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國
“學困生”歷來不被教師所重視,就連幾句樸實平淡的評語都不愿慷慨地給予他們。然而,正是那一句句樸實而平淡的評語,卻能給他們插上奮飛的翅膀。
七年級(2)班的馬琴,性格孤僻內(nèi)向,對學習早已失去了信心。她自己曾說:“呆若木雞的我,沒有自信,沒有勇氣,更沒有理想,一個學生該有的一切,我似乎都沒有。學校里沒有我的立足之地,我厭倦了學習,厭倦了學校,甚至厭倦了人生。我和老師形同陌路人?!逼鋵嵥欠艞壛俗约?。
那時我給她所在的班代美術課,而且已是第二學期了。一次美術作業(yè),她畫了一座美麗的校園,自己正在招呼學生進教室的情景。我不禁問她為什么畫了這幅畫,她的回答是想成為一名老師,有自己的學生。
幾天后,我在與她的科任老師閑聊中了解了她的學習情況,幾位老師幾乎是同一個答案:呆若木雞,什么都不知道。
轉(zhuǎn)眼間到了八年級。真巧,她的數(shù)學老師兼班主任請產(chǎn)假。于是,我成了她的數(shù)學老師兼班主任。開學的第一周,我仔細觀察了每一位學生,最注意的當然是她了(就是因為那幅畫)。她好像真是老師們說的那樣:無論從上課、作業(yè)到與老師、同學的交流,幾乎都與她無關?!八秊槭裁匆嬆菢右环嫞磕遣皇且桓狈浅?yōu)美的畫嗎?她心靈深處到底隱藏著什么?她真的‘呆若木雞嗎?……”許多問號在我的腦海中閃來閃去。
第二周的第一天,我在她的作業(yè)本上寫下了這樣的批語:“你知道愛迪生嗎?他在上學時幾次都被老師趕出了校門,說他是癡呆兒??珊髞硭麉s成了偉大的科學家。他不是癡呆兒,那是因為天才是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的。而你,也許正是老師沒有發(fā)現(xiàn)的天才。從今天起,無論你多么討厭老師,多么討厭學習,你都要試試,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回自信。相信自己,相信老師,好嗎?”
真沒想到,第二天她的作業(yè)不僅全做對了,而且書寫非常規(guī)范、整齊,里面還夾了一張小紙條:“老師,看了您給我的批語,我本來風平浪靜的心突然間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我當時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這是事實。老師,非常感激您能看得起我,從一年級到七年級,從沒有老師關注過我,幫助過我,今天,您算是第一個,我以為自己是一個不正常的人,沒想到您能看得起我,我真的還有希望嗎?我能學好嗎,老師?我一定會努力的。老師,請相信我?!?/p>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guī)缀趺刻於冀o她的作業(yè)上寫一些鼓勵性的話語。她真的變了,尤其在我的數(shù)學課上,興致特別高,參與次數(shù)明顯增多了,盡管很多次回答都有失誤,可是,和以前相比,她判若兩人,有了笑臉,有了信心,更有了勇氣,那種“呆若木雞”似乎無影無蹤了。我開始向其他科任老師說了這一情況,并一再強調(diào):多關心、關注每一名學生,尤其是馬琴。
中期考試,她第一次考及格了各門功課。幾天后,她拿著書來到辦公室里,把夾在書里疊得很整齊的幾張紙雙手遞給了我。任教二十多年的我,第一次看到學生因考試及格而在老師面前流下激動的淚水。打開一看,密密麻麻一片:
“老師,您知道嗎?一個內(nèi)向、學習非常差的我,從一開始就是老師的眼中釘,因為老師的小瞧和責罵,我變得少言寡語,難以溝通,我非常討厭學習。看到老師我就覺得生氣,所以我上課也不會回答問題,慢慢地,我和老師之間有了一道無形的隔膜。這學期,您不止一次地給了我們勇氣和力量,尤其是我。在我最無助的時候,是您幫我找回了自信,是您給了我動力,是您教我學好了數(shù)學,是您讓我對學好其他課程有了信心,是您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的師愛……。”
一個所謂“呆若木雞”的“學困生”兩年的成長經(jīng)歷,給了我們一個深刻的啟示:樸實的評語,會給“學困生”插上奮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