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么志丹
?
冶煉用工業(yè)氧化鉬PFMEA應用
文|么志丹
PFMEA(潛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是一種前瞻性的可靠性分析和安全評估方法,對制造過程進行深層次的質量改進十分奏效。本文運用PFMEA,分析生產冶煉用工業(yè)氧化鉬過程的潛在失效模式及其失效后果,為焙燒工藝提供事前預防的持續(xù)有效的質量管理方法。
1991年,ISO9000推薦使用FMEA提高產品和過程的設計。1994年,F(xiàn)MEA又成為QS9000的認證要求。目前,F(xiàn)MEA已在工程實踐中形成了一套科學而完整的分析方法。鑒于PFMEA的有效性,推行在鉬鐵冶煉行業(yè)使用。冶煉用工業(yè)氧化鉬用于冶煉鉬鐵,同時,用于壓制氧化鉬塊,其焙燒過程涉及多種專業(yè)設備,多個崗位。
備料。過程分析:材料采購、保管、下料;
需要關注的質量問題:強度、剛度、硬度不夠等;
窯頭給氣。過程分析:起窯,點燃天然氣,生產過程中根據工藝要求調節(jié)窯頭溫度;需要關注的質量問題:設備是否完好無損,燃氣壓力是否正常,點火和滅火故障;燃氣溫度調節(jié)不及時,火焰顏色觀察不仔細等;
三筒干燥及給料。過程分析:濕鉬精礦脫水脫油,破碎,送料至回轉窯窯尾頂部料倉;需要關注的質量問題:設備螺絲緊固程度,各連接處密封是否完好,機器潤滑油是否充足,設備電線是否破損;引風機頻率不夠,三筒干燥機進風溫度不對,布袋收塵器溫度與管鏈輸送機配合不好,烘干系統(tǒng)停車時間掌握不準確;送料系統(tǒng)觀察不細致等;
焙燒。過程分析:調節(jié)窯尾鉬精礦進料量、窯體轉速、引風機轉速、窯頭溫度,處理窯況,化驗焙砂S含量,調整回轉窯參數(shù),將焙燒好的氧化鉬出料;需要關注的質量問題:出生料,粘窯結圈;
控制窯尾儲料
過程分析:檢查傳動部件,加不合格氧化鉬進窯,清理灰箱及旋風器,送物料入干燥崗位回爐;需要關注的質量問題:回轉窯下料管堵塞,尾料倉有雜物,螺旋給料機故障,下料斜管脫落或漏料,電場溫度不合格;
冷卻破碎及包裝。過程分析:熱氧化鉬加入淋水式冷卻筒中冷卻,破碎,包裝儲存;需要關注的質量問題:設備是否正常運轉,粒度>5mm,氧化鉬粉水分>0.5%;
將主要工藝流程中常見的失效模式羅列,找出關鍵問題所在,針對具體的問題查找原因,如表1所示。
表1 各工藝可能出現(xiàn)的失效模式
針對表格中失效模式,尋找潛在失效起因,列出失效后果,給出協(xié)調措施。如表2。
表2 潛在失效起因及協(xié)調措施
RPN=(S)×(O)×(D)其中,嚴重度(S)是潛在失效模式對顧客的影響后果嚴重程度的評價指標。僅適用于失效的后果,是在單獨的FMEA范圍內的一個比較級別。頻度(O)是指某一特定的起因/機理發(fā)生的可能性。探測度(D)是結合了列在探測控制欄中最佳的探測控制的等級。三種參數(shù)的評價準則(即何種情況對應哪個數(shù)值)由質量小組根據生產檢測情況,以生產安全為首要考慮因素,制定表格, 并且跟蹤改進。
表3 部分潛在過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
表3中各工序RPN值均大于100,存在較高失效模式及后果,結合表2協(xié)調措施,進行改進,對應的嚴重度、頻度、探測度相應調正減少,重新計算RPN值,見表4。
表4 改進后部分潛在過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
(作者單位:遼寧石化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