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仕等
摘要:目的:分析與探討冠心病并高膽固醇血癥應用汀類藥物后患者血脂水平變化及意義。方法:選取100例2013年12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以隨機方式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即:觀察組與對照組,對觀察組患者實施瑞舒伐他汀治療,對對照組患者實施辛伐他汀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相關指標。結果:觀察組患者TC、LDL-C水平明顯比對照組患者低,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TG、HDL-C水平?jīng)]有發(fā)生明顯變化,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0%)顯著低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4.0%),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瑞舒伐他汀能夠有效降低人體LDL-C、TC水平,具有較為明顯治療效果,且安全性比較高,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冠心??;高膽固醇血癥;他汀類藥物;血脂水平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6-0206-01
他汀類藥物作為臨床有效、經(jīng)典降脂藥物,在治療高血脂病癥中被廣泛應用。而作為比較常見的一種臨床多發(fā)病癥,冠心病老年患者主要受其體機功能退化所導致,而患者高血脂、高膽固醇情況同樣是治療冠心病的關鍵影響因素。所以,相對冠心病并高膽固醇血癥老年患者而言,提升治療有效性及安全性、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可以說是疾病治療的重點。本研究為分析與探討冠心病并高膽固醇血癥應用他汀類藥物后患者血脂水平變化及意義,選取100例在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冠心病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以隨機方式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即: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對照組患者中,25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為71~85歲,中位年齡為(76.0±5.5)歲,病程為4~18個月,中位病程為(8.5±3.0)個月;觀察組患者中,27例男性,23例女性,年齡為73~87歲,中位年齡為(77.0±5.2)歲,病程為5~16個月,中位病程為(8.8±2.5)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性不明顯,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對觀察組患者實施瑞舒伐他汀治療,1次/d,10mg/次。對對照組患者實施辛伐他汀治療,1次/d,10mg/次。兩組患者均以28d為一個療程。
1.3患者療效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脂變化進行觀察與記錄,觀察指標主要包括:LDL-C、HDL-C、TC、TG,并對兩組患者并發(fā)癥與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記錄。采用化學抽提法測定患者血清TC,采用二氯化鉀變色酸-硅酸法測定TG,采用ALBK聯(lián)合超速離心法測定患者HDL-C、HDL-C。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軟件SPSS16.0實施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 )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具有顯著差異性,具有統(tǒng)計學價值。
2結果
2.1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脂水平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血脂水平?jīng)]有明顯差異性,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C、LDL-C水平明顯比對照組患者低,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TG、HDL-C水平?jīng)]有發(fā)生明顯變化,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0%,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顯著比對照組患者低,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研究發(fā)現(xiàn),冠心病具有較高發(fā)病率和患者TC水平居高不下具有直接相關性,所以,臨床治療老年冠心病時,一定要加強預防與治療高膽固醇血癥。通常臨床會采用他汀類藥物對高膽固醇血癥患者血脂進行控制,是廣泛應用與臨床的一種降脂藥物,高膽固醇血癥是他汀類藥物的關鍵適應癥。該藥物為HMG-CoA(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對人體細胞羥甲戊酸代謝具有阻斷作用,減少細胞膽固醇合成,以此增加LDL受體活性及數(shù)量,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水平,以此降低人體血脂水平。瑞舒伐他汀屬于選擇性還原酶抑制劑的一種,與辛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能夠有效降低病人LDL-C與TC水平,在應用他汀類藥物時,必須控制在10mg左右,目前臨床對增加藥量后的療效還不明確,然而,就等量辛伐他汀而言,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血脂,而且具有較高安全性。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血脂水平?jīng)]有明顯差異性,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C、LDL-C水平明顯比對照組患者低,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TG、HDL-C水平?jīng)]有發(fā)生明顯變化,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0%)顯著低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4.0%),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由此可見,瑞舒伐他汀能夠有效降低人體LDL-C、TC水平,具有較為明顯治療效果,且安全性比較高,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利龍昌. 不同他汀類藥物對冠心病介入術后6個月血脂水平及cIMT變化分析[D]. 廣西醫(yī)科大學, 2012.
[2] 紀孝聯(lián). 不同他汀類藥物對冠心病患者血糖影響的臨床觀察[J]. 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 2013, 25(3):275-277.
[3] 紀孝聯(lián). 不同他汀類藥物對冠心病患者血糖影響的臨床觀察[J]. 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 2013, 25(3):275-277.
[4] 李文霞. 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伴高脂血癥患者血脂的影響[J]. 河北醫(yī)藥, 2011, 33(12):1825-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