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現(xiàn)行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在運行中還存在一系列問題,為此,本文提出了構建我國高校新型后勤管理模式的對策:樹立科學的后勤管理觀念、建立合理的后勤管理體制、健全高效的后勤管理機制。
關鍵詞:高校后勤;管理模式; 問題;對策
我國早在80年代就提出了要實現(xiàn)高校后勤社會化,但是由于缺乏理論的支撐,執(zhí)行力度不大,使很多高校處于徘徊、觀望的狀態(tài),導致我國現(xiàn)行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在運行中還存在一系列問題,后勤機構沒有從根本上與學校分離。因此,對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構建進行探討具有一定的意義。
一、樹立科學的后勤管理觀念
1.更新本質觀
由“行政領導”轉向“后勤服務”。高校后勤管理的本質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為全體師生員工服務。為教學和科研服務就要求高校后勤管理部門與管理人員主動地、經常地與教學科研部門保持聯(lián)系,切實保證教學科研工作的物質需要。為師生員工服務就要求后勤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從方便師生員工生活的角度出發(fā),增加服務內容,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
2.更新價值觀
由“無償服務”轉向“有償服務”。長期以來,由于對本質觀理解出現(xiàn)了偏差,同時由于后勤組織機構靠學校撥給教育行政費維持,使高校后勤管理提供的服務成果缺乏商品性,總是無償提供給服務對象。進而造成了高校后勤管理人員以及師生員工產生了不正確的認識,認為高校后勤管理就是應該提供無償?shù)姆?,從而給高校的后勤工作帶來了很多的困難。在樹立了高校后勤管理就是服務觀念的基礎上,我們應該進一步認識到,受服務方就應該提供服務的費用,遵循有償性的高校后勤管理的要求,即要將高校后勤管理的價值觀從計劃調配、無償服務轉向市場經濟體制的等價交換、有償服務。
3.更新質量觀
由“重量輕質”轉向“質量并重”。由于受傳統(tǒng)的高校后勤管理的本質觀的影響,導致了后勤管理中重“量”輕“質”,也就是無限制地拓寬自身的服務范圍,而不注意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新的質量觀則要求高校后勤管理部門既要重視服務的“量”也要重視服務的“質”。這就要求高校后勤管理既要提高優(yōu)質的服務,又要拓寬服務的范圍。
4.更新對象觀
由“全校師生”轉向“后勤員工”。傳統(tǒng)的高校后勤管理認為后勤管理的對象是全校的師生員工,以及教學、科研工作等,從而擴大了后勤管理對象的范圍,結果把不屬于后勤管理部門管理的人員以及工作納入了后勤管理的領域,造成了高校的后勤管理在管理對象上與教育教學管理、行政管理相混淆。按照新的后勤管理對象觀,高校后勤管理的對象應該是后勤管理部門的下屬管理組織、管理人員、服務人員以及資金、物質等;學校的師生員工以及科研、教學工作只是后勤管理部門服務的對象,后勤管理機構和師生員工之間是“營業(yè)員”與“顧客”之間的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而不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
二、建立合理的后勤管理體制
1.領導體制
我國高校后勤管理體制中的領導體制在計劃經濟條件下長期以來實行的是總務處處長負責制和校長(副校長)負責制,使后勤管理從屬于學校的領導。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領導體制宜采用“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guī)定,“董事長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從機構上來看,后勤集團應設立董事會,并由董事會來聘任總經理。董事會成員由學校分管后勤工作的有關人員、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社會上的投資者、總經理組成。董事會對后勤集團(公司)行使經營服務決策權,決定后勤集團(公司)的經營服務方向、任務和經營國有資產收益分配政策??偨浝韺笄诩瘓F(公司)的資產、資源和服務市場行使經營管理權和使用權;負責對學校后勤管理工作實行統(tǒng)一領導、決策、計劃、組織、控制和協(xié)調,負責對學校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從制度上來看,董事會必須有自己的章程、管理制度,并按照機構、工作、人員三個方面的要求具體落實:總經理必須有個人的管理制度——個人責任制,以便明確自身的職責。
2.執(zhí)行體制
從機構上來看,應明確總經理以及其管理的總公司和分公司都屬于執(zhí)行機構??偨浝硇惺苟聲臎Q議,后勤集團(公司)以及下屬的分公司分別行使董事會賦予總經理決議的各種議案。它們都是執(zhí)行機構,而不是管理機構、行政機構。從制度上來看,應分別制定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來督促總公司、分公司以及其中的員下來執(zhí)行。
3.咨詢體制
高校后勤集團(公司)應建立由校領導、教師、學生、后勤職工、家長、社會各界人士等組成的咨詢機構,并保證機構的相對獨立性和權威性,使之真正成為高校后勤集團領導層的智囊團,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后勤重大事務進行討論,提出意見和建議,供高校后勤集團領導決策時參考。咨詢機構的任務是對后勤集團綜合性的大問題、關鍵問題、局部問題等提供政策與信息的咨詢,從而為后勤集團進行合理的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jù)。
4.監(jiān)督反饋體制
關于監(jiān)督反饋體制,從機構上來看,后勤集團(公司)應設立監(jiān)督委員會,由學校領導、紀檢、監(jiān)察、審計部門有關人員和高校師生代表組成,對后勤集團的經營服務活動實行全面監(jiān)督,并且定期提供反饋信息。此外,還應根據(jù)各分公司行使的職能,分別聘請有關人員組成各分公司的監(jiān)督委員會分會,負責對各分公司進行監(jiān)督并提供反饋信息。從規(guī)章制度上來看,監(jiān)督委員會與分會應分別制定相應的機構規(guī)范、工作規(guī)范、人的規(guī)范等規(guī)章制度來確保監(jiān)督功能的實現(xiàn),克服過去高校后勤管理沒有人監(jiān)督的不良局面。
三、健全高效的后勤管理機制
健全高校的后勤管理機制就是要從導向機制、激勵機制、制約機制三個方面進行。導向機制就是要使高校后勤管理導向正確的方向,步入符合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市場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的軌道,而不是偏離這種軌道;激勵機制就是要使高校后勤管理能充分調動和發(fā)揮管理人員和組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制約機制就是要為高校后勤管理提供一種約束力量來保證后勤管理活動朝有序化、規(guī)范化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