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海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逐步形成了習近平同志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極大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建設理論寶庫。主要特點有:
一、堅定的信仰追求。習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講話中反復強調(diào)理想信念。他多次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chǎn)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他還形象地說,理想信念就是共產(chǎn)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zhì)、經(jīng)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他指出,檢驗信念的客觀標準,主要看干部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驗面前有政治定力,是否能樹立牢固的宗旨意識,是否能對工作極端負責,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否能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勇挑重擔,是否能經(jīng)得起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他強調(diào),這樣的檢驗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下子、經(jīng)歷一兩件事、聽幾句口號就能解決的,要看長期表現(xiàn),甚至看一輩子。有一個道理要反復講,就是黨的干部必須“永不動搖信仰”。這些重要論述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充分體現(xiàn)習近平同志對馬克思主義、共產(chǎn)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對黨和人民事業(yè)必勝的堅定信心。這是對我們黨90多年來始終高舉理想信念精神旗幟最鮮明的總結(jié),是基于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得出的科學論斷。
二、堅強的政治定力。所謂政治定力,就是黨員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排除各種干擾、消除各種困惑,堅持正確立場、保持正確方向的素質(zhì)和能力。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一中全會上指出,我們必須始終保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共產(chǎn)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為黨和人民事業(yè)貢獻力量作為自己的最高追求,為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懈奮斗,以此來開闊胸襟和眼界,以此來增強政治定力和政治敏銳性,以此來提高抵御各種風險和經(jīng)受住各種考驗的能力。他強調(diào),無論國際國內(nèi)環(huán)境多么復雜多變,黨員干部都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在事關重大政治原則問題上決不動搖。他指出,作為共產(chǎn)黨人,就是要敢于“亮劍”,敢于與一切錯誤思想言論和行為作斗爭,堅決反對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的政治圖謀,始終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這些重要論述堅定有力、深刻透徹,充分體現(xiàn)出習近平同志始終保持堅強的政治信仰、政治自信,是衡量黨員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的根本標尺,是對黨員干部政治上可靠、政治上成熟、政治上堅定的具體要求。
三、鮮明的問題導向。直面問題,毫不避諱,是習近平同志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鮮明品格。他指出,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nèi)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zhí)政資格,不可避免會被歷史淘汰。他指出,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zhàn),黨內(nèi)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黨員干部中發(fā)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他在中紀委第二次全會上強調(diào),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xiàn)象仍然易發(fā)多發(fā),一些重大違紀違法案件影響惡劣,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人民群眾還有許多不滿意的地方。他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jié)大會上指出,我們國家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共產(chǎn)黨內(nèi),我們黨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干部身上。黨培養(yǎng)一個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是很不容易的。這些年,一些干部包括一些相當高層次的領導干部因違犯黨紀國法落馬,我們很痛心。我們中央的同志說起這些事都很痛心,都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這些重要論述,充分體現(xiàn)出習近平同志始終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問題導向,始終保持著真抓真管、嚴抓嚴管的歷史責任。只有堅持鮮明的問題導向,才能保持我們黨的肌體健康有力,才能實現(xiàn)我們黨領導的偉大事業(yè)順利前進。
四、強烈的憂患意識。憂患意識是一種危機感、責任感、使命感,是中華民族的生存智慧,是促進國家進步、民族振興的催化劑和動力源。2014年6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會上,習近平同志強調(diào),我們共產(chǎn)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jīng)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深刻認識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深刻認識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要教育引導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堅持“兩個務必”,自覺為黨和人民不懈奮斗,不能安于現(xiàn)狀、盲目樂觀,不能囿于眼前、輕視長遠,不能掩蓋矛盾、回避問題,不能貪圖享受、攀比闊氣。2014年10月8日,習近平同志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jié)大會上指出,歷史使命越光榮,奮斗目標越宏偉,執(zhí)政環(huán)境越復雜,我們就越要增強憂患意識,越要從嚴治黨,使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這些重要論述語重心長,充分體現(xiàn)出習近平同志對黨的事業(yè)始終懷著憂患之心,始終保持沉著清醒、居安思危、著眼長遠的思考。只有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才能增強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自覺。
五、高度的歷史擔當。黨的十八大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力棒交到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手中,這是一項崇高的歷史使命,是一份沉甸甸的歷史責任。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強調(diào),全黨同志的重托,全國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對我們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們肩上的重大責任。這個重大責任,就是對民族的責任,對人民的責任,對黨的責任。責任重于泰山,責任任重道遠。我們一定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黨的干部必須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在中央政治局召開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門會議上指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須有天下為公的寬闊胸襟,摒棄任何私心雜念,把為全中國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唯一的追求,為黨的事業(yè)和人民利益鞠躬盡瘁。這些重要論述鏗鏘有力,充分體現(xiàn)了習近平同志始終把責任舉過頭頂、把百姓裝在心中,彰顯了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的歷史擔當。只有敢于擔當,才能清醒把握時代和實踐賦予我們黨的新的歷史使命,做出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光輝業(yè)績。endprint
六、真摯的為民情懷。親民愛民為民,是習近平同志全面從嚴治黨思想中最顯著的特征。他在十八屆一中全會結(jié)束后與中外記者見面時強調(diào),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jié)奮斗。在河北阜平、甘肅定西考察扶貧開發(fā)工作時指出,我們共產(chǎn)黨人對人民群眾的疾苦要有仁愛之心、關愛之心。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千方百計地為他們排憂解難。無論在地方還是到中央,他都以最大努力與廣大群眾保持密切聯(lián)系,盡最大可能與普通群眾保持親密接觸,堅持走平民路線、抒平民情懷、展平民風格,讓廣大老百姓感到非常親切、非常親近、非常自然。用老百姓的話說,“總書記沒有一點架子,到家里就跟走親戚一樣”。這些重要論述和親民行為,充分體現(xiàn)出習近平同志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為民情懷,彰顯了鮮明的群眾立場、群眾觀念、群眾感情。以敬畏之心對待手中權力,以感恩之心對待人民群眾,才能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夯實群眾基礎、凝聚群眾力量,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實現(xiàn)黨的執(zhí)政使命。
七、務實的思想作風。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國興黨,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這是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diào)的一個重要觀點,也是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他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diào)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點,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他還在多個場合一再強調(diào),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干,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要靠實干,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實干,要大興求真務實之風,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銳意進取、真抓實干,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狠抓落實、善做善成。他指出,實踐證明,一切事業(yè)都是干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一切難題,只有在實干中才能破解;一切辦法,只有在實干中才能見效;一切機遇,只有在實干中才能抓住和用好。而工作干得怎樣,必須用事實來說話、拿成果來表明、以實效來檢驗。這些重要論述,充分體現(xiàn)了習近平同志始終堅持求真務實,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尊重客觀規(guī)律,講真話、接地氣、求實效的思想作風。只有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才能把理論與實踐、知與行、思路與舉措、動機與效果有機統(tǒng)一起來,才能促使黨的建設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
八、科學的思維方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充分地展現(xiàn)了善抓矛盾的治黨方法。習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diào),各級領導干部要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經(jīng)典著作,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關于組織工作的開展,習近平同志充分展現(xiàn)了他運用“兩點論”分析問題的思維模式,強調(diào)指出,選拔干部既要看才、也要看德。2013年2月,習近平同志在甘肅調(diào)研時強調(diào)要重用“四種人”:使那些對群眾感情真摯、深得群眾擁護的干部,那些說話辦事有灼見、有效率的干部,那些對上對下都實實在在、不玩虛招的干部,那些清正廉潔、公眾形象好的干部得到褒獎和重用;使那些享樂思想嚴重、熱衷于形式主義、嚴重脫離群眾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懲戒。習近平同志在推進反腐倡廉工作上,既部署“過河的任務”,又指導如何解決“橋或船的問題”,強調(diào)指出,反腐不僅要“老虎” “蒼蠅”一起打,還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健全權力運行制度和監(jiān)督體系,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加強反腐倡廉黨內(nèi)法規(guī)制度建設,深化腐敗問題多發(fā)領域和環(huán)節(jié)的改革,確保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這些重要論述,充分體現(xiàn)出習近平同志始終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堅持嚴謹縝密的辯證思維、系統(tǒng)思維、底線思維和戰(zhàn)略思維。只有深刻學習和領會科學的思維方法,掌握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提高統(tǒng)籌兼顧、“彈鋼琴”的能力,才能增強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駕馭復雜局面的本領,有效推進黨的建設各項工作。
九、生動形象的語言風格。語言鮮活形象,是習近平同志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他善于引經(jīng)據(jù)典,引用經(jīng)典故事,比如用陳望道翻譯的《共產(chǎn)黨宣言》的故事來告訴大家信仰的意味和力量;比如列舉秦王朝、唐王朝由興到衰的例子,來說明中國歷史上因為統(tǒng)治集團嚴重腐敗導致人亡政息;講“顏色革命”的事實來說明西方敵對勢力亡我之心不死的道理。他善于打比喻,講大白話,比如用“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來闡明每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用“益智補腦”來比喻學習;用“缺鈣”“軟骨病”來比喻理想信念的缺失;用“墻頭草”“推拉門”來描述干部隊伍中的好人主義。他善于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比如講樹典型不能用“開小灶”“吃偏飯”的方式來催生;講一個國家發(fā)展道路的選擇,“鞋子合不合適,自己穿了才知道”;講青年時期價值觀的養(yǎng)成比喻為“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講干部作風存在的問題,強調(diào)要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根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他從不回避矛盾和問題,不隔靴搔癢隔山打牛,比如痛心疾首講現(xiàn)在社會上浪費現(xiàn)象以及奢靡、奢華之風很甚;直指病根講一些干部特權思想、特權現(xiàn)象嚴重;包括用人上的種種“關系圈”“潛規(guī)則”等不正之風、年輕干部成長過程中的不良習氣,甚至社會上的種種假丑惡現(xiàn)象;等等。這些重要論述語言鮮活生動、通俗易懂、直白質(zhì)樸,使習近平同志的思想風格更加鮮明地凸顯出豐富的內(nèi)涵和巨大的實踐價值,既有溫馨的親和力、感染力,又有強烈的穿透力、沖擊力,對于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