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亮
【摘要】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對人的思想、情感與精神生活等等諸多方面進行關注與引導的過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概述了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內涵及其重要意義,然后重點闡述了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對策與建議,以期能夠進一步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關鍵詞】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關懷 心理疏導 對策思考
0 引言
當今時代,社會經濟物欲橫流、拜金主義盛行,深深影響著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因此,注重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指導意義。
1.概述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內涵及其重要意義
從思想政治教育層面上來講,人文關懷主要是指對大學生的生存狀況及其生命意義的尊重與關心,強調的是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體差異,關心大學生的多樣化個性需求,激發(fā)大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進一步促進大學生的健康、自由和全面發(fā)展。心理疏導最初是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內涵變得較為廣泛,指的是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方式,對大學生的病態(tài)心理進行一定的心理調適和疏通引導,幫助他們宣泄不良情緒、緩解心理壓力,積極引導大學生培養(yǎng)自身樂觀、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
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對于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有著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實現(xiàn)對大學生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關心,滿足他們的情感和發(fā)展需求,能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推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另外,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宣泄他們的不良情緒,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同時,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和責任觀念,也是構建和諧校園、保持校園安全穩(wěn)定的現(xiàn)實需要。
2.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對策探討
2.1堅持以人為本,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學生生活中去,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心理訴求,尊重學生的不同成長需要,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學生個體的特殊性與差異性,因材施教、分層次管理,給每一個學生以施展才華的機會和舞臺;另外,還要加強與學生之間進行平等、民主的交流與溝通,正面、直接地將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2.2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加強人文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這就要求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加強大學生的人文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進一步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除了積極開設《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就業(yè)指導》等等第一課堂的課程之外,還要充分發(fā)揮第二課堂的重要作用,邀請知名學者、專家進行心理健康輔導講座、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主題講座、大學生婚戀觀專題講座等等,不斷培養(yǎng)和塑造大學生的良好心理品格和健康心態(tài),有效提升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2.3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打造互動平臺
當今社會,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不可避免地給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與生活方式帶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因此,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必須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發(fā)揮網絡技術的便捷性、即時性與廣泛性的特點,為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打造互動平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網絡技術及時了解到大學生的心理訴求和思想動態(tài),以便于更好地進行有針對性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同時還可以借助于網絡平臺,比如:QQ群、微信、微博、BBS論壇等等,開展網上心理咨詢與疏導,及時排解大學生的心理困惑,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大大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2.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
當前,大學生容易受到社會不良文化觀念的影響,產生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等錯誤思想,形成扭曲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因此,各大高校必須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深受人文關懷的校園環(huán)境熏陶,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例如,各高校舉辦一些校史展、校慶日、校園職業(yè)文化長廊以及名人偉人事跡展等等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大學生提前接受人文科學和職業(yè)精神的陶冶,自覺調整自己的價值觀念和人生態(tài)度,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2.5強化服務意識,健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工作機制
為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必須強化服務意識,健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工作機制,有效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創(chuàng)新。一方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大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一位學生真正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來,積極引導大學生實現(xiàn)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與自我服務,促使大學生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另一方面,注重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構建相應的人文關懷、校園輿情匯集與反饋機制,加強師生之間的平等、和諧交流與互動,同時還要完善心理咨詢服務體系和心理危機預警、宣泄緩釋機制,針對大學生中存在的人際交往障礙、學習障礙、就業(yè)難題等進行相應的調解,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并健康成長,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今社會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須注重引入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努力營造出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與氛圍,進一步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李鳳江.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統(tǒng)計與管理,2013,(06).
[2]王朝暉.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對策思考[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07).
[3]許崢嶸; 鄭文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探索[J].校園心理,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