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祖容
【摘 要】幼兒園教育是孩子能否適應小學階段學習的重要樞紐,在這一時期的教育中,教師一定要努力為學生的各項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扎實的基礎。在當下素質教育實施的大背景下,教師要想自身的教育方式為學生所接受,在教學中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本篇論文中,筆者將主要與大家一同探究如何有效助力幼兒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幼兒時期 語言表達能力 策略 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048
幼兒園階段的教育在學生一生的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一時期,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方法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后各個階段的整體學習能力的高低。在幼兒園階段的教育中,面對素質教育這個大的教學背景,為了更好地使得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所接受,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做到教學有道。那么,到底怎樣的教學形式才能真正的適合學生,到底采取怎樣的育人方式才能真正使得我們的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品德和學習習慣,促使學生在語言表達和人際溝通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多有效的鍛煉呢?在本篇論文中,筆者將主要與大家一同探究這個問題。
百年大計,教育為先。當下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各界人才的參與。而教育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一個有效的渠道和捷徑,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園的教育是學生剛剛接觸來自社會方面的教育的開端,那么,在這個開始的階段,我們就應當努力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努力使得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具體來講,我們應當如何助力學生在不斷地學習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呢?這將是筆者接下來重點與大家一同探究的話題。
首先,一個和諧而歡樂的課堂氛圍,是要求教師必須做到的一個重要的方面。處于幼兒園時期的學生,在學習方面以及其他各個方面,都缺乏足夠的判斷能力和理性思維的支撐,因此,在學習方面往往缺乏主動性,對于學習是否表現出興趣,主要受制于教學環(huán)境和老師這兩個方面的影響。孩子有愛玩的天性,如果,我們能夠在教學中,有意識地給學生制造出一種比較歡樂而自由的氛圍,那么,孩子們很容易因為興趣和喜歡而自覺地參與到我們的教學情境中來。在教學中,教師如果再能夠合理而正確的予以引導,那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比較容易跟上教師的步伐和節(jié)奏,愿意與教師之間進行溝通。在這種情境下,我們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為他們的語言表達技能的提升提供可能性的機會。
當然,與之相反,如果學生本身就不喜歡自身所在的這個教學環(huán)境,而且加之學生尚且處于年幼的特殊時期,他們很難理性的判斷一些事情,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想要讓學生自覺而主動地加入到自己的教學大環(huán)境中,也將變得非常的艱難。在這種情境下,教師想要達成使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這個目的,也將變成天方夜譚。因此,在筆者看來,為了促使學生能夠以比較積極的心態(tài)加入到教師的教學環(huán)境中,作為教師,我們要做到的就是努力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優(yōu)質的教學環(huán)境,這是我們開展好與教育工作相關事情的基礎。
其次,針對性地加強與學生和學生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是教師能夠進一步助力學生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步驟。在教學中,如果我們不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那么,想要針對性地開展好針對學生各項技能的教育,也將變得舉步維艱。為了及時地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和學習需求,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使得學生能夠真正的信任我們,進而喜歡與我們接近。當然,除了要注重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之外,教師還要適度的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交流與聯(lián)系,通過雙方的及時聯(lián)系,教師可以比較全面的了解到學生在家庭及其各方面的一些表現,以及個人喜好,在了解到這些情況的前提下,教師要想進一步的加強對于學生的教育工作,也將變得更加游刃有余。
比如說,通過與家長們的實際溝通,我們了解到學生不喜歡教師的某種教學方式,那么,我們可以在教學中及時地改正,只有通過雙方的及時有效的溝通,我們才能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最為有效的教學支撐。當然,通過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既可以使得師生之間的感情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同時,通過師生談話的過程,教師也可了解到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的特征,繼而更有針對性性的開展好對于學生語言表達技能方面的教學工作。
再次,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課堂教學互動,豐富教學形式,是教室進一步開展好教學活動,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法寶。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我們能夠助力學生提升語言表達技能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比如說,在課堂上要給學生更多的表現機會,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和形式,使得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到語言表達的魅力所在。為此,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在課堂上采取詩歌朗誦、兒歌演唱、做猜字游戲、請學生輪番講故事等的形式,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發(fā)揮好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盡一切可能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和信心。比如說,當學生在唱兒歌的時候,作為教師,我們要認真地傾聽,在學生唱歌結束的時候,帶領大家一同鼓掌,并讓更多的同學來唱一些自己喜歡的兒歌,使得學生們能夠在活躍而歡樂的氣氛中,打開話匣子,為接下來教師更進一步地加強對于學生的專業(yè)化語言訓練奠定扎實的語言表達基礎。
此外,積極地帶領學生參加各種類型的活動,對學生經常進行表揚和鼓勵,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和時間進行自我意見和想法的表達,是教師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肯定會遭遇各種不同的教學難題,但是,面對著這些困境,我們如何處理和對待,則能夠真實地體現出一個人作為教師的真實能力。
在幼兒階段的教學中,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耐心來教育學生,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也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來為學生制定相關的學習策略,這一切皆與學生年齡尚幼有關。但是,優(yōu)秀的教師總是有自己獨到的教學方法作為法寶。在筆者看來,積極地帶領學生參加各種類型的朗誦比賽活動和歌曲演出活動,也是一種比較好的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這種方式既可以使得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提升,同時,也可以使得學生們在參與這些多樣化的比賽活動中感受到語言的美和樂趣,從而使得自身更愿意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念,為學生在接下來的教育教學階段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技能打下一個好的基礎。當然,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得以提升,也就是對教師教學業(yè)績的最大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