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賢德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乒乓球運動是我國較為普及的體育項目,是體育教學的重要部分。在乒乓球教學中應采用多樣豐富新穎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
關鍵詞 乒乓球教學 策略
一、興趣激勵法
在教學訓練中應該積極培養(yǎng)學生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營造愉悅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和鍛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這種興趣激勵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乒乓球的人文教育和情感激勵來實現,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通過介紹國球歷史、闡明乒乓球運動的好處來激發(fā)學生的訓練興趣。教師也可向學生介紹世界著名的乒乓球賽事的情況,可組織學生集體觀看精彩比賽,向學生介紹比賽的規(guī)則,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要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多給予鼓勵與表揚,給他們更多的關懷,而不是妄加批評與斥責,給他們設立一個通過一定的努力就可以達到的目標,讓學生看到自己階梯式的進步,從而激起其進一步學習的欲望,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要對其提出更高要求,避免其驕傲自滿,要促使其向更高目標前進。這些都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乒乓球的興趣。
二、探究性教學法
探究性的教學方法具有較強的問題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在這種學習過程中,學生不是面對被設計好的問題,而是自己去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親身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理智和情感體驗,并對此積累知識和方法,它是一種實踐性探究過程,是對乒乓球教學的一種新的探索和嘗試。在探究性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自己查閱、收集相關的資料,這樣學生會自主地學習乒乓球的基本理論知識和運動的規(guī)律性、技術特點,資料查閱后可開展小組討論,通過組員間的相互啟發(fā)提問的形式來進行自主實踐,大家對自主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分別進行小組討論,最后由教師歸納總結。這種探究性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強制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乒乓球從被動的學習變?yōu)橹鲃拥膶W習,使學生愿意主動去獲取知識。另外,這種教學方法可使學生對完整的技術動作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合作性教學法
合作性教學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按體能、技能、興趣、愛好等不同需要來自組小組進行合作性學習,這種教學采用班級授課制和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組織形式,更加注重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它是學生已掌握一定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由教師提出一個小組學習目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這種教學方法更容易適應學生個體的需要和對興趣的需求,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學會探索和創(chuàng)新,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合作、協調、溝通的能力、自我評價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提高對乒乓球技術的掌握能力。
四、體驗性教學
在乒乓球教學中可實施體育俱樂部型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體驗性教學,這種教學以學生自愿結合為基礎,可圍繞某一運動項目,以俱樂部的組織形式將體育教學、運動鍛煉和群體競賽融為一體,這種課內外結合的體育俱樂部有利于增強大學生體育意識,培養(yǎng)學生學習適應社會的能力、基本職業(yè)素質和職業(yè)能力,還可培養(yǎng)大學生的運動技能水平和運動能力,將體育教學和課余鍛煉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這種教學方法更適應現代學生的要求,具有較強的生命力。
五、多媒體教學
在進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的同時,乒乓球課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進行輔助教學,可通過大量的圖文及影像資料的放映來介紹乒乓球的發(fā)展概況、器材的基本常識以及比賽的基本規(guī)則,這樣就能給學生提供直觀的材料和生動直觀的印象,這是傳統(tǒng)的板書口授的教學形式所達不到的。
六、多球訓練
多球訓練是乒乓球教學訓練中常用的方法,具有顯著的效果。多球練習在乒乓球課教學中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師的指導下和單位時間內,多球訓練能通過反復多次的正確動作練習,來增加訓練密度和強度,可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和提高練習的效率,鞏固基本技術,提高戰(zhàn)術水平,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有利于在教學比賽中發(fā)揮出更高的水平。
七、結語
在乒乓球課程教學和訓練中科學、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老師的教學效果,但這些教學方法都需要符合學生的個性需要,要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使學生深刻理解動作要領,才能有效提高乒乓球的學習效果。
在體育課的教學中,乒乓球是學生較為喜歡的運動項目,乒乓球教學既要結合乒乓球運動的特點和規(guī)律,又要運用各種先進和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更快地掌握基本的技術動作,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改善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