生都笑了,覺得很簡單.直接根據(jù)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由EF∥BD得到.如果這樣講,是可以給學生展示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運用.但本次的教學我并沒有直接這樣做,而是和學生進行了幾個問答交流:
問:證明線面平行,我們有什么依據(jù)?
答: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問:這個定理的內(nèi)容是什么,幾個條件?
答:三個,線在面內(nèi)、線在面外、線線平行.
線在面內(nèi)、線在面外由圖形可以看出,線線平行怎么證.
問:證明線線平行的方法有哪些?
答:中位線定理、相似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線面平行的性質(zhì)定理還沒講).
問:這里要用哪種方法?
答:中位線定理.
經(jīng)過這幾個問題的提問:學生不僅會證明這條證明題,也對以往的知識有了一個復習,更訓練了他們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加強了他們立體幾何證明方法—從結(jié)論出發(fā)找條件的鞏固.最后再幫助學生詳細的寫一下證明的過程(第一次用這條定理).實踐發(fā)現(xiàn),這個方法比以往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強調(diào)證明過程,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的學習態(tài)度
數(shù)學是一門十分嚴格的科學,“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錯了一個符號,少了一個條件,就會前功盡棄.這就需要在平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而決不能粗枝大葉,馬馬虎虎.立體幾何的作業(yè)最明顯:通過課上的分析訓練,學生掌握了證明的思路,知道了證明方向,而忘記了定理里的那些線面條件.還以上面的例題為例:
學生知道:要找線面平行就是要找線線平行,而線線平行是通過中位線定理得到的.所以很多學生寫證明過程的時候,就不再寫線在面外和線在面內(nèi)的條件了.事實上,我們證明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應該有三個條件同時滿足才可以.以前對于作業(yè)中類似的錯誤訂正都采取的班級集體訂正,訂正完了還是一樣,下次能真正注意到的人少之又少.而這次學習,我采用了一名名學生單獨訂正,對他們的錯誤情況盡可能的舉反例,以此來告訴他們錯誤的原因,以便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當然也有學生覺得無所謂,總覺得自己的是對的,我便一次次地和他單獨訂正,一次次的分析不嚴密的地方.時間長了,他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了.雖然這樣做花了很多的時間,但也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這些是我在立體幾何教學中做的一些改進,整體來說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還是有不足的地方,將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