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旭兵
小時候曾經(jīng)天真地想過,如果我是一棵樹,一棵能夠為人們帶來綠蔭和歡樂的大樹,該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來到清華附小,成為一名小學教師,我才明白,原來,我一直想成為的是一棵長滿書的大樹。
讀書是甜的,讀書是美的。書,在清華附小的校園里無處不在。
2014年4月是清華附小的讀書月,在讀書月啟動儀式上,人手一本圖書,大家相互交換,一場樸素但意義非凡的圖書漂流活動就這樣開始了。說它樸素,是因為沒有華麗的舞臺,也沒有豪壯的口號,就是最純真的孩子們手里拿著書,我的給你,你的給我,于是他們有了更多的書,也有了更多的朋友。說它意義非凡,是因為書籍的力量又一次在孩子們心里發(fā)生了作用,書籍的魅力又一次在孩子們的心里種下了希望的種子。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孩子們就是這樣踏著書籍的階梯,在一步步地成長,爬上長滿書的大樹,去探索更加廣闊的世界。
圖書漂流儀式結(jié)束,回到班里,孩子們紛紛建議讓爸爸媽媽和他們共同漂流一本書,那應(yīng)該選哪本書呢?孩子們眾說紛紜,討論了好久,大家希望選擇一本能夠適合爸爸媽媽年齡段又意義豐厚的書。最后經(jīng)過投票推選,《愛的教育》脫穎而出。因為這本書首先是我們這個學期的必讀書目,雖然這本書成作的年代非常早,而且是一本外國的作品,但是,經(jīng)典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就是因為這種超越國籍、跨越歷史長空的魅力。在閱讀課上分享這本書的時候,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不僅對書里的人物、情節(jié)津津樂道,更是結(jié)合書里的故事情節(jié)談自己的生活感受。孩子們從中體悟生活的苦與甜,在感受人物情節(jié)的同時學習人物的品質(zhì),反思自己,收獲頗豐。
書選定了,共讀的圖書漂流開始了。第一個拿到書的是子和同學的媽媽,一個星期還沒到,子和就把書拿回班里。我接過書,子和讓我看書的最后幾頁,我才發(fā)現(xiàn)她的媽媽夾了一頁紙,留下了自己的讀書感受。文字雖然只有簡單的兩行,卻字字發(fā)自內(nèi)心,令人感動。原本以為這么老舊的書,不一定能夠引發(fā)家長們的興趣,沒想到工作忙碌的子和媽媽卻讀得這么認真。
第二個拿到書的是小楊的媽媽,拿到書的當天晚上,小楊的媽媽就發(fā)微信給我:“老師,這本書我已經(jīng)看完第一章了,人生的道理啊,總是永恒不變的。感謝咱們附小能給我們家長推薦這么好的圖書?!弊x完她寫得文字,我的心里暖暖的,書籍讓我們之間有了更多的交流,讓我們感受到了更多溫潤的感動。
時間過去半個月了,一天清晨,小楊興奮地跑進教室,把書交到我的手里,我一看,書明顯被翻過好多遍。還沒等我開口問,小楊就興奮地說:“老師,我媽說這本書很好,然后就讓我爸也讀了一遍。我爸爸說咱們附小推薦的書真好!”他的臉上洋溢的笑容,比陽光還要燦爛。
接下來的日子里,班里各種版本的《愛的教育》多了起來,“愛的教育”也成了孩子們討論的話題之一。原來,經(jīng)過幾個家長的推薦,一些家長等不及漂流,開始自購圖書,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讀《愛的教育》,班級微信群里相關(guān)的討論也漸漸多了起來。
一本書,讓一群人走得更近;一本書,讓一群人聯(lián)系得更緊;一本書,讓一群人為之鼓舞;一本書,讓一群人為之感動……一本書,或許很薄,或許很舊,或許很老,可是,它卻像一個小小的泉眼,源源不斷地涌出清流,滋潤著更多的心,溫暖著更多的人。
播下愛閱讀的種子吧,讓學生在圖書的潤澤中,長成一棵長滿書的大樹!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附屬小學)
(責任編輯 張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