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開設的生物學科涉及植物、動物、人體學以及基因工程、遺傳變異、醫(yī)藥衛(wèi)生、環(huán)境保護等廣泛的知識,與學生生理、心里的不斷成長和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初中生剛開始接觸生物科既陌生又好奇,在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掌握其基礎知識,具有其基本技能,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多種能力。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
一、摒棄傳統(tǒng)觀念,多方重視,避免偏科
在過去的教學中常把生物科當作副科,“豆芽”科。安排的課時少,教師就教得敷衍,學生學得不認真,甚至不學,教學效果差,談不上培養(yǎng)學生多種能力。當今在重視能力教育的時代,我們徹底改變了輕視生物科教學的觀念。首先我們教育部門的上級領導高度重視,現已把生物科作為了主要科目。進行的常規(guī)檢查、質量檢測與分析、綜合考評等都和大學科“語文、數學、外語”等同樣看待,并納入教師“評優(yōu)、選先、晉級”的業(yè)績考核之中。每學年都會舉行“教學技能大賽、優(yōu)質課展評、公開課研討”等活動。還時常講到生物科在高考、中考、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如生物科中“雜交培育的優(yōu)良新品種:高產奶牛、水稻、玉米等,轉基因藥品、食品,基因療法等,都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對我們有著重要作用??h教科所還給全縣生物科教師建立了QQ群,搭建了生物科教學研討網絡平臺?,F在我們教師和學生不存在主、副科的觀念了。我校生物科還成立了備課組,不定期組織教師去聽取教育專家、模范教師的專題講座。還到當今教學有特色,素質教育做得好的學校去學習、交流、取經。搭建了“多校聯(lián)盟,資源共享”平臺。定期開展集體備課研討活動,充分發(fā)揮集體智慧。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各知識點的落實,教具、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教學過程的設計,導學案的編排等,在集體備課研討活動中都能集眾家之長,補己之短,進而達成共識。在此基礎上各任課教師根據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補充或刪減,采用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措施,制定出完善的導學案進行教學。這樣多方重視生物教學,避免了偏科現象,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多種能力。
二、精心設計生物導學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是開發(fā)智力的鑰匙?!备愫脤W習、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把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重要位置,增強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的學習富有成效。初中生物科教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但知識編寫簡潔。加之“基因、遺傳、變異”等內容學生非常陌生,難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就顯得十分重要。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上課前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專研教材,精心準備導學案,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才能滿足學生學好生物科的需求。我們應從各種教學材料中去精選所需的教學資料,帶著需求從網上去進行搜索,向各專業(yè)人士請教。通過這些途徑搜集好的教學資源,融匯到編寫的導學案里,充實到課堂教學中去。教師的知識面擴大了,豐富起來了,在教學活動中就能充分利用積累的資源,授課時就會運用自如,頭頭是道,生動有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會學得津津有味,輕松自如地掌握好知識。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還可靈活采用以下做法:1.巧妙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進行教學,將教材中配套的插圖呈現在學生眼前。還可設計出簡而優(yōu)、少而精、恰當好處的教學實用性課件,來豐富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增加教學的直觀性,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對生物知識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在愉悅中掌握所學知識。2.結合生物科的教學特點,多從實際生活中提取教學素材,利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知識經驗,巧妙地與教材知識融合,把教與學、學與用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知識,學了知識就能用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加學習的趣味。3.豐富練習形式,搞好課外輔導。利用生物科中的觀察、調查、實驗等方法,讓學生走出教室,來到社會,進入有趣的大自然,來豐富學習情趣。4.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要多關心,多稱贊和鼓勵,少責備和批評,發(fā)現學生有一點進步就要及時給予表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融洽師生關系。通過這些方法,來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多種能力。。
三、課堂教學中要掌控好學生注意力,有效利用四十五分鐘搞好教學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學生聽課的注意力指數是隨著老師講課時間的變化而變化,講課開始時,學生的興趣濃厚,中間時間保持平穩(wěn)狀態(tài),隨后開始減弱,注意力下降。一堂課要做到自始至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們老師就要講究教學策略,運用好精心準備的導學案。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充分地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現有知識水平,深鉆教材,熟悉教材中的每個知識點,補充相關知識及其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事例。教學時教師要利用自己的主導性,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隨時插入一些與教學有關的學生實際生活中的有趣事例或感興趣的東西,來掌控好學生的注意力??梢郧‘斃枚嗝襟w課件,有意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不隨意注意;巧設疑問激發(fā)學生興趣,維持學生的有意注意。還可巧妙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接觸許多新事物,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增強他們的求知欲,使學生學習得更積極主動。從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使四十五分鐘的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
四、增強實驗探究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
記得有位外國教育家說過:學習任何東西最好的途徑是自己發(fā)現。生物科中安排有系列化、多樣化的科學探究活動,介紹的探究方法也靈活多樣。我們應很好利用它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科學實驗探究的方法與技能。無論探究實驗還是演示實驗都能從中獲得知識,驗證知識,培養(yǎng)掌握知識的能力。學生親眼見過、親手做過,印象更深刻,知識掌握更牢固。因此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實驗,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就能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這樣引導學生積極地去進行實驗探究性學習,掌握其知識技能,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多種能力的目的。
五、重視知識的復習鞏固,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
大教育家孔子說道:“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就強調了對知識復習鞏固的重要性。初中生物教學對知識的復習鞏固尤其重要。生物科每周的教學課時較少,學生學習一次要間隔幾天,我們在上新課前學生對上節(jié)課的知識已忘記得差不多了,要讓學生復習一下上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再用抽查問答的方式進行檢測,回答好的給予表揚,差的給予鼓勵,然后順利地轉入新課的教學。這就充分運用了賞識教育,來減輕學生的壓力,增強學習信心,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同時還要利用時間進行知識的梳理和系統(tǒng)性復習與訓練。在設計訓練習題時,要注意難易程度,讓大多數學生易于完成。要在學生理解,掌握了知識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答問題的能力。四川教育出版社的《新課程實踐與探究叢書》中單元知識回顧,重難點解析的題型,應是我們設計訓練、檢測習題的典范。這樣學生所學知識得到了鞏固和運用,就能強化教學效果,增強解答問題的能力。
在生物科的教學過程中,只要教育部門的上級領導、教師和學生多方重視,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探索,不斷反思,不斷總結,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改進教學策略和方式方法。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我們生物科的教學水平就能不斷的提高,課堂教學就會更加高效。從而達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多種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