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對小學生的作文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出來。可是學生在寫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的時候,往往感到最大的困難就是不會選擇作文材料。孩子們往往是覺得這也挺好,很值得寫;那也不錯,舍不得放棄。所以寫出來的文章或者不夠典型,或者與自己確立的主題無關,或者不夠真實,或者不夠新奇,更談不上什么創(chuàng)新了。那么,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性選擇作文材料呢?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的。
一、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
我們大家都知道,寫作材料來源于現實生活,來源于文章作者對現實生活實際的觀察、思考、感受和想象。所以要想寫好文章,首先必須應該熱愛生活,在現實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同樣的事物,觀察的角度不同,形狀就不同,得到的印象和產生的感想也就不一樣。所以只有留心去觀察,找好自己觀察的立腳點,才能真正的認識世界并且從中真正選擇出自己需要的好材料。
在觀察事物的同時,不同的感情色彩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在這方面,我給孩子們講了一個小故事:一位媽媽帶著一對雙胞胎女兒到公園里去看玫瑰花。過了一會兒,大雙兒不高興地跑回來,用埋怨的口氣說:“媽媽,公園里的玫瑰花糟透了,每一朵花的下面都有刺兒,很扎手,一朵也不好摘!”接著,二雙兒興致勃勃地跑了過來,用贊美的語氣夸獎道:“媽媽,公園里的玫瑰花妙極了,每一叢刺兒的上面都有花,很好看又很香,還能保護自己不讓別人摘!”兩個孩子觀察的角度不同,感情色彩也不同,所以觀察所得到的結果和產生的感想也就不一樣。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問、多聽、多做、多想、多記,才能有更多更好更精的寫作材料。材料的選擇,要從自己的需要和愛好入手,你喜歡哪個方面就選擇哪個方面。
二、引導學生選擇新奇的材料
在選擇作文材料的時候,引導學生一定要多動腦筋,多下功夫,多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打開自己的思路,選擇那些新穎別致的、生動感人的、耐人尋味的作文材料,寫別人沒有發(fā)現的或者很少發(fā)現的、沒有寫過的或者很少寫過的材料,重點要放在“奇”字上,寫出來的作文才會富有新意,才會引人入勝,才會讓人耳目一新,才會令人驚嘆不已。在突出選材奇特方面,我講了這樣的故事:從前有一位繪畫先生在測試他的幾位弟子的繪畫技巧時,讓他的弟子們用“踏花歸來馬蹄香”為題目,各作一幅畫。弟子們?yōu)榱送怀觥榜R蹄香”這個重點,紛紛絞盡了腦汁。有的在畫面上畫了許多叢的花,力求以花的“朵數多”來突出馬蹄香,一朵不香多朵總該香吧!有的在畫面上畫了許多種的花,力求以花的“種類多”來突出“馬蹄香”,這種不香那種總該香吧!有的在奔馬揚起的蹄下與落下的蹄下各畫了幾朵花,力求以“花貼馬蹄”來突出馬蹄之香,花貼馬蹄總該香吧!而另外有一位弟子的畫,畫面上的花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種類上,都大大地少于其他同窗,他用幾只緊緊圍繞馬蹄采蜜的蜜蜂和蝴蝶來突出了“馬蹄香”這個重點。這樣獨具匠心的選材,令眾位同窗及畫師拍案叫絕,自嘆不已。因此,只有這樣獨具匠心性的選材的久而久之的訓練,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開拓、進取、創(chuàng)新、發(fā)展性的好人才。
三、引導學生選擇有關的材料
作文的題目理解以后,最主要的就是要選擇好作文材料。孩子們往往面對自己大腦中早已搜集貯存好的材料無從下手,覺得這也挺好應該寫,那也不錯也應該寫,舍不得放棄這條,不忍心丟掉那點,大發(fā)慈悲,一律都搬進了作文中去寫,把與主題毫無關系的材料也統(tǒng)統(tǒng)地選進了作文之中,結果寫出來的文章毫無重點,不是一篇好文章。因此,在寫作文之前,一定要引導孩子們抓住主要內容選擇作文材料,與主要內容有關的材料保留下來,與主要內容無關的或者關系不大的堅決舍棄掉。就像割“闌尾炎”一樣,“闌尾炎”雖然是你自己身上的肉,但是對健康不利時就得堅決忍痛割掉它。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圍繞中心,才能突出重點,才能緊扣主題。千萬不要把作文看做是你自己的私人“文字庫”、“材料倉”,什么都堆進去,堆得亂七八糟的。無關緊要的名言警句諺語之類的再多,寫出來的文章也會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
總之,我們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面來進行選擇,使學生能夠寫好作文,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葛淑艷,吉林省前郭縣八郎鎮(zhèn)鐵橋職業(yè)學校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