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名校我一直關注,于是我捧讀了這本書。正如書名,《伊頓公學的經(jīng)典法則》不像是一本完整的故事書,更像是由若干篇文章構成的10個小斷章,有如法律法規(guī)的條款。作者楊立軍將伊頓公學的教育理念和伊頓人的人生智慧歸納為10種核心精神,依序展開為獨立、個性、友愛、忠誠、尊嚴、勇敢、傳統(tǒng)、紳士、幽默、使命感。
世界上有兩件事最難: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里;二是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里。書中所說的十個道理大家都不難明白,關鍵是要能說服人。作者的聰明之處在于,以伊頓公學的經(jīng)典法則為關注焦點,引發(fā)開去,借用了大量的生活實例,進行了生動的演繹,使得“法則”也具備了活潑的生活氣息,不再冷面、不再刻板,因而也能打動人心,讓人樂于接受!
我在想,作為英式教育典范,伊頓公學的成功,絕不僅是因為它是一所貴族學校,有嚴格的優(yōu)選優(yōu)錄與封閉式的管理,抑或是有特別的教師與教學內(nèi)容,而是因為伊頓公學從10多個方面,對伊頓學子內(nèi)在的精神進行了全面的引領,他們在不斷地給每一名學生進行著精神補鈣,教會他們獨立、有個性又重友情、忠誠而有尊嚴、勇敢而不失傳統(tǒng)、幽默而不失紳士風度,使得他們骨骼硬朗、充滿自信地走向成功之門!這10個方面的精神素養(yǎng)都是我們成長的必須品呀。他們已將對人的教育已經(jīng)融入到了學校課程之中,真正做到了有效德育。
我們的德育往往站得過高,一廂情愿地從國家、民族、群體提了一些自以為是的要求,如《中學生守則》,大家都覺得空泛籠統(tǒng)、過于一致,象是個空洞的德育口號,如果從我們每個人真實成長出發(fā),讓我們都有精神氣質(zhì)了,那么整個國家不就更具民族精神了?
伊頓公學的10大法則,無異于開出的10份補鈣的方子,能有效地克服現(xiàn)代中國小孩身上普通存在的軟骨病,從而讓我們鐵骨錚錚,做一個響當當?shù)娜耍?/p>
那么該怎樣去補“鈣”呢?書中不乏這方面的論述,如“獨立”這一章是這么說的——
伊頓有嚴格的校規(guī)和作息時間,進入伊頓的第一學年,孩子們的主課便是學會如何生活。因此除卻生活中偶然遇到了大麻煩,舍監(jiān)或監(jiān)護人會協(xié)助學生處理以外,日常生活中的眾多細節(jié)完全由孩子自己安排。伊頓的舍監(jiān)、老師在孩子們的生活中只是起引導作用,決不充當保姆式角色,而且學校認為學生有理應允許爭辯(但不能是無理取鬧)?!令D的舍監(jiān)、老師更多的時候是斬釘截鐵、說一不二的?!令D對于孩子的引導式,而非保姆式培養(yǎng)是完全科學的。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給了孩子充分發(fā)展自我的空間,而且孩子可以在自我能力的不斷完善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而加強了自信心。
伊頓公學的學生,常被外界稱為“小大人”。伊頓的理念是孩子們在伊頓掌握了生活自理的能力,就相當于為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伊頓,無論是王子還是富翁的兒子,每個學員都需要獨立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積極組織并各種社會活動。……它意味著從生活到心理上不再依賴別人,事事由自己思考和解決。
在伊頓的校園里,我們經(jīng)??梢钥吹胶⒆觽兘?jīng)常向周圍的人,尤其是向年長者表明自己的獨立要求并表現(xiàn)出全新的“成熟”的特點。例如,他們激烈地闡述自己的主張,不愿意讓人們看到他們的依賴性和幼稚性中那些“孩子式”的特點。……在學校時,他們愿意與教師,特別是自己敬佩的老師來往,交談有關專業(yè)、人生、社會等方面的問題,希望從中獲得教益。
伊頓的老師經(jīng)常對學生說,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你的父母、你的老師、你的同學,沒有義務替你包辦一切?!令D公學的學校大廳就是伊頓人自己動手的產(chǎn)物。
伊頓總是鼓勵學生自己做決定,不要被別人影響,也不要覺得自己一定要“從眾”。
伊頓特別注重孩子自己動手的能力,在伊頓,孩子們總是被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放眼望去,其它章節(jié)的具體操作辦法,也俯拾皆是。
總結一下,伊頓人的做法似乎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是文化育人。正如書中所說,幾百年的歷史名校,伊頓有了特殊的文化氛圍,置身其間,本身就是一種驕傲。更何況它有特殊的“人脈”網(wǎng),讓個人更容易走向成功呢?我們身邊不也有一些名校嗎?大家不遺余力地想擠進去,除了追求它教學的高質(zhì)量外,恐怕也看重它的人脈資源吧!時下,打造品牌學校,打造品牌班級,是不是也有這方面的深意呢?象華師一附中就很重視品牌文化育人。
二是制度育人。好的學校制度也是可以育人的。為了讓學生獨立,伊頓在學生生活中采用導師制;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個性,伊頓采取獨有的分班制;為了讓學生學會友愛,伊頓人采取同食同宿制;為了讓學生遵從傳統(tǒng),伊頓作出了嚴格的服飾要求;為了讓學生要尊嚴感、優(yōu)越感,伊頓人采用不同的服飾進行呵護與激勵。這使我想起了前幾年有學校實行 “五個加強”與封閉式管理、定餐制度等,成為全區(qū)學習的典范。
三是課程育人。伊頓公學所教的學科比一般中學深,而且學生必須讀古典文學。近年來,伊頓趕上世界潮流,對數(shù)理和語言學科頗為重視,有頗具規(guī)模的理化實驗室及現(xiàn)代語言室,學生們不但學習數(shù)學、經(jīng)濟、音樂、藝術、物理、生物等課程,還必須兼讀一門外文。伊頓的學生們雖然衣食無憂,但學校的安排也非常緊張,中學6年的文化課被壓縮在4年里學完,最后2年是“大學預科教育”。除了文化課之外,學生還必須參加包括馬球、賽艇、擊劍、柔道在內(nèi)的30多種貴族運動,還要接受嚴格的音樂教育。如此豐富的學習內(nèi)容,如此緊張的學習氛圍,對學生的成長應是一種挑戰(zhàn)吧!如此豐富的課程,對學生的影響自然也是全方位的,學完這樣的一些課程,要想造就一個膽小、孤僻的人恐怕都很難吧?
四是活動育人。伊頓,學生的活動是十分豐富的:“無論是王子還是富翁的兒子,每個學員都需要獨立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積極組織并各種社會活動辯論”、“伊頓公學里有無數(shù)的學會、協(xié)會、俱樂部、文化活動”、“他們還和女子學?;ハ嘟涣?。比如在學校的戲劇表演中,到需要扮演女生角色的時候,伊頓的老師就到女校去邀請女生來演出。伊頓的老師還和當?shù)氐囊恍┠信煨5墓W校進行校際交流”、“除了文化課之外,學生還必須參加包括馬球、賽艇、擊劍、柔道在內(nèi)的30多種貴族運動,還要接受嚴格的音樂教育?!薄ⅰ耙令D學生的體育活動在課余時間占的分量很重?!边@樣的一些活動,無疑在促進著學生的內(nèi)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