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嫻
食物除了具有美味和營養(yǎng)價值以外,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人們還發(fā)現(xiàn)它有一定的食療價值。例如淋了雨,著了涼,喝碗姜湯能驅(qū)寒防感冒;咳嗽咯痰,燉個鹽橙吃能止咳;夏天酷暑難當(dāng),煲碗荷葉冬瓜湯能消暑;等等。所以很多時候人們都習(xí)慣詢問:“得了什么病吃什么好?”
隨著現(xiàn)代科學(xué)技術(shù)的進步,的確發(fā)現(xiàn)很多食物有著自身特別的活性有效成分,這為食物的食療功效提供了科學(xué)的依據(jù),所以也被許多聰明的商家稱為“功能食品”。以下我們大致分幾大類說一說,希望大家不要被這些“功能食品”晃花了眼。
殺菌類
通常,人們稱這一類食物叫“天然抗生素”,意思是吃了它有消炎殺菌的功效。以大蒜為例,南方人喜用蒜蓉?zé)湾伋床耍狈饺讼矚g生吃配面條,西方人喜歡蒜汁配面包或蒜蓉烤肉,不僅香氣四溢,據(jù)說還有抑制或殺滅細菌、真菌、病毒的功效。
大蒜發(fā)揮這種功效,是因為新鮮大蒜里含有蒜氨酸和蒜酶,當(dāng)我們碾碎大蒜以后,這兩種物質(zhì)相遇,催化裂解而產(chǎn)生大蒜辣素。大蒜辣素是一種不穩(wěn)定的物質(zhì),會分解成許多含硫的有機化合物,這些物質(zhì)都有不同程度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其中最為人熟悉的就是大蒜素了。所以想要發(fā)揮大蒜這種“天然抗生素”的作用,最好還是把新鮮大蒜碾碎,放置10~15分鐘讓這一連串反應(yīng)進行,以便產(chǎn)生更多有效成分。
這樣乍一看好像確實有理有據(jù),但是仔細一想,如果我們感染流感病毒發(fā)燒流鼻涕,如果我們感染大腸桿菌拉肚子,如果我們感染結(jié)核桿菌咳嗽,這個時候我們應(yīng)該吃多少大蒜才能有效?這是一個情景假設(shè)的問題,實際上不會有人去做這種臨床觀察。因為這里還有一個劑量與效應(yīng)的關(guān)系,很有可能吃到你吐,也沒有表現(xiàn)出有什么療效。臨床上有許多大蒜制劑被用作防腐和抗菌藥,例如大蒜素注射液用于治療肺炎、腦膜炎、婦科炎癥等。但這是合成出來的,如果單純靠新鮮大蒜提取,那不知要用多少大蒜才能達到這種療效。
降脂降糖降壓類
這一類食物在實驗當(dāng)中確實是有一定作用。例如絞股蘭,它含有三萜皂苷、甾醇類及黃酮類,能影響脂質(zhì)代謝。有報道稱,經(jīng)常飲用絞股蘭泡的茶,有降低血清中總膽固醇,改善肝功能和消除脂肪肝,降血脂,抑制肥胖的作用;再如苦瓜,它含有苦瓜多糖,有報道稱,從苦瓜中提取苦瓜多糖給糖尿病小鼠灌胃,可使小鼠血糖保持較低水平;再如芹菜,它含有芹菜素和毛地黃黃酮等黃酮類物質(zhì),能有效降血壓、降血脂。
我們給病人宣教的時候經(jīng)常會碰到這種情況,我們介紹糖尿病患者應(yīng)該多吃一些蔬菜,能飽肚子,熱量低,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控制血糖,綠葉菜還含有豐富的鉀、鎂、鈣,能控制血壓。然后有些患者會問:“那哪一種蔬菜最好呢?”其實沒有哪一種蔬菜最好,每一種蔬菜都有自己的特點,品種豐富多樣就好,瓜類、茄類、根莖類、葉菜類都是可以的,只是一些淀粉含量偏高的蔬菜,我們需要把它們當(dāng)成主食的一部分,例如南瓜、土豆。因為綠葉菜營養(yǎng)價值稍突出,推薦一日的蔬菜里至少有一份是綠葉菜。
但是這種作用也是有限的。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在吃這些所謂降脂、降糖、降壓食物的時候,恣意享受多鹽、多糖、多油的飲食,并且不去運動,該吃藥的也不吃藥,那么血脂、血糖、血壓能控制好嗎?
抗癌類
得了癌癥確實讓人著急,于是聽說“吃什么好”,就馬上弄什么過來吃,不管是食材多難找的,味道多難吃的,都可以接受。但是,其實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jù)證明吃了什么食物能治愈癌癥或延長生存時間的。況且,癌癥患者因為疾病本身和藥物使用的原因,常常有味覺上的改變,例如淡淡的苦味對于某些癌癥患者來說可能就非常苦。所以食物本身的味道非常重要,一定要搭配合理并且使味道符合個人口味為主。因為癌癥患者能量消耗非常大,而胃口通常不是很好,所以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比吃什么抗癌更重要。
有的人覺得,營養(yǎng)更豐富的話,癌細胞會不會長得更快。現(xiàn)代醫(yī)學(xué)對于癌細胞代謝的研究能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癌細胞的代謝和正常細胞是不一樣的,癌細胞主要利用葡萄糖提供能量,飲食中糖越多,餐后血糖越高,癌細胞就越喜歡。平常我們烹調(diào)的時候喜歡糖和鹽一起放,因為味道比較融合;在外面的包子店買的包子通常都是加了糖的,特別是現(xiàn)在很火的烘焙店,西式點心沒有糖是難以成事的;就連我們平常吃的精白米面,也是升高血糖的一大能手。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動手弄點粗糧,例如番薯飯、燕麥飯、雜豆粥等,都非常合適,細糧和粗糧控制在大約2:1的比例,這樣不會太難吃,也可以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記住,減少糖和精白米面的攝入就是在“餓著”癌細胞。
其實一些普通蔬菜也是抗癌能手,例如蘆筍、西蘭花、各種綠葉菜等等。這些都是新鮮容易找到的廉價食物,千萬不要忽視了。
最重要的不是“吃什么好”
確實,食物含有的某些活性成分,使它具有一定的食療功效,可以用于日常保健或者使食物多樣化。但千萬別因為這樣就只吃某幾種食物,又或者有病不去醫(yī)治而光吃這些食物,寄希望于單純的食療。對于日常保健來說,并不是“吃什么食物好”,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食物多樣化。因為不同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并不一樣,搭配著吃能有協(xié)同的功效,這就是1+1>2的原理。合理搭配、品種豐富才能收到更好的保健效果,具體可參考“中國居民膳食寶塔”的品種與份量。如果生病了,最靠譜的還是先去醫(yī)院檢查出病因,該吃藥還是得吃藥,在吃藥的同時輔以一些食療還是可以的。但是要記住,食物里的有效成分要達到治療的效果,用量往往是驚人的,不可能單靠吃天然食物治療疾病。即使有效,也應(yīng)該是其提取物、濃縮制劑才可能有效。
無論處于健康狀態(tài)還是疾病狀態(tài),最重要的不是“吃什么好”,而是生活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例如高血壓患者,不是講究一天要吃多少芹菜控制血壓,而是注意定期復(fù)診、按時吃藥,飲食上注意葷素搭配、清淡少油、增加粗糧、戒煙限酒,心態(tài)上減壓放松。這些措施綜合起來才能讓血壓平穩(wěn),讓血管健康。所以,與其過于講究吃什么,不如讓整體的生活方式健康起來,讓生活態(tài)度樂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