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外科急腹癥的觀察與護理措施。方法 總結(jié)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697例急腹癥的護理經(jīng)驗。結(jié)果 681例痊愈,7例出現(xiàn)手術并發(fā)癥,6例出現(xiàn)化膿性感染,經(jīng)治療痊愈,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結(jié)論 正確及時觀察病情,重視急腹癥各個環(huán)節(jié)護理,采取積極相應護理措施,是提高治愈率、避免嚴重繼發(fā)病、減少術后并發(fā)癥、促進康復。
關鍵詞:急腹癥;觀察;護理
急腹癥是外科常見而又十分復雜的病癥,在護理工作中加強對病情的觀察和護理,有利于早期診斷和予以正確的治療,對降低死亡率,及早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1] 。
1觀察要點
密切觀察判斷病情:
1.1一般情況生命體征觀察 認真傾聽患者主訴,準確收集病史,測量體溫、脈博、呼吸、血壓,結(jié)合觀察患者的神志、面色、末稍循環(huán)、皮膚彈性、尿量等變化,判斷患者有無休克或脫水征象,對伴有嚴重并發(fā)癥者,須果斷迅速地建立靜脈通路,酌情補液。
1.2腹痛及腹部體征的變化 對急腹癥患者,特別要注意腹痛情況的觀察,患者的姿態(tài)、體位等??煞从掣雇吹男再|(zhì)和程度。如潰瘍病穿孔者常彎腰屈膝,面色蒼白,滿頭冷汗,不敢做呼吸運動或拒絕按腹等;梗阻性絞痛發(fā)生時,患者坐臥不安或滿床翻滾等。但小孩、老年人、肥胖者或病變部位深或腹腔內(nèi)粘連較廣泛,嚴重毒血癥患者,體征常較實際病變輕,應加強動態(tài)觀察。觀察腹部體征,須注意壓痛、反跳痛,肌緊張的范圍、程度變化及腸鳴音的改變,有變化要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
1.3 伴隨癥狀的觀察 對有嘔吐、腹瀉者要注意觀察其量、顏色、性質(zhì)、氣味等。對發(fā)熱患者要注意定時測量體溫,有高熱者及時降溫。并注意觀察患者大小便排泄情況。
2護理措施
術前護理:
2.1 密切觀察病情 根據(jù)觀察項目嚴密觀察,詳細記錄意識,血壓、體溫、脈搏、呼吸等,根據(jù)病情不同,15~30min記錄一次,反復檢查腹部體征,脹氣程度,必要時量腰圍,記錄腹脹進展情況。嘔吐者記錄出入量,并注意嘔吐物的色、質(zhì)。
2.2 飲食與輸液 急腹癥者在觀察與治療初期需禁食,待腹痛等病情好轉(zhuǎn),無嘔吐、腹脹、腸蠕動音正常后逐漸恢復飲食。為了維護營養(yǎng),糾正脫水、電解質(zhì)和酸堿平衡紊亂,需要靜脈補液,每是成人量為2000~3000ml。嘔吐頻繁、胃腸減壓、多汗、發(fā)熱等患者需要適當加量。有內(nèi)臟出血和病情重者需要輸血,根據(jù)病情掌握輸液速度和程序、輸液原則,應用等滲液。先生理鹽水,后葡萄糖,速度先快后慢,見尿補鉀。補鉀時注意速度,防止高血鉀所致的竇性心動過緩,心律失常,心傳導阻滯或心跳停滯;對有心臟病的患者,老人、兒童、應注意輸液速度,預防肺水腫和腦水腫。
2.3 胃腸減壓 根據(jù)病情留置胃管,進行負壓吸引,吸出胃內(nèi)物,減輕腹脹和消化道的分泌,經(jīng)常檢查吸引效果如何,注意胃管深度與管腔的進物,及時調(diào)整深度和用生理鹽水(溫開水)沖洗管腔,另外要定時做口腔護理,預防口咽并發(fā)癥。
2.4 臥位 對于休克、血壓穩(wěn)定的患者,一般采用半臥位,向患者說明臥位的重要性,指示患者的正確姿勢,對體弱者和老人必要時用氣墊于髖部,以防局部受壓而發(fā)生褥瘡。
2.5 止痛藥應用與護理 在未確診前,應禁用強止痛藥,以防止掩蓋病情癥狀而延誤診斷,并藥耐心說服患者取得合作。在明確診斷和確定治療方法后,可以應用強止痛藥,如強痛定、杜冷丁等,但有呼吸困難和血壓低時不宜應用。
2.6 抗感染藥物應用與護理 使用前,要詳細詢問過敏試驗,觀察皮試的反應??股厮幬镆F(xiàn)用現(xiàn)配,減少過敏反應與提高效力。
2.7 根據(jù)病情收集好各種標本 如嘔吐物、大小便、血標本等常規(guī)檢查,肝腎功能測定,胸透,配血備血,做好術前各種準備工作。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治療的重要性,消除患者的緊張、害怕、多慮的心理,積極接受治療。
3 術后護理
3.1 生命體征觀察: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觀察患者血壓、脈搏、呼吸、體溫、尿量、神志、面色腹部體征等變化,尤其是血壓和心律的變化。術后安置患者于監(jiān)護室,當班護士及時了解麻醉及手術方式,對腹腔引流管、胃管、氧氣管、輸液管妥善固定,保持通暢,并取合適的體位。施行硬外麻醉者應去枕平臥4~6h,全麻者在患者未清醒前,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cè),保持呼吸道通暢。
3.2 引流管護理:各引流管要妥善連接和固定,觀察并記錄每日引流液的色、量和性質(zhì),加強巡視,保持引流管的通暢,保持引流管周圍皮膚清潔,必要時可涂以氧化鋅保護皮膚,并注意無菌操作。觀察腹腔各種引流管是否受壓、扭曲、堵塞,注意觀察有無脫落及漏氣。如有胃管,應保持有效的胃腸減壓,持續(xù)胃腸減壓可減輕胃內(nèi)氣體潴留,防止胃過度膨脹,減輕吻合口張力,促進傷口愈合發(fā)現(xiàn)引流管脫出或引流不暢時及時報告醫(yī)生,給予處理。并應協(xié)助患者變換體位,
3.3 了解腸蠕動恢復情況:急腹癥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脹,腸蠕動恢復較慢,可指導患者做腹部按摩和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促進腸蠕動,也可采用普通灌腸和肛門排氣等方法來促進患者腸蠕動恢復和減輕腹脹。
3.4 預防并發(fā)癥:術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腹腔內(nèi)感染,傷口裂開,肺部感染和吻合口瘺,應觀察患者體溫及引流物性質(zhì)的變化,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強營養(yǎng)支持。患者咳嗽、咳痰可指導患者將手放在切口兩側(cè),咳嗽時可稍施壓力,以減輕傷口張力,以達到保護腹部傷口的目的。除病情觀察和臨床各項常規(guī)檢查外,必要時可做x線平片,B超以及CT檢查,以助了解情況,及時給予相應的處理。
3.5 出院健康指導:重點應放在鼓勵患者,建議少食多餐,避免短期內(nèi)攝入過量的食物,戒酒,適當休息和活動,逐漸增加活動量,勞逸結(jié)合,3個月內(nèi)不宜參加重體力勞動,或過量活動,吃含粗纖維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積極預防和治療相關疾病,不適隨診。
參考文獻:
[1]樊愛霞,張晨鐘,王溪婭,等..急腹癥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現(xiàn)代護理護理雜志,2008:;170(7):40
[2]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596.
[3]喬榮玲,喬榮霞.外科急性腹痛的觀察與護理要點[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8,l0(3):106.
編輯/王海靜