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鷹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二一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510310)
中風即腦卒中患者一般是因為突發(fā)意外造成,同時會患上神經(jīng)功能缺損、機能障礙和抑郁癥等并發(fā)癥,除外患者的生活能力也會下降?;颊邔τ谧陨磉@種生活自理能力的落差會出現(xiàn)不適應,表現(xiàn)在行為和心理上。中風后抑郁癥在目前而言還是比較常見的,這不僅會使得患者神經(jīng)功能進一步缺損,還會延緩神經(jīng)康復,延長治療期限[1]。因此對中風后抑郁癥患者在進行抗抑郁治療的同時,臨床護理干預也是必不可少的。對此,本次研究就中風后抑郁癥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行了研究,同時選取了100 例中風后抑郁癥患者,對其接受護理后的2 個月進行抑郁、焦慮的評分,作為治療效果的評定依據(jù)。同時將所得到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現(xiàn)將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此次研究病例來自于我院在2013 年2 月~2014 年8 月收治的100 例中風后抑郁癥患者,按照入院順序進行分組,其中對照組50 例患者中男22 例,女28 例。年齡為37~88 歲,平均為(44.2±9.6)歲。輕度抑郁者24 例,中度抑郁19 例,重度抑郁者7 例;對照干預組50 例患者中男31 例,女19例。年齡為36 ~78 歲,平均為(45.1±8.5)歲。輕度抑郁者25例,中度抑郁16 例,重度抑郁者9 例。對照組和干預組在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一般護理方法,包括觀察病情、體位擺放、按摩護理、指導家屬等,干預組加入系統(tǒng)化的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心理護理:中風之后由于自身生活自理能力的喪失和疾病的纏繞,患者都會出現(xiàn)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主要表現(xiàn)為沉默寡言、對人冷漠、交流缺乏主動,對人生持悲觀的態(tài)度,整天郁郁寡歡,更甚至會產(chǎn)生輕生的想法。因此對于中風后抑郁癥患者而言,護理人員要積極與之交流溝通,了解其內心需求,向其講解一些成功的案例,幫助樹立治療成功的信心。
1.2.2 環(huán)境護理:家庭環(huán)境、醫(yī)院環(huán)境會對患者治療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和睦的家庭氛圍、安靜的醫(yī)院病室會緩解患者心中的壓力。通過院內文化建設、中風知識的張貼以及護理措施宣傳,可以營造出一個較為和諧、開放以及輕松的住院環(huán)境,對于其病情的康復和抑郁癥的改善有促進作用。
1.2.3 健康指導:定時組織小組學習,宣傳中風的有關知識,指導家屬基本的護理能力。飲食方面要告知患者以清淡、低鹽低糖食物為主,身體欠佳者需食用蔬菜、高維生素食物。對于吞咽存在困難者,建議少食粗纖維食物。
1.2.4 康復護理:患者抓住床沿,進行重心前后移訓練;然后兩位護理人員扶著患者進行站立練習,上肢前伸,軀干前傾和后仰;最后試著讓患者自己站立,保持5 min 左右再扶床。行走練習:患者先扶著床沿緩慢移動雙腳,借助健肢的力量帶動患肢行走,然后護士攙扶離開病床,可以進行跨門檻的練習,最后試著爬樓梯。練習時間不宜過長,使患者肢體恢復情況而定[2]。
1.3 效果判定:采用抑郁自評表和焦慮自評量表對兩組患者進行效果評比。
表1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組別 時間 焦慮 抑郁干預組 護理后48.44±8.22 44.20±7.32對照組 護理后 54.14±12.80 54.5±11.7 P 值 <0.05
1.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11.0 統(tǒng)計軟件,干預組和對照組之間的比較使用方差分析。以P <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SAS)、抑郁自評量表評分(SDS)明顯比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干預組50 例患者接受系統(tǒng)化的護理干預之后,觀察表1,可以知道焦慮、抑郁評分比對照組低,說明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癥狀,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病情的康復。該結果與海虹等[3]的報道基本一致。
中風患者出現(xiàn)抑郁癥的例數(shù)比較多,治療以心理輔導為主,所以本次研究將心理護理作為護理干預的第一項內容。心理護理能夠從患者內心出發(fā),解決其實際需求,幫助樹立治療成功的信心。環(huán)境護理可以保證患者在一個較為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下接受治療,對抑郁癥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健康指導和康復治療則從實際技能出發(fā),教會患者和家屬基本的生活護理常識,增強患者自我歸屬感和認同感,對病情的恢復也是有一定促進作用的[4]。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干預在中風后抑郁癥患者中的運用效果十分明顯,建議推廣。
[1] 侯 亮,彭 鵬,鄭 瑩,等.社區(qū)腫瘤患者家屬抑郁障礙與患者生活質量相關因素的關系[J].中國腫瘤,2011,(11):725.
[2] 羅春玲.腦卒中失語患者抑郁性心理分析及康復護理干預研究[J].咸寧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0,24(2):117.
[3] 海 虹,羅艷瓊.18 例中風后抑郁癥患者的觀察與護理[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1,(3):744.
[4] 彭 凌.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及其效果研究[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25(8):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