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 要】進入高中階段學習后,各科知識與初中階段相比不僅數量增加,而且難度也有很大的提升。高中物理在這一點上尤為明顯,這使得不少學生物理成績不理想,甚至對物理產生抵觸心理。因此老師講解物理知識時,一方面力求簡明利于學生理解,另一方面還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高中物理 發(fā)現問題 解決方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122
高中物理是很多理科生的命門,相關科目聯系和輔助作用緊密,并且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發(fā)展,社會對物理發(fā)展給予了更高更強的要求。例如:各個理工類高校,開設的相關專業(yè)較多,而社會就業(yè)方面,畢業(yè)生也有廣泛光明的就業(yè)前景。故在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我們可以發(fā)現對于物理教學的研討是與時俱進、不斷優(yōu)化的。例如:在初中到高中的過渡階段,教師如何合理培養(yǎng)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引導他們掌握適應于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怎么循序漸進中鍛煉他們的發(fā)散思維和自主力,一點一滴積累綜合物理素質和能力,不但高考中收獲高質高效的成績,也為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高一的教材的內容主要圍繞力。力的形式:拉力、重力、支持力、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等等。力的效果:接觸的物體之間產生摩擦力、彈力等形式的反作用力,還對運動的物體具有加速度,而加速度將該改變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此外還涉及多個力共同作用于同一物體時,其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計算,還要分析合力對物體產生力學效果和動力學效果,并根據分析結果進一步展開計算。這一時期的知識相對較近于初中,但教師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區(qū)別差異性,深入探討各種力的特點,在學習方法和習慣方面加強力度。
高二的知識則是圍繞電與磁兩方面知識展開。在物理學中電是在磁場運動中金屬導體產生了電動勢,金屬導體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產生不同形式電流,主要分為交流和直流兩種。電路中的電流經過電阻時會產生熱能、光能等,彼此靠近的兩根通電的導體,電流經過磁場都會產生力;還有帶電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及運動的粒子經過磁場是受到力的作用。如何在具體情境中,分析理解考察點,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快速高效的解決問題,考驗著學生隨機應變能力和熟練程度。
高三內容包括物體的振動、光、動量等內容。表面上相對抽象深奧,學生理解可能存在一些問題,但是作為高中物理整體學習來說,教學要求和考察力度算是屬于較為輕松的,教師只要注意理清頭緒,以簡單貼切的例子或比擬來給學生建立一個基本概念,再抓住要點和考點,依靠教學經驗和課改大綱總結出重點、難點,讓學生掌握住這些,就可以實現快速高質量的教學目標了。總的來說,高中物理學習的重點是力學和電學知識。
二、立足教材,展開教學
1.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力和運動貫穿整個高中物理學習過程,只有學習好相關知識才能分析和解決其他復雜的物理問題。在高一的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有較高的要求。學生要會熟練分析物體受到各種形式的力,這方面的知識要在結合教材例題、圖示的基礎上借助多媒體演示幫助學生學習理解,并且要讓學生養(yǎng)成勤于畫圖和結合圖形理解、分析,著重強調解題的準確性,逐步要求學生有較高的效率。
在此基礎之上引導學生對力所產的效果進行學習,力作用于物體產生的效果分為力學效果和運動學效果,對于力學效果教學,要著重強調原因、大小、方向、形式等,注重向量在這類知識教學中的作用。物體受力運動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會發(fā)生改變,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通過畫出物體的運動圖象,還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學習。此外還要重視相關實驗操作,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過程理解相關知識,鼓勵學生課下認真觀察生活中的運動現象,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
2.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物理各知識點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面對具體問題時,可結合多方面知識分析問題,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例如物體的速度變化既可以運用牛頓定律還能使用能量守恒定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物理知識后,就要注重這方面的引導,不僅可以鞏固各方面知識還能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其中值得重視的是,電學知識是高中物理的最大難點,教學中應循序漸進。電荷的相互作用應聯系高一所學知識分析電場力的方向,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類比萬有引力,在講解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時復習鞏固高一所學知識,著重指出電場的一些特點,特別是多個電荷形成復合電場這一特點。學習電學,要結合初中所學教會學生化簡單的電路圖,再引用教材內容展開教學活動,教材中有大量的實驗探究,在實驗教學中,一方面要規(guī)范學生的操作方法,另一方面還要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理解相關知識,結合字面知識分析實驗現象,在發(fā)現、探究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深入學習。
金屬導體作切割磁場線的運動產生電動勢,接成回路就行成電流,磁場中電流又對導體的運動產生作用。這類問題綜合了力學和電學多方面知識,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前面學過的知識分析問題,然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強化、提升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三、注重復習
復習在整體的重要性是必須引起重視的,比如很多學生前期并沒有打好基礎,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也不是很好,但是在最后關頭,因為個人自信力強大、決心堅定、能力和素質也相對較好,在短時間高強度的精華培訓密集訓練,在高中物理這一科中,是較容易實現高質高效的教學任務的。作為老師,時刻都不能放松教學計劃,保持一種高度清醒和負責的態(tài)度,尤其是隨著教學進程的推進,到最后關頭的階段其作用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注重從平時的作業(yè)和小測試中總結經驗,一方面要實時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方法。另外,也要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能力,多多吸收新的案例新的教學教學例題,學習同行和前輩的經驗和教訓,也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做出有針對性的安排,只有做到不斷吸收新思維,優(yōu)化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何靈活處理實際遇到的問題,才是至關重要的解決之道。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知識有如下特點:(1)教學任務繁重,在有限的時間內,需要掌握的知識量很多,涉及范圍較廣,有力、運動、光、電和磁等多個物理領域。(2)其中有一些是初中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認知空白并且起點相對很高,讓學生很難較快掌握不同的學習視覺。(3)各種知識之間的聯系很強,往往解決物理問題要運用多方面的知識,考驗教師得心應手的教學能力。(4)計算復雜,處理物理的過程時涉及指數、三角函數等多方面數學知識,考驗著學生靈活運用能力。但我相信,只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學生的物理成績和能力都會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