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宇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黨以及全體人民共同為之努力奮斗的價值取向,是我們的共同理想信念。培育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能夠入腦、入心、入行,加強實踐尤為重要。發(fā)揮學校教育的天然優(yōu)勢、將社會教育同社會實踐相結(jié)合、重視家庭教育的潛移默化影響是培育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可行實踐途徑。
【關(guān)鍵詞】培育 青少年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實踐
【中圖分類號】G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2-0014-02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三組“倡導”、十二個范疇、二十四個字,是反映現(xiàn)階段全國人民“最大公約數(sh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黨以及全體人民共同為之努力奮斗的價值取向,是我們的共同理想信念。
一、在實踐中培育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
毛澤東說過,人的正確思想既不是頭腦中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社會實踐中得來的。所以,價值觀的確立,不單是理論問題、環(huán)境問題,更是實踐問題。當前,在青少年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和教育上出現(xiàn)了很多不足,原因雖很多,但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青少年從中學到大學,雖然學校、家庭、社會不斷地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但總是說大于做,真正落實到行動上的多為空洞的說教。讓價值觀教育與社會生活接軌,參與社會生產(chǎn)和其他社會活動,在實踐中培育青少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顯得尤為重要。
二、培育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途徑
(一)發(fā)揮學校教育的天然優(yōu)勢,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化于心
首先,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善用文化載體培育青少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校訓、校歌、班訓、班歌等的征集活動增強青少年的責任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讓青少年參與到學校的環(huán)境建設(shè)中,從而加強青少年人文精神的熏陶;通過開展健康向上、格調(diào)高雅、內(nèi)容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塑造青少年的人格;同時加強校園網(wǎng)絡(luò)的輿論引導,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輿論引導。
其次,探索志愿服務(wù)運行機制,培育青少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志愿服務(wù)是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由共青團中央和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開展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在許多新的思想道德教育載體中,最受大學生歡迎的是“校園文化活動”(48.4%)“青年志愿者行動”(47.6%)。[1]志愿服務(wù)是增強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有效途徑。在志愿服務(wù)中激發(fā)青少年心中蘊藏的道德熱情,使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成為青少年的普遍追求。
最后,利用學生社團這種隱性課堂培育青少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社團是由學生依據(jù)興趣愛好自愿組成的,按照章程自主開展活動的學生組織,是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隱性課堂。[2]學生社團通過開展理論講座、大討論、演講、辯論賽、征文、詩歌朗誦、國學學習等形式豐富的活動,青少年不但參與的積極性高,而且很容易被認同。在活動中感知和體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易于被接受。
(二)將社會教育同社會實踐相結(jié)合,促進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目標是促進青少年把外在的價值規(guī)范轉(zhuǎn)化為主體內(nèi)部信仰的一部分,并能夠自主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知”與“行”的統(tǒng)一。[3]而社會教育具有自然性、滲透性等特點,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社會教育沒有年齡、時間、地點等局限,可隨時隨地開展教育。[4]
首先,充分利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近幾年,大、中、小學為了不出安全事故,極少組織青少年走出校園去上述場所參觀、教育,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成為空洞的說教。而恰恰是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烈士陵園等這些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豐富的展品、介紹等,能更好的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
其次,引導青少年多讀書、讀好書,牢牢把握輿論導向。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青少年能夠自覺閱讀經(jīng)典的人數(shù)越來越少,這就要求我們及時加以引導,如開展經(jīng)典誦讀比賽、讀書交流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占領(lǐng)輿論陣地。
最后,帶領(lǐng)青少年走進社區(qū)、走進敬老院、走進工廠,為青少年提供社會實踐的廣闊舞臺。在社會實踐中,青少年可以更多地了解國情、經(jīng)受鍛煉,拓寬視野。
(三)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培育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家庭教育具有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獨特之處,父母的言傳身教、直接影響著子女。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lián)系,通過郵件、書信、電話等方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同時,邀請家長參與到學校的管理、活動中來,例如提倡以家庭為單位參與各項活動,邀請家長參加學生的畢業(yè)典禮、參加校園開放日等,使學校與家庭形成合力。
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還需要在實踐中結(jié)合青少年身心特點不斷探索,總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實踐中才能使之內(nèi)化為青少年的價值觀念,外化于青少年的日常行為。
參考文獻:
[1]劉洋,楊春雷《探索高校志愿服務(wù)運行機制,培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論壇2014,,1
[2]徐瑞《論學生社團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作用》中國教育學刊2014,6
[3]劉艷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探究》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1
[4]李紀巖《當?shù)卮髮W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山東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10,4
項目基金:2014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高等學??茖W研究項目NJSZ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