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育飛,石 亮,孫寧寧,李春英,鄒金海,鄭國啟
(河北省滄州市中心醫(yī)院:1.消化內(nèi)科;2.普外科;3.核醫(yī)學科 061001)
肝硬化不同Child-pugh分級中CA724、CA242、AFP檢測的臨床分析
梁育飛1,石 亮2,孫寧寧1,李春英1,鄒金海3,鄭國啟1
(河北省滄州市中心醫(yī)院:1.消化內(nèi)科;2.普外科;3.核醫(yī)學科 061001)
目的 檢測不同Child-pugh分級肝硬化患者血清及腹水中腫瘤標記物CA724、CA242、甲胎蛋白(AFP)的水平,探討3個腫瘤標記物對于肝硬化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肝硬化患者82例及健康對照者50例,應(yīng)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檢測血清中CA724、CA242及AFP等腫瘤標志物的水平。對于Child-pugh B、C級存在腹水患者抽取腹水,檢測其中CA724、CA242及AFP的水平。以ROC曲線判斷這些指標對肝硬化的診斷能力。結(jié)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CA724、AFP水平較健康對照組明顯升高(P<0.05),而血清CA242水平較健康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清CA724、AFP水平隨著Child-pugh分級的升高而逐漸升高,CA242無明顯規(guī)律性。組間比較,Child-pugh A、B、C級肝硬化中血清AFP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A724在Child-pugh A級和B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A242在Child-pugh分級中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腹水中CA724和AFP隨著Child-pugh分級升高而逐漸升高(P<0.05)。血清CA242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556,無明顯輔助診斷能力。結(jié)論 血清及腹水CA724、AFP對肝硬化的診斷及評估預(yù)后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與肝硬化程度相關(guān),而不適宜選擇CA242指標。
肝硬化;甲胎蛋白類;CA724;CA242;Child-pugh
肝硬化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臟慢性、進行性、彌散性病變。一般起病隱匿,發(fā)現(xiàn)時大多處于失代償期。它是嚴重和不可逆的肝臟疾病,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尋找肝硬化較特異、靈敏和有效的輔助指標,仍是臨床需要解決的難題。本研究從腫瘤標記物出發(fā),檢測不同Child-pugh分級肝硬化血清及腹水中CA724、CA242及甲胎蛋白(AFP)水平,探討3種標記物在肝硬化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及對肝硬化的診斷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1~12月住院已確診的肝硬化患者82例為研究對象(肝硬化組),其中男54例,女28例,年齡24~67歲,平均(45.4±6.8)歲。隨機選取同期本院健康體檢者50例為健康對照組,各項指標均正常,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齡17~69歲,平均(43.9±7.2)歲。各組年齡與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儀器與試劑 檢測儀器采用德國羅氏公司Cobase601型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試劑為羅氏公司相匹配的標準試劑盒。
1.2.2 檢測方法 根據(jù)Child-pugh分級將肝硬化患者分為A、B、C 3級,全部受試者均空腹抽取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離心5 min,分離血清,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檢測血清CA724、CA242和AFP的水平。對于Child B級和C級肝硬化患者分別抽取腹水5 mL,離心后取上清液,以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檢測腹水中CA724、CA242和AFP水平。嚴格按照儀器及試劑說明書要求進行操作及結(jié)果判讀。閾值判定:血清CA724>6.9 U/mL為陽性,血清CA242>20 U/mL為陽性,血清AFP>13.6 ng/mL為陽性。
2.1 兩組人群血清腫瘤標記物陽性率比較 肝硬化組與健康對照組血清CA724、AFP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血清CA242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標記物陽性率比較[n(%)]
2.2 兩組人群血清腫瘤標記物水平比較 肝硬化組與健康對照組血清CA724、AFP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血清CA24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標記物水平比較(±s)
2.3 不同Child-pugh分級肝硬化血清及腹水中CA724、CA242、AFP水平 肝硬化組Child-pugh A級27例,B級21例,C級34例。隨著Child-pugh分級的升高,血清中CA724及AFP水平均呈逐漸遞增趨勢,CA242則無規(guī)律性。Child-pugh A、B、C級肝硬化中血清AFP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清CA724在Child-pugh A級和B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hild-pugh B級及C級中腹水CA724及AFP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腹水CA24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4。
表3 不同Child-pugh分級肝硬化血清腫瘤標記物水平(±s)
a:P>0.05,b:P<0.05,與Child A比較;c:P<0.05,d:P>0.05,與Child B比較。
表4 不同Child-pugh分級肝硬化腹水腫瘤標記物水平(±s)
a:P<0.05,b:P>0.05,與Child B組比較。
2.4 ROC曲線比較CA724、CA242、AFP對肝硬化的診斷能力 由ROC曲線下面積看出,在所選的腫瘤標記物中,血清CA242對于肝硬化無明顯的診斷效能,而CA724、AFP兩項指標對于肝硬化的診斷有一定價值。見表5。
表5 血清腫瘤標記物對肝硬化的診斷能力
肝硬化是臨床常見疾病,起病隱匿,早期常無特異性,目前實驗室檢查有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檢測。腫瘤標記物是惡性腫瘤細胞在發(fā)生及發(fā)展變化過程中所產(chǎn)生并進入到體液或組織中的物質(zhì),并非只在癌變時產(chǎn)生,有時在部分正常組織和良性疾病病變的情況下有時也會產(chǎn)生[1],其水平可能較癌變時減低。本研究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檢測不同Child-pugh分級肝硬化疾病中CA724、CA242及AFP 3項腫瘤標記物的水平,同時,對于失代償期肝硬化,檢測腹水中腫瘤標記物水平。結(jié)果表明CA724及AFP對于肝硬化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輔助診斷價值,但是CA242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CA724是一種黏蛋白類癌胚抗原性質(zhì)的腫瘤標記物,在腫瘤組織中的水平會明顯增加,而在健康人和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水平很低,屬于非特異性標記物,可對腫瘤的組織發(fā)生、細胞分化、細胞功能的診斷提供有效的科學依據(jù)[2]。陳娣等[3]報道,血清CA724在肝硬化中水平較對照組明顯升高(12.26±6.33vs.1.86±1.03)U/mL。周國慶等[4]研究顯示,在老年腹腔積液中,良性組腹水CA724水平較惡性組明顯偏低(18.17±10.16vs.62.21±15.45)U/mL。本研究中,肝硬化患者不同Child-pugh分級血清CA724均較對照組高,且隨著病情的進展,呈現(xiàn)遞增趨勢,并且,腹水與血清中CA724呈現(xiàn)相同趨勢。作者認為,肝硬化作為肝惡性腫瘤的病因之一,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可能會應(yīng)激性產(chǎn)生更多黏蛋白類癌胚抗原樣物質(zhì),提示有發(fā)展到惡性腫瘤的趨勢,但需要更多大樣本病例驗證。
CA242是一種唾液酸化的鞘糖脂類抗原,在臨床上用于消化道惡性腫瘤如胰腺癌、結(jié)直腸癌、肝癌等的診斷和病情監(jiān)測[5]。同時,在良性疾病中,如胰腺炎、潰瘍性結(jié)腸炎等,CA242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較腫瘤檢測結(jié)果明顯減低。在肝硬化中,此標記物如何變化,并且隨著Child-pugh分級如何變化,相關(guān)文獻較少[6]。丁其揚等[7]研究提示,肝硬化血清CA242較對照組升高,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本研究顯示,在肝硬化中,血清及腹水CA242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作者分析,肝硬化作為良性、慢性疾病,可能在其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不產(chǎn)生或很少產(chǎn)生CA242標記物,只有在肝臟疾病逐漸過渡到惡性腫瘤時,肝癌細胞產(chǎn)生少量CA242并進入體液及組織,但其具體機制尚需進一步研究。
AFP作為經(jīng)典的輔助診斷原發(fā)性肝癌的腫瘤標記物,已廣泛用于其普查,仍有30%的肝癌患者呈陰性,因此僅靠AFP診斷肝癌會增加漏診率,但在肝硬化這種癌前病變中,AFP在血清及腹水中的研究相對較少。已有研究表明,隨著Child-pugh分級的升高,血清AFP水平逐漸升高[8],本研究與其一致,以C級升高最為顯著,并且,腹水AFP也隨著Child-pugh分級的升高而升高。有學者認為,非腫瘤性肝病中AFP升高與大量肝細胞壞死后再生有關(guān),可能有助于判斷預(yù)后[9]。
綜上所述,血清及腹水CA724及AFP對于肝硬化的輔助診斷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與疾病的進展相關(guān),值得臨床推廣。但是,CA242對于肝硬化無明顯診斷價值。
[1]申紅玉,王永忠,杭雙熊,等.肝細胞癌與肝炎后肝硬化中多種腫瘤標志物的比較[J].實用癌癥雜志,2010,25(4):369-370,383.
[2]朱寶華,于志剛,崔大偉.AIF、CA724、AFP聯(lián)合檢測在原發(fā)性肝癌中的應(yīng)用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5):53-54.
[3]陳娣,童海江.血清CA125、CYFRA21-1、CA724檢測在肝病患者中的應(yīng)用評價[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6,19(5):402-403.
[4]周國慶,付鵬,賓曼輝,等.CA199、CA724、β2-微球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老年腹腔積液中的診斷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17):2027-2028.
[5]莊敏,王岐.糖類抗原CA242對惡性腫瘤診斷的臨床應(yīng)用[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8,21(2):135-136.
[6]汪寶貫,肖鹿騁,顧桂蘭,等.血清CA242在肝硬化診斷和病情臨測中的價值[J].西部醫(yī)學,2011,23(2):361-363.
[7]丁其揚,沈江帆.肝病時AFP、CA19-9、CA242檢測的臨床價值探討[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8,21(3):272-274.
[8]黃雪珍,鄧聚輝,鄧文成.肝硬化患者血清AFP水平變化的臨床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7,2(31):31-32.
[9]洪波.肝病患者血清中AFP檢測的臨床意義[J].西部醫(yī)學,2010,22(5):883-884.
梁育飛(1980-),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消化系統(tǒng)疾病方面的工作。
驗交流·
10.3969/j.issn.1671-8348.2015.14.035
R575.2
B
1671-8348(2015)14-1966-03
2014-12-10
201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