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也意味著新的開始。植物生命的結束,老物件所承載的過去,永久的擱置與棄用,使其都追隨時間重新“再生”,感受植物的力量。
——路春紅
路春紅
1988年 生于遼寧省撫順市
2007年 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
2010年 進入雕塑系三工作室
2012年 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雕塑系研究生
研究方向為雕塑材料語言與觀念表達
采訪時間/?6月15日
采訪形式/郵件采訪
如何理解“訖起”?
開始、結束、結束、開始,有開始就會有結束,但結束也意味著新的開始,循環(huán)反復,生生不息的感覺。
“再生”在你的作品中是非常重要的關鍵詞,請談一談你對逝去、傳統(tǒng)的理解,以及“再生”對當下生活的意義。
“逝去”也就是過去的,消失的。有逝去就需要有珍惜,珍惜現在的一切?!皞鹘y(tǒng)”世代相傳、從歷史沿傳下來的思想、文化、道德、風俗、藝術、制度以及行為方式等,它對社會行為有無形的影響和控制作用。而在我的作品中,我將它簡單地理解為我兒時的一些記憶,對生活的一些點滴記錄的懷念。
“再生”就像是再給你一次機會,去悔恨、去感受、去回憶。身體對我們來說只有一次,但精神、思維、想法可以有很多次機會。只是有時我們并未審視自己,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遺憾。人該講人話,必須真實,這很難。所以我愛藝術創(chuàng)作,它總能讓我重新思考,回歸自己的心,我叫它“再生”。
對你來說創(chuàng)作意味著什么?藝術是什么?
有問題就會有創(chuàng)作,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藝術就是做真正的自己,回歸純與真。
中央美術學院3年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對你的創(chuàng)作有什么影響?
因為本科也是在這度過的,不止是3年的影響,應該是8年的影響才對。8年的美院生活的點點滴滴都給我的藝術創(chuàng)作帶來了影響。我從農村生活中走出來,美院生活也是我城市生活的開始。我喜歡我所在的雕塑系三工作室,老師從來不限制我們的想法,讓我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感覺到了兒時的自由,在大自然中的無拘無束。
在學習過程中,你覺得自己還有什么不足?
在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不斷審視自己是一個很難的過程,這個過程很復雜,回歸內心真的很難。
馬上要從學生變成藝術家了,面對這樣的身份轉換你的狀態(tài)是怎樣的?
我覺得這種轉變沒什么,還是一樣,一直都一樣,順勢發(fā)展。
畢業(yè)后的計劃是怎樣的?
這個我真心沒有想好,不過我想我應該會回到老家多呆一段時間,我喜歡植物和大自然,看我的作品就可以知道,我喜歡它們的力量感。
是否會堅持的走藝術創(chuàng)作這條路?
堅持?不需要。因為它一直都在我的生活里,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它會一直存在。
對自己的畢業(yè)作品是否滿意?如何看待畢業(yè)創(chuàng)作對你個人的意義?
還行吧。覺得與大家分享,我很有成就感。畢業(yè)創(chuàng)作也許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它承載了我對生活的記錄,植物的熱愛,思考生命的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