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乙烯是高中化學必修二有機物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是掌握烯烴性質(zhì)的必經(jīng)之路,烯烴的性質(zhì)是高考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輕松掌握,深刻理解乙烯的性質(zhì),離不開好的實驗設計及改進。
關鍵詞:乙烯;性質(zhì)實驗;設計;改進
乙烯有明顯的結構特點,有碳碳雙鍵,化學性質(zhì)活潑,學習乙烯最重要的是化學性質(zhì),課堂上必須借助好的實驗設計來掌握乙烯的性質(zhì),下面我們來探討乙烯的實驗設計及改進。
一、實驗室制取乙烯的方法改進
在傳統(tǒng)的實驗室制法中,我們先了解一下流程。
藥品:乙醇,濃硫酸
裝置:125ml圓底燒瓶、200℃溫度計、鐵架臺、水槽、集氣瓶、雙孔橡皮塞、酒精燈、導管、軟木塞
步驟: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在燒瓶里注入體積比為1:3的乙醇和濃硫酸混合液20ml,并放入幾塊碎瓷片。
2.加熱,使溫度迅速上升到170℃
3.將氣體通入試管中進行性質(zhì)實驗
在傳統(tǒng)的乙烯制法中,乙醇易炭化,制取過程中易發(fā)生副反應,乙烯的量不足做其他性質(zhì)實驗,由此,實驗制取的方法改進如下:
在裝置中,125ml圓底燒瓶改成250ml蒸餾燒瓶(帶支燒瓶),可以去除雙孔橡皮塞,減少氣體損失,酒精燈改成酒精噴燈,加熱效果更好,可以使溫度迅速上升到170℃。再將碎瓷片改成干凈的河砂。
在步驟1中,燒瓶中共注入36ml混合液,其中濃硫酸27ml,乙醇9ml,這樣可以保證性質(zhì)檢驗中有足夠的氣體,加入少量五氧化二磷可吸收反應過程中產(chǎn)生的水分,保持反應能快速平穩(wěn)地進行,減緩乙醇的炭化和二氧化硫的生成。河砂應先用鹽酸洗滌,然后用水洗滌,干燥備用.乙醇和濃硫酸作用,先生成硫酸氫乙酯,發(fā)生如下反應:
CH3CH2OH + HOSO2OH → CH3CH2OSO2OH + H2O
該反應放熱,所以必要時可浸在冷水中冷卻片刻,邊加邊搖可防止乙醇炭化。干凈的河砂可以作為硫酸氫乙酯分解為乙烯的催化劑,還可以減少泡沫的生成,有利于反應的順利進行。
硫酸氫乙酯與乙醇在170℃分解生成乙烯,但在140℃則生成乙醚,所以,該實驗應該用加熱效果好的酒精噴燈,這樣可以減少乙醚的生成,提高乙烯的產(chǎn)率,但當乙烯開始生成時,則加熱不宜過劇,否則將有大量產(chǎn)生,使實驗難以順利進行。
二、乙烯性質(zhì)實驗的設計改進
在新課標課本上的乙烯性質(zhì)實驗,只是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溴水和高錳酸鉀溶液沒有具體的用量和操作,為了讓學生更直觀明顯地觀察現(xiàn)象,更好地理解乙烯的化學性質(zhì),現(xiàn)將實驗改進如下:
實驗步驟:1. 將小試管改成大試管,在試管1中加入3 ml 1%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在試管2中加入3 ml 0.1%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通入乙烯氣體。
2.將生成的氣體直接在酒精噴燈上點燃,引導學生觀察火焰顏色,火焰的明亮程度,有沒有黑煙等。
3.取汽油或煤油1 ml分別滴入步驟1裝同樣藥品的試管1和試管2中,觀察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試管1中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試管2中的高錳酸鉀溶液都褪色,乙烯燃燒產(chǎn)生明亮的火焰,伴有少量黑煙,將汽油或煤油滴入試管1和試管2中同樣能使溶液褪色。
現(xiàn)象解釋:乙烯含有不飽和的碳碳雙鍵,化學性質(zhì)活潑,能與溴單質(zhì)加成,能被高錳酸鉀氧化,通常的汽油、煤油中含有不飽和烴,可以作為性質(zhì)實驗進行對比,總結烯烴的性質(zhì),實驗中應注意將有色汽油和煤油蒸餾得到無色液體才能使用。
通過對乙烯氣體的實驗室制法和性質(zhì)實驗的設計和改進,可以讓學生對乙烯的性質(zhì)有更直觀的理解,能更容易地掌握乙烯的化學性質(zhì),為烯烴的學習打下基礎,引導學生的探討實驗方法的改進,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