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位老師都知道愛的教育的重要性,可是如何在教育中滲透愛的教育,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作為一名中職教師,筆者認為愛的教育要求老師要關心學生、學會微笑、懂得寬容和信任學生。
關鍵詞:愛的教育;關心;寬容;信任
記得有一首歌的歌詞是:愛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的確人類需要愛,教育更需要愛。愛是人類永恒的話題,任何一個生命的成長都離不開愛的滋潤,教育中同樣離不開愛。羅素說:“在教育的過程中,不能沒有愛。凡是教育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發(fā)展。”可見,愛是良好教育最切實的保障,是使教育獲得成功的基石。愛是一切教育通向成功的源泉,而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在于如何愛學生,不但要愛得真切、愛得細致,更要愛得有度、愛得有方、愛得深沉,作為一名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關心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中職生雖然身體日漸強壯,但是他們的內心卻像小孩子脆弱、敏感、寂寞,因此老師要關愛學生做他們的親人,讓學生內心踏實。老師要從生活入手愛護學生,當他們生病時,不是簡單的問候,而是去看他,平時自己也準備一些應急藥品,以防晚上學生有突發(fā)情況;當學生家庭貧困沒有生活費時,可以把班費借給學生應急,但要求按時歸還;當學生有早戀傾向的時候,老師不要質問學生,而應該像朋友那樣談談他為什么會喜歡對方呢,讓學生說出心中的原因才能開解他。經過一年,筆者也摸清了學生的脾氣,當他們高興時就會叫筆者“紅姐”;當他們不高興的時候就會叫筆者“李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嘗試去走近學生,用善意的目光,入微的問候。親切的交談,關愛的撫摸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想學生所想,急生所急,設身處地去為學生著想,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信任和友誼的橋梁。另外,師生之間的第一堂課很重要,可謂師生建立友誼的橋梁,因此第一堂課,筆者的目的不是要傳授知識,而是全力的自我推銷,讓學生認識老師、了解老師、喜歡老師,要讓他們覺得自己老師充滿活力、幽默、有個人魅力,大方的將筆者的手機號及QQ號公布,讓學生私下和本人做朋友,尤其在汽車大班很重要,本人總是笑談同學們你們可都是我的網友了哦,這樣一來師生感情就拉近了許多。
二、學會微笑,用真誠的笑容去感染學生
如果說微笑是一縷春風,那么它會吹散郁積在心頭的陰霾;如果說微笑是一抹陽光,那么它能溫暖受傷苦悶的心靈;如果說微笑是一劑良藥,那么它能讓學生在心底寫下一份自信。西方有一句諺語說得好:“教師就是面帶微笑的知識”。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過:“孩子們求學的欲望是由教師激發(fā)出來的,假如他們是溫和的,是循循善誘的,這樣學生就寧愿進學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泵刻旖o學生燦爛的微笑,會讓學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發(fā)展。在學生取得成功時,要會用微笑送去欣賞:在學生感到失落時.要會用微笑送去鼓勵;在學生犯錯時,要會用微笑送去寬容。因此,要用微笑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當你微笑著走進課堂時,這不僅是你自信的反映,同時還能給學生營造一種溫馨、舒暢的學習心境,也為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奠定了心里基礎。因此說,微笑是打開學生心靈之窗的一把鑰匙,它使師生間的距離一下縮短,從而使師生之間容易溝通、交流,情感易于融洽、共鳴,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三、懂得寬容,找回學生丟失的自信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睂捜輰W生,我們就要尊重學生,給學生以長輩式的關懷和愛護。其次,信任學生。愛你的學生,就要了解、關心、充分尊重信任他。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對學生來說,老師越是信任他,他自信心就越強,就能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同時還要激勵學生,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成長需要激勵。在日常教育過程中,要從欣賞學生的角度同學生交談,拉近師生距離,使學生愿意把老師當知心朋友,吐露內心秘密,學生也在被愛護與尊重中感到老師的理解與真誠。老師從而窺測到學生的內心世界,找到激勵教育的最好契機,發(fā)現(xiàn)亮點,給予肯定和贊揚,使其樹立自信。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來走路”,這“抬起頭來”就是信心的體現(xiàn),而能讓他們“抬起頭來”的最好方法就是肯定和贊揚。一個智商很高的孩子如果每天面對的都是指責、批評,他就會得到一種也是唯一的信息:我不行。久而久之,他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心理就會壓抑,情緒就會低落,隨之而來的就會自卑、孤僻、自甘落后。而時常贊揚滯后生,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就能使他們時時感受到成功的愉悅。這樣,他們就會肯定自己,發(fā)現(xiàn)“我也行”,進而樹立起“我一定行”的信心,就會自覺自愿投身集體,大膽參與,就會增強責任感,自勉自強,努力向上。
四、信任學生,給學生提供機會
教師的信任,往往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責任感和向上力,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趨同教師所希望的道德標準。要知道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相信學生,一般知識學生獨立或通過合作是能夠解決的。如果不相信學生的這種能力,課堂中是無法放手的,學生的主動學習也就無法落實。作為教師要相信學生,敢于放手,為全體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主動探索的空間。我進行了一些嘗試。有時會挑選一些知識要求相對較簡單的內容,讓學生自己當小老師,本學期本人在自己所帶高中班級就讓學生自主查單詞和教單詞,這樣一來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把枯燥的語音學習變得生動起來。
一句話,在課堂教學內外,教師要始終尊重學生,愛護學生,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愛伴隨教學左右。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
[2]黃明良.寬容有時比懲罰更有力量[A].廣西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研討班論文集[C],2008年.
[3]夸美紐斯.大教學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4]王震.有愛才有教育[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年07期.
作者簡介:李朝紅(1982-),女,講師,武漢市交通學校英語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