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華平
【摘 ? ?要】初中學生相比于小學生已經有了更為強烈的學習意識,但他們的學習還并沒有像高中學生那樣緊張。所以,初中英語的教學很重要的一個要點就是要切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特性,既要做到給學生留出放松的時間,又要進一步鞏固學生對于英語方面的學習意識。我個人認為,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充分樹立起初中英語課堂高效性的意識。
【關鍵詞】初中英語 ?高效課堂 ?學習意識 ?輕松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030
如今的時代潮流之下,英語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在這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世界成為了一個“地球村”,而英語在人們的生活中也已經成為了一門真正的全球化語言。而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好英語更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學英語需要基礎牢固,而學生在小學時期學到的英語都是最為簡單的皮毛,高中時期的英語教學將會是真正具有一定難度的時期,學生真正開始接觸英語語法等基礎內容都是在初中階段,只有學生在初中時期為英語學習打好一定的基礎,才能適應高中英語學習的高難度,由此看來,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建立更是教師所要實現(xiàn)的重要內容。下面,我就如何建立起初中英語高效化課堂做出如下幾點討論: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注重因材施教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和諧課堂的紐帶,學生對一個教師有好感,會樂于去聽這個教師的授課;如果學生對這個教師產生了厭煩心理,那么在課堂上聽課的效率會大大降低。而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情緒波動往往較大,一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厭倦心理,將是一件很難補救的事情。所以,建立起友好的師生關系是英語課堂高效的基礎。因此教師可以在課下跟學生進行交流,時刻關注學生心理方面的變化,隨時讓學生對授課方面提出建議和要求,并根據學生提出的建議和要求適當作出課堂上的改進,使得英語課堂更加貼近學生心理,同時真正與學生做到交心,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這對建立高效課堂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性來進行教育,每個學生狀況不同,適用于他們的教學方法也相對不同,這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也同樣適用于現(xiàn)在的教育。由于每個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并不相同,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發(fā)展程度的不同來適當緊抓一些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英語課堂上對他們的狀況要多加關注,發(fā)現(xiàn)有走神情況時及時對他們進行提醒,盡量多提問這部分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與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不因成績較差而喪失應有的信心,并且盡量保證他們對課程的掌握程度,避免他們被教學進度所落下;而對于那些成績相對優(yōu)異的學生,則可以適當采取自由教學的模式,這些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會發(fā)現(xiàn)自身學習中還存在的欠缺之處,他們對自身的學習狀況往往更為了解,并且自制力也相對較強,可以讓他們根據自身的情況,較為自由的進行學習。
二、開設情景教學,建立多種教學方法并存的課堂
高效課堂的另一個重要方法就是開展情景教學,英語的實用性較強,更易于教師將其設立于情景之中開展教學。但現(xiàn)在很多教師只專注于教會學生去做題,而忽略了將英語運用實踐于情景之中的重要性,這是教學中一個很大的誤區(qū)。教師可以常在課堂上運用即興對話的方式開展情景教學,即根據所講內容,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的運用所學句式創(chuàng)造英語對話,在對話的訓練中發(fā)現(xiàn)學生語法中的不足之處和漏洞,從而對學生進行當堂糾正,這樣更益于學生對所遺漏的知識點進行更深刻的記憶。本人認為要開創(chuàng)情景教學,相對較好的輔助方法就是在課堂上開創(chuàng)多種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初中學生在學習方面仍然不夠成熟,需要教師巧妙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來引導他們進行英語學習。常用的教學方式如:課堂評比、分組討論、朗誦比賽等等,這些方法都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開創(chuàng)一個多種教學模式并存的課堂,讓英語課堂充滿多樣性與趣味性,真正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做到對英語的高效學習。
三、把握好課堂節(jié)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節(jié)好的英語課,就要保證其具有適當的課堂節(jié)奏。學生能否跟隨好課堂進度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來說至關重要,如果學生在課堂上遺漏了一點內容,那么課后就要花成倍的時間和精力去彌補所遺漏的知識點。但是目前大部分初中學生的自制力仍然較差,往往不能保證自身的課堂效率,這就需要教師方面進行監(jiān)督,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不讓任何一個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所遺漏。而保證學生注意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覺的融入到課堂中來,與課堂氛圍成為一個整體,保證學生具有較高的學習效率。做到這一點這不僅需要教師本身的人格魅力與幽默感,也需要教師發(fā)揮適當的教學技巧,去創(chuàng)造出一個整體的活躍氛圍。如:在課堂中給學生穿插講述一些英語方面的小笑話、小故事,學生對這些方面的興趣是較為濃厚的。運用這些方法,可以使學生的精神處于積極、興奮的狀態(tài),從而緊跟教師的課堂進度;還可以在課堂中穿插一些與教學相關的小游戲,如:分角色朗誦表演英語課文,通過學生自身對文章的表達,使得學生更快、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更加深層次地掌握課文主旨。同時,通過表演的形式,學生會對課文的內容的某些詞句具有更深的印象。無論是觀看的同學還是表演的同學,都會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這大大提高了英語課的趣味性和多樣性,促使學生更大限度的發(fā)揮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英語課堂中來。
四、在課堂上保證學練結合,讓學生學會將理論知識運用于題目之中
有些教師在課堂上只講述英語的理論部分,不結合實際例子加以應用,這種教學方法是萬萬不可的,因為如果一味講述理論部分,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眼高手低的情況,在實際考試中看到題目往往覺得難以下手,學會的理論知識也不知道如何應用。英語雖不像數學那樣應用方法較多,但也是一門方法與記憶相結合的學科。在實際考試中,英語的考點眾多,試題的變化也是多種多樣的,一個知識點的考察也能衍生出多種不同的題型,甚至可以一個小題同時考察多個知識點,要想在這種試題潮流中取勝,學生必須能夠做到真正扎實的掌握好每一個知識點,并且具有一定的靈活應變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做到將理論知識與例題講解相結合,讓學生在做題過程中不斷歷練,掌握住相應的解題技巧,真正理解每一個知識點的應用方法,做到能夠在做題的時候得心應手的找到突破口,從而攻破每一個題型,實現(xiàn)英語能力的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