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家強
【摘要】現(xiàn)代“情緒智力論”認為:以動機、情趣、習慣、意志、氣質(zhì)和性格等為表現(xiàn)要素的情感性力量,雖然不直接進入人的活動過程,卻往往發(fā)揮著不容忽視的正能量作用。人的情感主要有積極性和消極性之分,前者對于行為實踐發(fā)揮積極性推動功能,后者則起著消極性阻礙效果。這與古羅馬文藝理論家賀拉斯在《詩藝》中提出的“寓教于樂”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作為備受重視和關注的愉悅教學法,是一項與時俱進和教學相長的實踐性課題。對于它的充分把握和有效運用,能夠為各類課程實踐活動源源不斷地提供活力元素。本文結(jié)合初中美術課程的教學實踐與思考,試對此作出一些拋磚引玉之論。
【關鍵詞】初中美術 愉悅法運用 情感教育教學 實踐與思考
什么是“愉悅教學法”呢?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學校教育中,教師通過各類途徑和方法,認真挖掘教材文本和課程實踐中的積極性因素,努力創(chuàng)設寓教于樂環(huán)境,幫助學生在快樂學習中有效地增強情感態(tài)度體驗,從而攫取事半功倍教學質(zhì)效的一種課程活動形式??鬃釉凇墩撜Z》中強調(diào)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及愛因斯坦所提倡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等,非常深刻地揭示了“好與學”“樂與效”之間的辯證關系,為學校教育情感實踐活動提供了良好有益的啟示。如何以愉悅法更加凸顯初中美術課程的“魅力之美”呢?本文從課程特點、運用必要性和如何實踐等方面試簡要闡述之。
一、簡析初中美術課程特點和愉悅教學的必要性
初中美術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藝術類課程,是對學生開展美育、智育和德育活動的重要途徑。其主要任務在于,一方面?zhèn)魇诿佬g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一方面對學生進行審美培育、情操陶冶和健康精神發(fā)展,從而不斷提升他們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實踐創(chuàng)造能力。美術活動集中地體現(xiàn)在對物象的形狀區(qū)別、明暗判斷、空間體會和色彩分辨等諸多方面,非常有利于加強人的右半腦鍛煉,這對于促進人的智力發(fā)展既意義重大又作用明顯。然而,由于傳統(tǒng)意識和應試教學及其慣性因素的影響,無論學校和教師還是社會家庭和學生,初中美術及其課程教學活動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和關注:思想認識不高,投入精力不足,缺乏一種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實踐創(chuàng)新精神,教學方法陳舊落后,嚴重缺乏教學活力,學生學習情趣僅僅停留在思想精神的淺表層,直接導致了課程活動長期處于低層次化發(fā)展的低迷之勢。現(xiàn)實呼喚原始活力,愉悅法對于改變初中美術現(xiàn)狀、提振教學精神和促進學生發(fā)展,既具現(xiàn)實意義又有深遠影響。
二、愉悅法在初中美術課程活動中的簡要性實踐
開展初中美術愉悅教學活動,就是從學科特點出發(fā),在認真挖掘、有效把握和充分利用基礎上,采取喜聞樂見、快樂體驗的形式與方法,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情趣,從中贏得寓教于樂、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1、以開放性教學為載體,不斷增強課程學習的情感體驗?!斑^去教科書是課程學習的全部生活,如今社會生活是課程學習的教科書?!边@是新課程理念和素質(zhì)教育對我們發(fā)出的強烈召喚。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立足于課程任務和目標要求,在基本完成教學內(nèi)容的前提下,努力開展開放性教學活動,既激發(fā)學生情趣,又豐富課程內(nèi)容,拓展教學視野。比如,在素描技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要求學生按照教學指定的內(nèi)容學習和模仿,也可待時機成熟之后,讓學生自選內(nèi)容開展練習鞏固。再如,在美術作品鑒賞活動中,可選擇一些古典的、經(jīng)典的名家作品,也可根據(jù)學生意愿選用一些現(xiàn)代的、民間的普通作品。就是說,凡是有益于促進美術學習的內(nèi)容,均可“拿來所用”。
2、以多元化教學為平臺,不斷增強課程學習的情感體驗。在新課程課程活動中,隨著教育途徑的多元化、學生個性的多樣化和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化,多元化教學模式已逐步成為不可逆轉(zhuǎn)的發(fā)展趨勢。比如在教學時,既可采取“同步演示教學法”——老師邊講解邊輔導,直觀性強;也可出于學習能力的差異性,把整體作畫過程拍錄下來,并配上相應的音樂和解說,讓學生邊欣賞、邊觀察、邊學習;有條件的還可采取“微課教學法”:首先在投影上演示,在動態(tài)演示中不斷刺激學生的情感;再讓學生進行自主訓練和規(guī)范。這種多元化教學活動,可有效迎合學生“求新、求異、求趣”的學習心態(tài)。
3、以自主化教學為抓手,不斷增強課程學習的情感體驗。當今世界教育領域流行著如下說法:“你聽了也就會忘了,你看了也就知道了,你做了也就懂了?!迸囵B(yǎng)學生能力是新課程理念和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雙重“核心”因素。實踐表明,積極開展自主化教學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體驗,而且能夠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比如,在教學水彩畫基本技法結(jié)束之后,教師組織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元,隨堂開展合作探究形式的自主學習活動——選擇模仿或想象作業(yè);也可讓學生以“我眼中的家鄉(xiāng)美”為畫作主題,在課后利用假日期間背上畫夾去寫生,用心描繪大自然風景中的山水之美。自主化形式既可運用于課堂教學,也可運用于課外實踐活動。
4、以激勵性評價為動力,不斷增強課程學習的情感體驗。在學校教育中,對學生和學習進行評價活動既是課程活動體系的有機組成,又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動環(huán)節(jié)?!叭狈φn程活動的反思和評價,至少是一種并不完美的教學行為?!睂W校教育是一項充滿情感性的藝術實踐工程。對此,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jīng)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zhì),不在寓知識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激勵性教學評價的體現(xiàn)方式豐富多元,有執(zhí)教者的正面語言鼓勵,如“你對作品的鑒賞很有見地”“他的素描基本功很扎實”;有執(zhí)教者的肢體語言,如一個表達欣賞的眼神,一次傳遞暗示的微笑,一種充滿愛意的輕撫……都能為學生源源不斷地注入活力。
總之,“良好情感+藝術方法=正能量。”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中,若長期開展愉悅課程實踐活動,定能從中贏得教學相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