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筆者加強了對學生的語言訓練和賞析指導。在實踐中,要想學生對語文課感興趣,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對語言的品味與賞析,一定要講究教學語言的藝術性。筆者認為,語文教學語言至少要具有三個特點,即飽含感情,充滿樂趣,富有風味。
關鍵詞:語文教學;語言藝術;特點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05-014-1
一、飽含感情
情感教學是一種與從認知維度研究課堂教學相對應的教學,“情境教學”、“愉快教學”、“成功教育”等都是這一教學模式下的探索。但考察每一種教學模式后不難看出,它們都是以情感的某一方面為切入口,并在此基礎上深入探索教學模式的。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遞與交流,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認同和情感共振的基礎上進行。我們教育者面對的是內心世界豐富并渴望與外界有情感交流的學生,因此如果我們在課堂上面無表情、無情無味,說話不帶情感,裝酷玩深沉,說話干巴巴,必不能構筑一種富有透惑力的“召喚結構”,也就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不能讓學生感興趣。
考慮到這一點,筆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總是用充滿情味的語言去撥動學生的心弦,讓學生從一個平靜狀態(tài)進入一個情感涌動的世界,使之“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比如在分析《濟南的冬天》語言時,筆者說:“優(yōu)美的文章是一杯清雅淡香的茶,是一壺醇濃的酒,越品會越發(fā)清香,越飲會越有滋味。今天,就讓老師帶頭,我們一起進入課文,端起這杯清雅淡香的茶,打開這瓶醇濃的酒,細細品味語言的滋味?!甭犃诉@番充滿喜愛之情的話,他們不但能說出作者用的修辭,而且對很多句子做了自己獨到的分析。如在體會“搖籃”這個詞時,學生說:“‘搖籃給人的感覺總是溫暖,溫馨,舒適的,正如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溫暖。濟南的人們生活在濟南城里,正如嬰兒在搖籃里舒適的睡著。”另外一個學生說:“這句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更能表現(xiàn)冬天濟南的暖和和安適。”還有個學生回答:“‘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從人們的表情也能看出搖籃的感覺?!边@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發(fā)揮了他們的水平,上出了個性。
多年語文教學使筆者真切地感受到,只有深入到學生中去,具體感受體驗他們的情感信息,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學生才能向老師敞開思想情感的大門,從而學得主動和愉快,教師也才能教得輕松快樂。
二、充滿樂趣
十七世紀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教學的藝術就是一種教來使人感到愉快的藝術。”課堂教學的情感起動首先是教師要有飽滿的情緒。教師講課時精力充沛,情緒激昂,態(tài)度祥和,學生就會受到熏染,產生愉悅激奮的情緒,思維積極,樂于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教學就會出現(xiàn)和諧共振的增力效應。學生在樂學的氛圍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才可能達到好的效果。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箤W生覺得語文課“有趣”,關鍵在于教師能設疑激趣,扣人心弦。語文教師的語言應該形象、生動、饒有情趣,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枯燥為風趣。因此語文教師要廣采與教材有關的笑話、故事、佳聯(lián)、格言、警句、成語、典故、詩詞等等,按照教學需要把它們引入課堂,調動自如,以塑造形象,創(chuàng)造氣氛,讓學生感到課堂新奇多趣,迅速理解和記憶學到的知識。
講究教學語言的趣味性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驅除緊張疲勞,縮短師生距離,刺激學習激情,同時有助于強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如教《童趣》時,因為這是一篇要求背誦的文言文,筆者就在趣味上下工夫引導學生背誦,讓學生運用形象思維來記憶。比如第二段第一句“夏蚊成雷”筆者對學生說:“你們看,這完全可以用我們班的兩位同學的名字來記嘛,‘夏雯陳雷,很容易吧?”學生聽了哄堂大笑,馬上對背誦課文來了興趣,有的同學還創(chuàng)造出了其他的記憶方法互相交流,全班很快就熟讀成誦了。這樣的語言把原是難來背誦的內容說得含蓄幽默、妙趣橫生。還有一次在評講作文時,筆者要求學生多修改,并舉了一個例子說:“好文章是美女,要梳妝打扮的。同樣好作文也要修改。寫了不改,等于生下來不梳洗,再美的人也丑陋了。何況普通的作文?”這樣的話發(fā)人深思,令人回味,學生在發(fā)笑的同時領會到其中蘊含的智慧和哲理,領悟教師的真正用意。
因此,如果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靈活運用詼諧幽默的趣味語言,它必能使教學過程更輕松、更有樂趣、更有效。
三、富有風味
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泵恳粋€學生都有著獨特的個性和人的“整體性”。作為基礎教育的一門學科,語文教學具有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獨特的個性,每個學生也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個性與共性的辯證關系,把普遍的素質要求、教育方法與語文學科或學生的個性特征、教育途徑結合起來,才能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使學生的個性健康地發(fā)展。
教師的教學個性作為一種重要的后天環(huán)境因素,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魅力在外表現(xiàn)為風度、談吐、舉手投足、言傳身教等方面,在內則體現(xiàn)在教學思想、德識才學上。一旦教師獨特的魅力形成,那么他的一言一行,都將打上獨特的個人印記,富有強大的吸引力與感召力,使學生不自覺地模仿和學習,增加學習的動力,帶來思維的啟迪體現(xiàn),甚至轉化為學生自己的個性特征。因此,筆者在上課時,注意使自己語言與眾不同,具有鮮明的個性,烙上深深的“自我印記”,或質樸豐實,或華麗曲雅,或幽默機智、妙語連珠,或隱重凝練、有條不紊,可謂各領風騷,異曲同工。比如筆者在上《天上的街市》時,是這樣導入的:“浩瀚的蒼穹曾經引起我們古老的祖先多少聯(lián)想,無窮的宇宙曾經帶給我們睿智的先人多少想象,今天就讓我們插上聯(lián)想和想象的翅膀,一起走進“奇思妙想”的世界?!惫P者還在調節(jié)語勢布設課堂氣圍,控制音量調動學生心弦等方面注意語言的藝術性,所以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一定的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