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學生是國家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的生力軍,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其價值取向呈現(xiàn)多元化的特征,主流是好的,但仍存在不足之處,因此加強對高職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章針對當代高職學生價值觀存在的問題,探討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
一、當代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必要性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長期性戰(zhàn)略任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高職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不僅影響著高職學生自身價值的實現(xiàn),還影響著祖國的前途和命運。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是社會轉型期高職學生思想教育的內在要求
轉型期的高職學生總體上呈現(xiàn)出積極向上的發(fā)展態(tài)勢,但是面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一些矛盾,高職學生也會常常感覺困惑。他們迫切的需要科學的價值觀引導,作為高職院校,最好的方法就是對高職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讓其成為凝聚他們的主要力量。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必要條件
改革開放以來,校園里開始彌漫著重商主義的思潮。教師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課題上,缺少對學生的指導,而學生中也出現(xiàn)了把獲得金錢的多少看作衡量人生價值的尺度,出現(xiàn)了“功利化”的傾向。很多高職學生開始在價值判斷上難以找到準確的落腳點,出現(xiàn)了心理問題。學校必須正視這些校園中的不和諧現(xiàn)象,牢牢抓住“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當代高職學生的思想素質,精神狀態(tài)和意志品格,從而為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提供動力。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是激發(fā)高職學生愛國主義的重要方法
愛國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高職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有利于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社會文化日益多元化,高職學生的價值取向也日趨多元。西方文化思潮開始成為高職學生追逐的對象,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開始備受冷落。致使當代高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開始逐漸喪失。面對這種社會現(xiàn)象,只有加強對高職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才能抵制西方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維護中國文化的安全。
二、當前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現(xiàn)狀
1、高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不透徹,認識趨于表面化,存在認識模糊、膚淺、不系統(tǒng)、不深刻的問題
目前很多高職教育不注重學生實際學到的知識,而只注重學生的分數(shù),高職院校在理論教育上采取了簡單、粗糙的教學方式,本來是感知和認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最終變成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很大一部分同學為了考試而學習。以至于對理論知識理解不透徹,沒有系統(tǒng)化的認識。
2、高職學生存在信仰危機
部分高職學生不相信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和道德意識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在此背景下,一部分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失去信心。
3、高職學生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
目前高職學生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家庭因素,另一方面是學校因素,學校教育模式僵化,限制了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很多老師在傳授知識時,老調重彈,照本宣科,沒有絲毫的創(chuàng)新思維。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揮。
4、高職學生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理論脫離實際
這主要是因為理論認同與現(xiàn)實困惑間的矛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以集體主義為導向的,它的最大特征就是公私兼行。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最大特征就是趨利避害,每個人都變的很實際。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對理想的堅定,需要誠實守信,但在現(xiàn)實中,“現(xiàn)實”的人比抱有理想主義原則的人更容易生活,也活的更為精彩。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成了“本本主義”,脫離了實踐。
三、加強高職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現(xiàn)路徑
首先,從高職學生自身角度來看:首先,加強理論知識學習。一方面,高職學生應該認真上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另一方面,要時刻關注國家時事政治,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參加學校開設的人文講座、學術報告等。其次,高職學生要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高職學生要善于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運用于實踐之中,從而更好的指導實踐。
其次,從教育工作者角度來看:首先,要加強教師的師德建設。高尚的師德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健康和諧的學習成長氛圍,在師德作用下形成的學習方法、人生觀、價值觀和人格都將會影響到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和發(fā)展。其次,要明確德育教學目的。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在進行德育教育時,應考慮將德育教學與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因素相統(tǒng)一起來,在教學過程中重點突出育人的作用。教學不能把學生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獲得作為唯一目的,而應以此為載體,使高職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體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真正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然后運用于實踐。最后,要貼近高職學生的內心和實際。教育工作者要積極有效地對高職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從貼近學生實際,了解學生內心需求著手。要關愛學生、信任學生,要充分尊重高職學生的個性,要尊重大學生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思想認識上的差異性,要充分體現(xiàn)馬克思主義的包容度和影響力,要努力實現(xiàn)高職學生自身發(fā)展的各種需要,進而使高職學生形成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最后,從校園文化建設來看:首先,教師要根據(jù)教育規(guī)律以及高職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對校園文化活動在主題、環(huán)節(jié)等方面進行精心規(guī)劃和設計,尋找到不同文化活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關契合點,并積極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其次,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組成部分,應深入挖掘社團活動中愛國、勵志、奉獻等能進行價值觀教育的因素,從而使社團活動具備思想教育內涵,增強對高職學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最后,高校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包括高校的法律和法規(guī)、管理制度、校規(guī)校紀等,反映著高校的觀念、文化和精神,是高效師生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高校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貫穿到制度文化的建設之中,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執(zhí)行和落實各項制度要求,以此來規(guī)范和引導大學生的行為,促使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踐行。
參考文獻: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讀本[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0.
[2]陳開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障礙研究――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J].人民論壇,2010(2).
[3]遲舒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分析,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0年第26卷第6期。
項目來源:咸陽職業(yè)技術學院2014年院級科研基金項目,項目名稱: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機制研究(編號2014KYC05),主持人:張亞輝,參與人:王江峰、王展妮、魏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