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歷來都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題,是一塊“硬骨頭”。老師難教,學生難學。對于我們廣大農(nóng)村中學來說作文更是讓他們“談文色變”。我的學生絕大多數(shù)都是來自農(nóng)村,對課外書籍的閱讀相對城里的學生薄弱,知識面較窄,語言比較貧乏,寫作有些困難。即便寫了,也顯得干巴巴的,沒一點真情實感。老師一看開頭就知道后面要說什么。學生不會觀察生活,閉著眼睛瞎編。我想就 如何讓初中學生寫出有真情實感的作文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無話可說
不少的同學一動筆作文就感到為難:“老師一命題,學生抓頭發(fā)。肚里空蕩蕩,怎會做文章?”于是像擠牙膏似的生拼硬湊。寫出的文章空洞乏味,面目可憎。拒讀者于門外。
二、有話不敢說
本來,文章應是作者心聲的自然流露,言為心聲,文以傳情。但由于教師常常以成人的眼光來要求孩子的作文,缺乏換位思考,指導作文時對于主題、選材、結(jié)構(gòu)等方面往往規(guī)定條條框框,加以限制,從而導致學生面對文題無話可說,心中有不少真話又因為不合文題要求而不便說,不敢說。
三、缺乏新意
學生一寫助人為樂,總是“推車”、“讓座”;一敘事,總是學雷鋒做好事;一寫景,總是春花、秋月,美不勝收。材料老而又老,結(jié)構(gòu)似曾相識,主題盡人皆知,干巴巴像個“癟三”,沒有一點新意。更有甚者,有的學生從作文刊物上,把別人的文章稍作改動,抄下來權(quán)當自己的作文。 以 上列舉的幾個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缺乏“真情”,沒有“實感”。怎樣引導初中生寫出真情實感呢?我認為,當務之急,我們的語文老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是取消束縛,劃框框。主要是破除“重大主體論”的限制。初中生作文,特別是剛進入初中的學生作文時,教師應當明確要求,只要是真情實感,就是好文章。從而激勵學生放膽作文,說真話,道真情,寫真文。
2.是堅決糾正學生抄襲的壞毛病。初中學生中,抄作文選中的文章充當自己的習作,向老師交差,這樣的學生不在少數(shù)。教師必須明令禁止。閱讀別人的文章,只能借鑒寫法,獲得啟迪,絕不能照抄照搬別人家的文章。否則有百害而無一利。同時,要千方百計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幫助學生拓寬思路,啟發(fā)學生選擇身邊周圍最熟悉、感受最深刻的材料作文。
3.讓學生在生活中作文。農(nóng)村孩子雖然生活在農(nóng)村,可隨著他們在父母心目中地位的日漸升高,他們對勞動卻變得越來越陌生。很多學生將勞動曲解為僅僅是掃掃地、洗洗碗、燒燒水等,缺乏對農(nóng)村艱苦生活和繁重的農(nóng)活的真實體驗。為此,農(nóng)村學校應正視這一現(xiàn)狀,利用夏秋兩季農(nóng)忙時間,把學生從課堂帶進農(nóng)田。
4.讓學生多讀有真情實感的作文
(1)是充分利用教材。老師應該選擇一些比較典型的范文讓學生大聲朗讀,在朗讀中讓學生整體感受課文內(nèi)容之后,老師要引導學生欣賞文章的取材,尤其是同一主題的文章多找?guī)灼M行比較閱讀,看看表現(xiàn)同一主題可以從哪些不同的角度取材。其次,老師還可以選一些課外的美文,特別是同齡人的作文,不光是深情并茂地念給他們聽,還要舉一反三,教他們學習別人表現(xiàn)某個主題用的是什么材料,這些類似的材料在我們身邊有沒有?如果有,會不會跟別人用的一模一樣? 別人用的是這個材料,他們則可以用另外的材料。我有個學生叫阿的阿子,她喜歡上作文課,每次給他批的作文他都會認真去看并喜歡捉摸。
(2)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成為一個有心人 。學生的生活范圍相對狹窄,幾乎永遠是幾點一線,缺乏色彩。我們的寫作課應向生活“開放”,求教于生活,讓美好生活本身去觸動學生寫作的靈性。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學生不會從生活中積累材料。往往讓一些事物、事情從身邊悄然而過,而不會去牢牢抓住。只有讓他們學會了觀察生活,在生活中取材,文章素材才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生活中有寫不完的東西,我們的學生卻視而不見,非要瞎編,編的結(jié)果是千篇一律。我們做老師的就要把這種觀察生活的方法教給學生,要在課堂上公開講師生都看得見,學生卻沒感覺的事例,讓學生學會做一個有心人。其實,觀察生活不需刻意,關(guān)鍵得有心,讓他們在寫作文需要材料時主動在記憶中去搜索。當然,這需要教師的逐步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們每天上學、放學都要走一段長長的路,我讓學生把自己在路上所見所聞和周圍的變化,寫進日記,學生有的寫路邊又新設(shè)置了垃圾筒;有的寫路邊的村民新修了許多小洋樓,學校操場上還設(shè)置了籃球場;有的寫農(nóng)村人也買電冰箱、空調(diào)了;有的寫春天來了,路邊的小樹吐出了嫩芽,挺直了腰桿……剛開始是有意識的要求,漸漸學生就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真正成為生活中的有心人。只要是來源于生活的作文,肯定會有真情實感。
5.讓學生這會篩選使用材料
生活中的事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我們不能都把它拿到作文里來,我們要讓學生學會篩選使用。我采取的辦法是讓學生寫作文之前先說。第一步,確定主題。第二步,讓學生說符合這個主題的可以用哪些材料,幾個學生可以說出幾個材料。第三步,讓學生大家來選哪些材料可以采用。
6.讓學生學會把“新八股文”改得有真情實感
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作文有好有壞,老師可選一篇比較有代表性的作文讓大家來提意見,大家說怎樣修改,讓不會作文的同學受點啟發(fā)或刺激。我有時在評講作文時,專門找一篇特別“八股”的作文,或干脆加工成“新八股”作文,然后讀給學生聽?!啊?,我的媽媽十分愛我,有一次,我生病了,媽媽背著我就往醫(yī)院跑,豆大的汗珠……”,我剛念到這里,就有學生開始說了:“好假哦?!睂W生的思路按我預設(shè)的程序在走,我暗自高興,馬上放下作文本,問:“假嗎?”幾乎全體同學都拉長聲音回答:“嗯——”我看時機已經(jīng)成熟,馬上又問:“怎么假了?”學生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有的說:“又是上醫(yī)院。”有的說:“如果是冬天也有豆大的汗珠嗎?”有的說:“后面肯定還會寫我看媽媽的頭發(fā)里已有了白發(fā)。”“……”其實,這是我故意加工的“新八股文”。學生開始反感這樣的作文了,這是好事。于是,我問大家:“有誰生病讓媽媽照顧過的?”舉手的人一大片,我讓他們說自己的媽媽是怎樣照顧自己的。有的說:“我小時候輸液又哭又鬧,媽媽抱著我,爸爸舉著輸液瓶在醫(yī)院的壩子里逛了兩個小時?!庇械恼f:“我輸液時,護士老扎不準血管,我哭多久我媽媽就會哭多久。”有個學生說得很感人:“我生病在鄉(xiāng)衛(wèi)生院住院,身上睡痛了,想斜靠一下,枕頭又矮,床又搖不起來,棉被又只有一床,結(jié)果媽媽弓著背讓我靠著,我覺得很舒服很快就瞅著了,一睡就是小半天,等我醒了,媽媽的背都直不起來了?!蓖瑢W們聽完都默不作聲,顯然是被感動了。我最后總結(jié):“同學們,是不是寫媽媽照顧生病的我一定要寫成先前那篇作文那樣?”回答是否定的。然后,叫同學們來給這篇作文提修改方案,學生提了很多建議都是可取的,我相信學生對于如何寫出有真情實感的作文有了真切的體會。老師還可以找一篇次好的,精心修改后作范文念給大家聽,讓他們了解這樣的作文怎樣寫。
總之,我認為讓學生學會了寫出真情實感的作文,會讓我們的作文教學充滿盎然的生機。我想,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努力做到:在學生寫作陷入困境時,要激發(fā)起他們興趣的火花,點燃火花以后,還要幫助他們?nèi)计稹罢媲閷嵏小钡幕鸢?,并使之越燒超期旺,從而提高寫作水平。所以要想讓學生喜歡寫作文,并且寫出的作文有真情實感,就要讓學生有生活體驗和積累,并鼓勵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寫身邊的人和事,,這樣也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使他們作文“有內(nèi)容可寫,有情感可抒”。要教會學生寫好作文,非一日之功。這要依靠教師的指導,學生的感悟,對生活的觀察,對素材的提煉,對語言的駕馭的能力等各種因素,合發(fā)揮效力?!冻踔姓Z文新課程標準》中對寫作的要求共有八點,提得很全面,很具體。其中第二點這樣要求:“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