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紅
(北京市昌平區(qū)婦幼保健院,北京 102200)
子宮肌瘤是婦科最常見的子宮良性腫瘤,目前尚無有效藥物可根治,手術治療是有癥狀肌瘤患者的最佳方法[1]。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手術技術水平的迅速發(fā)展,且其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等諸多優(yōu)點[2],使過去腹式子宮切除術逐漸向微創(chuàng)的腹腔鏡手術轉化。與此同時,充分的術前準備也是有效治療的保證。米非司酮是臨床最常用的術前準備用藥,能有效抑制肌瘤生長并使其縮小,從而提高手術的成功率。但手術中漏診率較高,增大了術后腫瘤復發(fā)的風險[3]。紅金消結濃縮丸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筆者觀察了將其與腹腔鏡子宮次全切術聯(lián)合應用治療子宮肌瘤,療效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婦產(chǎn)科2010年4月至10月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66例。納入標準:結合病史、臨床癥狀及體征、影像學檢查及術后病理組織學等明確診斷為非宮頸部位子宮肌瘤,且要求保留宮頸;自愿參與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妊娠;合并有子宮內(nèi)膜癌、子宮內(nèi)膜惡性病變、宮頸病變等子宮惡性病變;有嚴重的內(nèi)外科合并癥;手術禁忌證。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66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兩組患者的年齡、肌瘤類型和子宮大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兩組患者均采取腹腔鏡子宮次全切術行子宮肌瘤治療,具體方法為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分別在臍上、左下腹、恥骨聯(lián)合上及右下腹麥氏點處置入套管針并沖入CO2,此過程中注意避免損傷膀胱;腹腔鏡下檢查子宮、附件及盆腔情況,經(jīng)陰道中放置舉宮器以操縱子宮;自左下腹套管中置入血管閉合器,分別鉗夾電凝切斷圓韌帶、輸卵管和卵巢固有韌帶,剪開闊韌帶前后葉及子宮膀胱反折腹膜,下推膀胱至子宮頸峽部,分離宮旁組織,暴露子宮動靜脈,先用雙極電凝子宮動靜脈。經(jīng)左側套管放入自制結扎套圈,置于子宮峽部,取出舉宮器,收緊線圈,再行2次打結固定;于左下腹穿刺孔置入子宮電動切割器,在套扎線圈上1 cm處分次將子宮體及瘤體組織切割粉碎后取出體外,沖洗盆腔,放盡CO2氣體,拔出套管,皮內(nèi)縫合穿刺孔。圍手術期對照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片(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347,規(guī)格為每片25 mg),每日1片;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紅金消結濃縮丸(云南楚雄云中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 Z20080315,規(guī)格為每丸 0.2 g),1次 10丸,1日 3次。兩組患者的療程均為4周。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33)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按吸引器內(nèi)液體量減去沖洗液量加紗布稱重(1 mL=1 g)計算;術后鎮(zhèn)痛藥物使用頻率(記錄使用患者例數(shù));肛門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日等指標,同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結果見表1。
表2 兩組患者術中情況比較( ± s)
表2 兩組患者術中情況比較( ± s)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5。下表同。
組別對照組(n=33)觀察組(n=33)術中出血量(mL)85.13 ± 21.54 61.38 ± 16.43*手術時間(min)80.15 ± 4.36 77.83 ± 5.77
兩組患者術后生命體征均較平穩(wěn),未出現(xiàn)傷口感染、出血等并發(fā)癥;兩組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手術部位疼痛發(fā)生,予以鎮(zhèn)痛處理后癥狀緩解,觀察組患者鎮(zhèn)痛藥物使用頻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兩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均恢復良好;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日明顯短于對組(P<0.05),可見加用紅金消結濃縮丸后對患者術后的康復和早期的功能恢復有一定促進作用。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相關指標比較[例(%), ± s]
表3 兩組患者術后相關指標比較[例(%), ± s]
組別對照組(n=33)觀察組(n=33)鎮(zhèn)痛頻率[例(%)]7(21.21)5(15.15)*肛門排氣時間( ± s,h)21.55 ±1.38 20.43 ±2.21 ± s,d)6.38 ±1.12 4.23 ±1.05*術后住院日(
兩組各有1例患者術后出現(xiàn)盆腔包裹性積液。對照組中有2例患者術前出現(xiàn)下腹部疼痛,考慮與米非司酮使用后所致腫瘤收縮繼發(fā)痙攣有關,予以止痛對癥處理后好轉;觀察組中有1例患者術前出現(xiàn)下腹部疼痛,予以相應處理后好轉。兩組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腹腔鏡技術也逐漸普及到子宮肌瘤的手術治療中。與傳統(tǒng)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具有術后腹膜滲出及盆腔粘連減少、縫線反應輕、手術創(chuàng)傷小及術后腸功能恢復較快等優(yōu)點。子宮次全切術是保留宮頸結構的宮體部切除手術,可用于治療宮體部多發(fā)肌瘤,因該手術切除了子宮體部而去除了子宮肌瘤的好發(fā)部位,可減小肌瘤的復發(fā)率,具有較明顯的優(yōu)勢[4]。同時,有針對性的圍手術期治療是手術成功與否的重要保障。尤其針對腹腔鏡手術而言,手術視野相對傳統(tǒng)手術小,多發(fā)及較大的子宮肌瘤患者往往需要術前用藥縮小瘤體大小,增加手術成功率并減少術中并發(fā)癥的發(fā)生[5]。米非司酮是臨床常用的合成類固醇,具有較強的孕激素拮抗作用,可明顯改善肌瘤體積和控制臨床癥狀[6]。但單一使用米非司酮不良反應較明顯。此外,因其抑制瘤體作用較強,對于瘤體體積較小尤其是多發(fā)性肌瘤的患者而言,往往易造成術中腫瘤組織遺漏,手術切除不完全,大大增加了術后疾病復發(fā)的幾率[7]。
紅金消結濃縮丸主要成分為三七、香附、八角蓮、鼠婦蟲、黑螞蟻、五香血藤、雞矢藤、大紅袍、金蕎麥、柴胡,具有較明顯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作用[8-9]。相關研究表明,紅金消結濃縮丸中的香附、八角蓮等成分能使子宮收縮力減弱、肌張力降低,同時可收縮血管,抑制子宮張力,聯(lián)合米非司酮后顯著加強了腫瘤血管的收縮作用[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較對照組顯著減少,可見術前聯(lián)合紅金消結濃縮丸能夠有效收縮血管,減少術中出血;觀察組術后疼痛發(fā)生率較對照組顯著減少,提示紅金消結濃縮丸在控制疼痛方面具有一定療效;觀察組平均住院日也較對照組明顯縮短,與患者術中出血及術后疼痛減少,機體功能恢復較快有關;兩組患者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并未見明顯差異,表明兩種藥物對腹腔鏡手術術后腸道功能恢復作用的影響相當;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未見明顯差異,表明紅金消結濃縮丸聯(lián)合米非司酮方的安全性良好。
綜上所述,紅金消結濃縮丸聯(lián)合腹腔鏡子宮次全切術治療子宮肌瘤安全、有效,能降低患者術中出血,減少患者術后疼痛,縮短患者術后康復時間。但本研究的樣本量相對偏少,資料的偏倚難以避免,同時藥物聯(lián)用的作用機制和長期作用仍有很多值得探討和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鮑云云.腹腔鏡下大子宮肌瘤切除術前應用曲普瑞林的臨床研究[J].中國藥業(yè),2011,20(9):52-53.
[2]宋光輝,張松英,李百加,等.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后妊娠結局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3,93(35):2 816-2 819.
[3]江 輝.米非司酮用于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前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18):33-34.
[4]張 紅,王仕明.子宮肌瘤患者腹腔鏡與開腹手術后生活質量的比較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山東醫(yī)藥,2013,53(1):51-52.
[5]李 剛,李佳黛,范玉蘭.兩種減少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中出血方法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中國醫(yī)師雜志,2013,15(7):978-979.
[6]黃 莉.米非司酮和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療圍絕經(jīng)期功能失調(diào)性子宮出血分析[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7,26(12):888-890.
[7]陳華萍,郭 蕓.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前米非司酮預處理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誤診誤治,2012,25(3):50-52.
[8]韓 芳,黃文瑾,黃可文,等.紅金消結膠囊治療子宮肌瘤150例體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6(24):63-64.
[9]曹 敏.大劑量米非司酮聯(lián)合紅金消結膠囊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4):5 843-5 844.
[10]戴海青.米非司酮聯(lián)合紅金消結膠囊治療子宮肌瘤臨床觀察[J].山東醫(yī)藥,2008,48(19):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