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峰
【摘要】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是當前中學應該采取的教學模式。尤其是口語的互動教學,這樣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體會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關鍵詞】口語 互動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182-01
一、互動式教學
“互動式”教學,是指把教育活動看作是師生進行一種生命與生命的交往、溝通,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著的教與學統(tǒng)一的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過程,即通過調節(jié)師生關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強化人與環(huán)境的交互影響,以產生教學共振,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結構模式。
作為一種特殊的人際交流方式,口語互動式教學已經(jīng)漸漸被老師采取。之于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不同,互動式教學模式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提高了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之于放羊式的教學模式不同,互動式的教學不僅有老師的引導,而且是在其帶領下自主學習,同時它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模式。因此口語教學對于目前很多中學來說,最重要的是老師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要充分了解,再進行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并不是一味的采取滿堂灌的模式。
二、互動式教學方式
1.思想的互動
濃厚的課堂氛圍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而調動學習氣氛并非老師“一人之責”,師生的互動更應該強調思想和思維之間的互動,雙向溝通是推動互動教學模式的主要途徑?;邮浇虒W其關鍵便是思想的互動。而對于思想互動的形成,傳統(tǒng)的提問方式是所有課堂上的慣用形式。因此,若要調動課堂的氣氛,僅僅提問方式或過于單調,增設互動教學方式極為重要。如增加音樂,圖像和小組討論等方式,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增添不少樂趣。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更好的鍛煉其動手動口動腦能力,更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增加了師生之間的情誼。
2.“人物角色”的互動
傳統(tǒng)的中學課堂是采取教師講授和學生聽課的模式。這種模式局限了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更多的是被動的汲取老師所傳授的知識。而互動教學則一改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它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體,在這里面,教師不僅在向學生傳授知識,同時也在跟學生互動的過程中互相學習。這種互動式的教學一般會在課堂開始之前,學生是主講。這樣便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能讓他們體驗到教師的角色。只有這樣,在課堂上,才能夠實現(xiàn)互動教學模式中的角色互動。
3.整體的互動
汲取教師傳授的知識是學生的“職責所在”,但是團結合作能力是互動教學模式的一大益處,它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如何去進行整體的互動?在教學過程中,如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英語口語小游戲,英語知識競賽,英語辯論賽等活動。在這些學習互動中,通過設置一些只有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務,然后以小組的形式,再從小組中派一個代表對該任務進行發(fā)言和闡述。這樣,在減少上課時間的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某種程度來說,可以很快地解決學生對于一個問題的困惑,從而有他們自己的意見。
三、課堂的口語互動教學
互動式的教學模式更好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學生體會到了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在某種角度上來說,也增加了師生之間的情誼。
1.營造濃厚和諧的課堂氛圍
在往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兩個層面。學生在被動的汲取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提問方式是解答學生心中對于問題困惑的唯一途徑。平等的環(huán)境應該是一個正常的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學生和老師之間要平等,這樣不僅能夠更好的實現(xiàn)理性的溝通,更能夠拉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我們都知道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教師有必要充分的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接著采用相對民主的方式進行日常的教學。在課堂上,必須將學生的個性作為重點,調動學生的思維,打造一個“互動“的平臺。教師的積極高漲的情緒,飽滿的熱情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的唯一途徑和方法。從而使得學生們在一個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所在。
2.分組互動發(fā)散思維
在課堂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慢慢地拋開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要重視和采取口語互動教學模式。而口語課堂的互動教學無外乎是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因此,課堂常見的方式就包括了小組交流和討論。正是有小組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才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每個人都真正的參與到其中。良好的交流和有效的互動能夠使得學生們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也能使每個學生都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從而其中感受每個學生的個性。之前提到老師應該充分的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這對于分組來說是極其有必要的。因此,合理的分組能夠有效的互動,從而達到互動教學的目的。
四、結語
在中學口語課堂的教學中,學生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和主體,而教師只是起著引導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在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下,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相關的口語互動教學,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來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孫澤文.2008.課堂互動教學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
[2]孫澤文.2008.互動教學模式的特點、類型與實施環(huán)節(jié)的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4)
[3]王鐘聲.2008.如何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J].湖南中學物理 教育前沿(7)
[4]徐飛.2005.國內外課堂互動研究狀況述評[J].國外外語教學(2)
[5]佐斌.2002.師生互動論——課堂師生互動的心理學研究. [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