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要:目的:探討鎖定鋼板和傳統(tǒng)鋼板治療股骨骨折內固定斷裂率的差異,為股骨骨折的臨床治療提供理論依據(jù)。方法:本研究選取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7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鋼板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鎖定鋼板治療,對比兩組股骨骨折內固定斷裂率的差異。結果:對照組患者的內固定斷裂率為25.7%,觀察組患者的內固定斷裂率為11.4%,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內固定斷裂率明顯降低(p<0.05)。結論:鎖定鋼板固定術治療股骨骨折的內固定斷裂率低,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鎖定鋼板;傳統(tǒng)鋼板;股骨骨折;內固定斷裂率;比較分析
【中圖分類號】R2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6-0142-02
股骨是人類全身最長最粗的管狀骨,在臨床上,股骨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股骨骨折率約占成人全身骨折的11.88%。近年來,股骨骨折患者的人數(shù)不斷增加,且發(fā)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股骨骨折的危害性極大,不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而且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由此可見,對股骨骨折治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1-2]。本研究選取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7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鋼板內固定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對比兩組股骨骨折內固定斷裂率的差異?,F(xiàn)將具體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4例,女性26例,患者年齡范圍20-76歲,平均年齡為46.6±3.5歲。將7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颊叩娜脒x標準為:患者均為股骨骨折患者;患者無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患者無其他嚴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肝腎功能正常;患者無意識障礙;患者無精神疾??;患者對本次研究之情且自愿參加。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鋼板內固定治療,主要通過螺釘和骨骼之間的摩擦力來穩(wěn)定股骨骨折。觀察組采用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該方法不依靠鋼板與骨面的摩擦力固定骨折的骨面,其釘板之間主要通過螺紋固定,釘板之間的成角穩(wěn)定性形成“內固定架”,使鋼板與骨面形成一個整體,這樣能達到內固定的穩(wěn)定性。收術完畢后,定期對兩組患者進行X 線檢查,觀察兩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況及內固定斷裂率情況,并分裂內固定斷裂原因。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股骨骨折內固定斷裂率的差異,內固定斷裂方式包括鋼板斷裂及螺釘斷裂。
1.4 評價標準
將股骨骨折內固定斷裂的原因分為醫(yī)源性因素及康復鍛煉錯誤,醫(yī)源性因素包括:螺釘鋼板的選擇錯誤及放置錯誤、操作錯誤、鋼板使用錯誤、骨缺損但未植骨等??祻湾憻掑e誤包括:在術后8周內進行負重鍛煉;負重鍛煉急功近利,為循序漸進。內固定斷裂率=(醫(yī)源性因素例數(shù)+康復鍛煉錯誤例數(shù))/總例數(shù)。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我們采用SPSS15.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并作t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股骨骨折內固定斷裂率比較
由表1可見,對照組患者的情況為:醫(yī)源性因素1例,為鋼板斷裂;康復鍛煉錯誤5例,2例為鋼板斷裂,3例為螺釘斷裂;兩種因素斷裂3例,2例為鋼板斷裂,1例為螺釘斷裂,患者術后的內固定斷裂率為25.7%。 觀察組患者的情況為:醫(yī)源性因素1例,為螺釘斷裂;康復鍛煉錯誤1例,為鋼板斷裂;兩種因素斷裂2例,1例為鋼板斷裂,1例為螺釘斷裂,患者術后的內固定斷裂率為11.4%。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患者術后的內固定斷裂率明顯降低,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股骨骨折在臨床中屬于常見骨折,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不斷趨近,交通運輸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股骨骨折患者的人數(shù)不斷增加,且發(fā)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股骨骨折具有嚴重的危害性,股骨骨折會引起患側肢體活動障礙、肢體劇痛、患側縮短等癥狀,這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若未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則容易使患者留下后遺癥[3-4],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影響,此外,長期的治療還加重了患者的家庭經(jīng)濟負擔。
目前,臨床上對于股骨骨折在患者常采用骨折內固定術治療,骨折內固定術能減少術后畸形率、減輕患者的疼痛、能有效的促使解剖復位。臨床上常用的骨折內固定術有傳統(tǒng)鋼板內固定術及鎖定鋼板內固定術。傳統(tǒng)鋼板內固定術主要通過螺釘和骨骼之間的摩擦力來穩(wěn)定股骨骨折。鎖定鋼板內固定術通過動力加壓孔行骨折端與骨折塊的加壓,實現(xiàn)骨折部位的解剖復位,進而產(chǎn)生強大的內固定作用,對骨膜和骨的血液循環(huán)具有保護作用,骨折的康復率較高。
為探討鎖定鋼板和傳統(tǒng)鋼板治療股骨骨折內固定斷裂率的差異,本研究選取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對其進行傳統(tǒng)鋼板內固定及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結果發(fā)現(xiàn):采用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組患者的內固定斷裂率為11.4%,較傳統(tǒng)鋼板內固定治療組患者的25.7%明顯降低,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鎖定鋼板固定術治療股骨骨折的內固定斷裂率低,畸形率低,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吳大鵬,李小偉,路坦.等.鎖定鋼板和解剖型鋼板治療股骨遠端骨折的療效比較[J].重慶醫(yī)學,2011,40(31):3189-3191.
[2] 趙烽,熊鷹,張仲子.等.橋接組合式內固定治療股骨骨折的效果及生物力學特征[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8(13):2127-2132.
[3] 李鵬.順行絞鎖髓內針與鋼板內固定治療股骨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實用醫(yī)藥2,20115,10(8):63-64.
[4] 李小龍.交鎖髓內釘與鋼板內固定治療脛骨、股骨骨折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1, 18(2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